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语文实践 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2014-07-28 04:20何碧群
广西教育·A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语文实践阅读教学效果

何碧群

【关键词】语文实践 阅读教学 效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A-0049-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学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教师应强化语文实践,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

(一)营造氛围,搭建平台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在新课导入环节为学生营造民主、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敢于发问、自主学习,全身心地投入语文阅读教学中。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所见》一课时,笔者在开课时设计了师生比赛背古诗的环节,学生积极、踊跃地背诗,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学效果自然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以生为本,提供机会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必须努力创设合理而多层次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以学习主人的态度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有序地交流互动,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语文实践的乐园。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时,笔者设计了听写词语、给课文配音、记者采访、做小导游等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了语文实践的机会,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多读多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在充分地听说读写的过程中与文本对话。这样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激发了学生参与文本阅读实践的热情。

二、切实丰富学生的语文实践经历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有强烈的“实践”意识,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立体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其在亲历实践的过程中学习、积累、运用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换词法、表演法、比较法、迁移法、联系生活体验法等在品词、品句、品读中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

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时,笔者根据文本的特点,为学生创造语文实践的机会。文中“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及“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这两个句子中出现了几组数据,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为了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笔者让学生自由朗读这两个带数字的句子,并与同桌交流朗读体会。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字在句子中的作用,笔者设计了一道练习题:要求学生用上具体数字把“他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多次的修改终于完成了这栋大厦的设计”这个句子写具体。学生通过品味词句、感情朗读、学法迁移等实践环节,使语文学习从积累走向运用,提高了其阅读能力。

三、联系生活拓宽语文实践的天地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跟别的课有着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教师可利用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其语文实践的机会。

(一)借助生活体验,感受文本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果树瀑布》一课时,笔者要求学生谈阅读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并没有积极地响应。于是,笔者借助学生现有的生活体验来展开教学。由于大多数学生对贺州市八步区的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仙姑瀑布比较熟悉,笔者便引导学生把他们对仙姑瀑布的游览体验转移到课文学习中来,学生很快理解了作者用移步换景的写作顺序和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景区口”“路上”“山径上”“谷底”的景观,充分感悟了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二)角色演示,教学情境生活化

语言的形成源于生活。儿童入学前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会说话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通过模拟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演示、表演,提高其阅读教学的参与兴趣。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三袋麦子》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分小组扮演文中的四个角色。学生参与表演的兴趣浓厚,在表演过程中融入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不但理解了文本内涵,体会了人物的感情,还进一步提升了他们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三)读思结合,联系生活

阅读教学讲究“读中思”“思中悟”“悟中学”,还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的生活经历各不相同,对事物、对生活的感悟也各不一样。教师可以把真实感人的生活情境与学生丰富多彩的认识体验引入课堂,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境中。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九色鹿》一课时,学生体会了文中九色鹿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笔者借机让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怎么样的人是最美的”。学生思考后相互交流,说出了很多生活中的人物,有雷锋、张丽莉、吴菊萍等,也有身边的人物,如贺州最美警察——植志毅,班上的同学XXX等。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明白了生活中心灵美的人才是最美的。

总之,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教师要以学定教、以人为本,合理开发课外学习资源,带领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自主探索,形成学习能力,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语文实践阅读教学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巧用课堂生成 推进语文实践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