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格纳肉芽肿(WG)患者外周血免疫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上IL-17受体的表达意义

2014-07-27 06:42胥光亮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10期
关键词:活动期肉芽肿浆细胞

胥光亮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人民医院,山东济南 251400

本院就针对近年收治的32例WG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同期选择32例正常人作为对象,对两组对象外周血免疫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上IL-17受体的表达意义进行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韦格纳肉芽肿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7:15,患者年龄在21~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5.52)岁;患者均经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分类中WG患者诊断标准进行确诊。其中,非活动期患者 11例,BVAS3=0分;活动期患者 21例,BVAS3>0 分。

同期选择32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7:15,年龄在20~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4.78)岁。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取EDTA抗凝静脉血 10mL,于 1200转/min的室温离心10min,并用 PBS洗涤3min3次,通过 100μL PBS重悬对细胞进行沉淀,再依次加入流式抗体APC-抗IL-17R+PE-抗CD19+FITC-抗 CD20,APC-抗 IL-17R+PE-抗 CD19+FITC-抗 CD38;同型对照为:APC-IgG1+PE-IgG1+FITC-IgG1,于4℃温度下避光孕育30min;取3mL红细胞裂解液,于4℃温度下避光孕育10~15min,并于 1200转/min的 4℃室温下离心 10min,弃其上清,对细胞于500μL流式缓冲液中重悬。之后,再采用贝克曼库尔特Navios流式细胞分析仪对其进行检测,并用CELLQUEST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外周血免疫细胞上IL-17受体的表达

通过对两组外周血免疫细胞上IL-17受体的表达检测发现,IL-17R在两组外周血免疫中性粒细胞、总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WG患者)外周血免疫B淋巴细胞、浆细胞的表达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正常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不同药物治疗下活动期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上IL-17受体的表达

活动期21例患者中,采用甲氨喋呤治疗的有12例,采用环磷酰胺治疗的有9例,通过对两种不同用药患者的外周血免疫细胞上IL-17受体的表达进行检测发现,不同药物治疗下的两组患者,IL-17受体在其多种细胞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 1。

2.3 比较活动期与非活动期外周血免疫细胞上IL-17受体的表达

32例WG患者中,活动期患者21例,非活动期患者11例,对两者外周血免疫细胞上IL-17受体的表达进行检测。活动期患者与非活动期患者在外周血免疫总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上IL-17受体的表达比较中无明显差异(P>0.05),而活动期患者在外周血免疫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上IL-17受体的表达较非活动期患者要低,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IL-17受体是指辅助性T细胞TH17分泌的特征性细胞因子,其在抵抗胞外细菌、真菌感染的宿主防御及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当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1-2]。从1993年至今为止,医学家们在共同努力下,总共发现了6个IL-17家庭成员,而IL-17受体(IL-17R)主要是由其家族的5个成员所组成(IL-17A—IL-17E所组成),IL-17受体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指其起着促炎因子的作用,其可以刺激IL-6、前列腺素E2、一氧化氮等产生,也可以辅助IFN-γ、肿瘤坏死因子等其他炎症因子,加剧或是放大患者局部的炎症反应,并可介导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趋化至炎症部位[3]。

表1 比较不同药物治疗下活动期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上的阳性率(%,s)

表1 比较不同药物治疗下活动期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上的阳性率(%,s)

甲氨喋呤组(n=12)环磷酰胺组(n=9)B淋巴细胞 浆细胞 总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23.1±3.76 22.3±3.57 34.6±5.98 32.5±4.73 1.6±0.44 1.8±0.52 18.7±5.46 16.9±4.82 2.9±1.21 3.6±1.07

本院将32例韦格纳肉芽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外周血免疫细胞上IL-17受体的表达进行检测。通过研究发现,IL-17参与了自身免疫疾病-韦格纳肉芽肿(WG),但其作用与机制尚不是十分清楚,结合相关的临床研究资料,本院认为IL-17受体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诱导自身抗体的产生有一定的关系。而在David等人的研究中,肾小球肾炎模型鼠-BXD2里,IL-17受体可以直接对生发中心的B细胞起到作用,促使其发育,进而迁移,直到分化为抗体并产生细胞。

而在本次研究中也发现,韦格纳肉芽肿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前者外周血免疫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上IL-17受体的表达要显著高于后者,因此也提示IL-17受体对韦格纳肉芽肿患者外周血免疫B淋巴细胞发育的初始阶段、分化成抗体产生细胞的终端阶段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另外,韦格纳肉芽肿患者体内增多的Th17比例与其IL-17受体的浓度相同,由此可见,Th12通过与B淋巴细胞上IL-17受体的相互作用,从而启动下游信号如抗体产生等参与了WG的发病。

另外,针对采用两种不同药物治疗的活动期患者进行比较发现,12例采用甲氨喋呤治疗的患者与9例采用环磷酰胺治疗的患者,其外周血免疫细胞上IL-17受体的表达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在两种免疫抑制剂的疗效差异中,IL一17受体的表达并非起着决定性的因素。但是,通过检测也发现,活动期患者外周免疫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上IL-17受体的表达也较低于非活动期患者,此种原因目前还不是很明确。临床上较认同的一种说法是:为了有效控制活动期患者的病情,采取具有较强效果的免疫抑制剂联合,而非活动期患者一般只采用较为缓和的免疫抑制剂维持。由此也使得免设抑制剂的药理作用,对患者外周免疫B淋巴细胞与浆细胞上IL-17受体的表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但是,此种说法只是一种猜测,还有待进一步去证实。

综上所述,同正常人相比,韦格纳肉芽肿(WG)患者外周血免疫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上IL-17受体的表达有明显的提高。

[1]姜波.韦格纳肉芽肿病患者树突状细胞蛋白酶活化受体-2的表达[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1,2(2):83-84.

[2]黄刚.肺部韦格纳肉芽肿MSCT征象与ANCA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6(6):393-394.

[3]王海燕,刘茜,文仲光,等.韦格纳肉芽肿病26例临床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3,7(32):100-101.

猜你喜欢
活动期肉芽肿浆细胞
骨髓涂片联合活组织检查浆细胞数量对浆细胞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藏医催泻疗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期回顾性研究
以喉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克罗恩病肉芽肿检出率相关因素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颅内浆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血清HBcrAg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自然史中的变化
养阴化瘀方联合强化西药方案治疗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研究
浆细胞唇炎1例
早期多发幼年黄色肉芽肿1例
抗生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