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探讨

2014-07-27 06:41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10期
关键词:外科手术肝胆胃肠功能

张 俊

福泉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福泉 550500

肝胆疾病在我国普外科临床上属于常见高发性疾病,在临床手术治疗过程中多采用全身麻醉,这种麻醉方式以及术后镇痛泵的应用对患者的胃肠功能造成一定干扰,在加上术中对胃肠组织的牵拉以及腹腔内脏器暴露于空气中等因素,患者术后常出现腹胀、排便排气障碍等胃肠道并发症,对患者机体恢复及预后影响较大。而在围手术期内对患者进行优化综合性治疗,提高白蛋白及胃泌素水平,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加快出院[1]。因此本文作者对我院部分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加强综合性优化治疗干预,对比常规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以作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5月收治肝胆疾病行手术治疗患者134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对照两组。实验组共有患者67例,其中包括41例男性与26例女性,年龄位于29~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82±7.49)岁,临床术式包含29例肝叶切除、33例胆肠吻合、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以及2例胰体尾部切除;对照组共有患者67例,其中包括40例男性与27例女性,年龄位于 27~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7±7.05)岁,临床术式包含27例肝叶切除、34例胆肠吻合、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以及3例胰体尾部切除。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病情程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病例经临床检查均已确诊并拟行相应手术治疗,术式包括肝叶切除、胆肠吻合及胰体尾切除等,患者术前生命体征稳定,机体条件能够耐受手术,无相关药物禁忌症以及术前胃肠功能障碍等[2]。本次实验中所有患者均已被详细告知实验内容,自愿参与本次实验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肝胆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常规处理,包括予以补液、营养支持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等,并在术后给予患者肠外营养,营养液内包括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葡萄糖。

实验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性优化处理,具体处理内容包括: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根据患者并发基础疾病及全身病情使用不同级别的抗生素,对链球菌、大肠杆菌、志贺菌属以及葡萄球菌属予以预防性治疗,通常口服抗生素即可,如发现肠道感染的高危因素则可改用静脉注射;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使用多潘立酮治疗;术后12h进行中药灌肠,灌肠所用大承气汤主要成分包括芒硝、大黄、厚朴、枳实等,250mL/次、1次/d;术后促进患者进行适宜活动并可咀嚼口香糖。

经鼻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术后1d泵入200mL温生理盐水、泵速20mL/h,术后2d泵入200mL温开水+400mL能全力、泵速提高为50mL/h左右,术后3d泵入400mL温开水+800mL能全力、泵速提高为90mL/h左右,并持续3d连续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首次排气、排便以及首次进流质食物时间,以及术后6d B超所示胆囊窝、肝下积液情况,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数据处理

对两组患者数据应用SPSS软件17.0版实施统计学检验。可信区间95%,检验水准为0.05,P<0.05表明样本数据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情况及积液情况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可知,实验组患者首次排气、排便以及首次进流质食物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胆囊窝及肝下无积液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 1、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情况对比(s,h)

表1 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情况对比(s,h)

注: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样本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

病例数 首次排气 排便时间 首次进食实验组对照组67 67 30.59±8.76#45.83±9.27 38.24±10.57#56.39±9.86 30.46±6.21#46.11±7.96

表2 两组患者胆囊窝及肝下积液情况对比[n(%)]

3 讨论

肝脏作为人体主要器官其功能多围绕代谢展开,可以对肝糖进行储存与去氧化,同时可以合成蛋白质,胆道则为肝脏分泌提供排泄的通道,因此临床上肝、胆疾病常会同时发生[3]。部分病情较为严重的肝胆疾病在临床上多应用手术治疗,由于手术过程中对患者机体、脏器的牵拉刺激以及腹腔内胃肠道等脏器在空气中的暴露因素,可引起术后发生胃肠道麻痹症状或胃肠功能紊乱,通常轻度的不良反应可在几天内自动缓解,患者不会出现明显不适感;但如患者机体条件导致其恢复较慢,则可引起膈肌上移阻碍呼吸或下腔静脉发生血栓等较严重并发症,因此肝胆外科手术患者需要在术后尽快恢复胃肠道功能,以降低并发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4]。

多潘立酮又名吗丁啉,能够促进胃动力以缓解恶心呕吐、嗳气、腹胀等临床症状,该药物可以提高食管下部的括约肌张力以增进蠕动、控制返流[5];预防性的应用抗生素治疗,可以抑制RNA多聚酶,减少细菌RNA合成而产生抑菌、抗菌效果,避免出现腹腔内或肠内感染;中药灌肠可以刺激肠道蠕动、除胀下气;咀嚼口香糖可以促使胃肠道兴奋而激发相应的反射行为,增加胃肠蠕动以及消化液的分泌。

在术后早期开展肠内营养支持能够加速胃移动运动符合波(MMC)传导,改善其收缩行为,这是胃肠功能恢复程度的评估标准之一,且对小肠功能与黏膜结构的维护具有显著作用;而对于手术应激影响下的菌落分布具有明显的维持功能,同时促进胃肠道相关激素以及胃酸的大量分泌,可以增强胃肠蠕动、有效的改善其生理功能[6]。

通过实施不同的临床处理措施,本文实验组患者首次排气、排便以及首次进流质食物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胆囊窝及肝下无积液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开展早期肠内营养、服用多潘立酮、中药灌肠等优化综合治疗措施干预,能够有效缩短其排气、排便以及进食时间,减少胆囊窝及肝下积液,有效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1]沙拉依丁·沙力克江,陈 锟.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7上旬刊):3538-3538.

[2]陆洪洋.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11):131-131.

[3]周丽平,王志红,贺斯嘉,等.肝脏切除术后患者留置胃管时间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5):36-38.

[4]余国芝,林平,刘维,等.肠内营养对肝胆外科大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2(33):87.

[5]Senkal M,Marpe B,Deska T et al.Pancreatic elastase-1 in the stool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exocrine pancreas function of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early enteral nutrition--a pilot study[J].Deutsche Medizinische Wochenschrift,2006,131(1/2):13-16.

[6]胡士贵.早期肠内营养对肝胆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影响的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8):57,60.

猜你喜欢
外科手术肝胆胃肠功能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骨外科手术中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术后早期营养对胆管癌患者术后营养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