李秀玉
【关键词】阅读主动性 阅读活动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A-0052-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阅读审美的乐趣。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激活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一、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实现面向全体,在参与中激活阅读主动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也不是增加工作量,而是阅读再阅读。”教师可通过点面结合的方法,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开展阅读活动,激活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以点带面”中的“点”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顾及全局,体现广度。因此,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着力抓“点”的示范,带动“面”的铺开,在每个年级设立一个读书引导班,定期举行阅读观摩活动。在读书引导班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拓展读书活动的安排,注重突出读书的层次性:一是在选读内容上分层次,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能力的学生选择读物;二是在读书要求上分层次,如阅读同一本书时,能力较弱的学生只填写阅读卡(写书名、摘抄好词佳句),而能力较强的学生除填写阅读卡之外,还提倡写读书心得等;三是在阅读汇报上分层次,即交流读书心得或交流阅读卡。学生在读书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大多数学生从中体验了读书的欢乐,并积极投身于读书活动中,使其阅读的主动性落到了实处。
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地增强读书的趣味性,在变化中激活阅读主动性
《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热爱阅读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为了保持学生阅读的新鲜感,教师可通过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增强学生的读书趣味,具体方法如下。
(一)调查法
教师围绕读书专题安排学生自读相关书目,再组织学生走进社会开展调查活动。在读与查中,学生充实所读专题的内涵,扩大认识事物的视野,提高分析说理的能力,能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上理解、获取大量资料,并能对资料进行量化处理,掌握文章的主题,达到读懂的目的。比如在阅读有关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篇章时,教师结合教学实际组织学生先到南宁市邕江河段考察水质的情况,再组织学生到南宁市污水处理厂参观了解污水处理的复杂工艺流程:污水进入厂区先通过截流井,进入粗格栅→污水泵→细格栅→沉沙池→生化池→终沉池→D型滤池进行紫外线消毒→出水,最后流入千家万户。学生通过了解污水处理复杂的工艺流程,激发了环保节能意识,培养了从我做起节约能源、节约用水的习惯。
(二)表演法
教师以范本为基础,组织、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戏剧化的模仿表演和再现,以达到学习交流和娱乐的目的,促进审美感受、提高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百万首都人民肃立十里长街,顶风冒雪哭送周恩来灵车的动人情景,体会首都人民对周恩来的怀念和敬仰之情,笔者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用角色表演的方式突破教学目标。笔者先将学生分好角色,有的扮演“红领巾”,有的演老人,有的演青年人,有的演小孩的,笔者扮演的是一位年轻的妈妈。经过认真排练后表演开始了:笔者把旁白念完之后,扮演老奶奶的方洁清上场了,她双手拄着的拐杖,背靠着黑板哭泣着。接着,黎卓明“爸爸”背着“小女儿”蒋进上台了,他们一边望着灵车开来的方向,一边哭泣。“年轻妈妈”笔者牵着“小女孩”董典上台,三个“红领巾”也上台了,大家不约而同地摘下帽子,追着灵车跑……
通过角色表演,学生理解了课文内涵,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把课堂教学及德育、美育结合在角色的表演之中,达到激活学生阅读主动性的目的。
(三)集市法
集市法就是以“读、讲、写、画、做”为形式的阅读活动展示会,学生通过上述形式汇报读书收获。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组主题为“走进西部”的教材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搜集有关资料,更多地了解西部,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并把搜集到的有关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边疆开发、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制作成手抄报、画报等,让学生在主题班会上进行演讲,并通过习作、手抄报、画报等评比活动,让学生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最后把获奖的作品寄给“手拉手”学校。通过“读、讲、写、画、做”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他们理解语言的能力。
(四)考级法
考级法就是鼓励达到相应阅读量和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参加阅读考级。课外阅读的考级分为赤、橙、黄、绿、青、蓝、紫7个级别。考级前,教师审核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读书笔记,达到要求的学生方可参加课外阅读考级。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以学校推荐为主,“必读书目”中列出的书籍为每个参加考级的学生必须阅读的书籍;“选读书目”中列出的书籍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阅读。学生通过阅读考级后,教师可予以颁发相应级别的课外阅读考级证书。
三、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自通中激活阅读主动性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语文教学必须注重课本内外、课堂内外的联系。教师应该以课本为中心,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课内阅读成为课外阅读的凭借和依托,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拓展和补充,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我们学校开设了阅读指导课和作品欣赏课的课内阅读活动,在课前侧重让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读物,获得读书方法,实现举一反三地阅读,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强烈愿望。在课外,教师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一系列课外阅读活动,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主体作用。通过确定目标、提炼内容、选择方法等达成学生自主课外阅读和作品欣赏的目标。确实目标是阅读指导和作品欣赏的核心;而内容的提炼是课外阅读活动设计的关键;方法的选择则是处理课外阅读活动内容的技术、方式和做法,也是为达成目标所采用的手段。为此,在阅读写人记事的作品时,要让学生对事情的经过部分多读、细读,领会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等;阅读写景状物的作品,要抓住景物描写的部分多读、细读,从景物的形、色、数及变化中体会其特点。课内、课外阅读指导课旨在让学生运用阅读的方法品析作品,提高其阅读的能力。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应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教师只有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通过开展各种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才能启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营造人人爱读书、人人主动读书的良好阅读教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