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11~12岁男子体操运动员单杠基本难度动作的选择研究

2014-07-27 01:42袁卫华
中国体育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单杠转体体操

袁卫华

近几年,我国单杠项目获得多枚世界金牌,如何进一步保持其优势和提高整体势力成为重要问题。11~12岁是少年体操运动员由基础训练阶段向专项训练阶段过渡的重要时期,也是运动员根据自身特征开始发展基本难度动作的关键阶段。此阶段科学发展合理的基本难度动作,对运动员后续发展高难动作起着正诱导作用,且能有效缩短掌握同类型高难动作的时间,进而为提高后备人才培养质量、形成科学梯队提供重要保障。因此,本研究以2013版规则为导向,揭示单杠高难动作发展趋势与发展规律,结合少年阶段训练实际,在总结奥运冠军邹凯和杨威少年阶段训练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11~12岁阶段男子体操运动员基本难度动作系列。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2岁组男子体操运动员单杠基本难度动作,即11~12岁男子体操运动员在单杠项目上必须掌握的C组及以下难度的、具有发展前景的各类型典型动作。

1.2 研究方法

1.2.1 录像观察

通过观看第41届、第42届和第43届体操世界锦标赛(以下简称世锦赛)以及2012年奥运会男子单杠前8名决赛的录像,统计、归纳与分析32套成套动作中各类型的高难动作、连接加分等。

1.2.2 访谈

在2012年广东佛山举办的全国“李宁杯”少年体操总决赛期间,访谈来自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运动队的21名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的教练员,掌握目前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动作的实际训练水平。访谈奥运单杠冠军邹凯的启蒙教练员林朝阳和奥运冠军杨威,掌握两位运动员在少年时期单杠基本难度动作的选择和训练的成功经验。

1.2.3 问卷调查

根据新规则导向下单杠项目的发展趋势、高难动作的发展规律,以及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训练实践,借鉴邹凯与杨威少年时期的训练经验,初步确定11~12岁男子体操运动员单杠基本难度动作系列,设计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以后,对8名男子国际级体操裁判员、22名国家队及省队的教练员、5名从事少年体操运动员训练科研的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5份,回收有效问卷31份,有效回收率为88.6%。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难度动作选择的原则

选择原则是基本难度动作的确定过程中应该遵守的准则。单杠项目基本难度动作选择的原则主要有:1)科学性原则,即基本难度动作应科学、合理,符合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的训练实践和单杠项目技术动作特征;2)发展性原则,即应充分考虑到新规则导向作用,所选基本难度动作必须符合单杠项目高难动作的发展趋势,具有发展前景;3)针对性原则,即应根据单杠项目每类动作的技术特点、针对运动员的个人特点选择其基本难度动作系列。

2.2 2013版规则关于单杠项目评分的变化分析

运动员发展各类高难动作,目的是根据评分规则获取最好成绩。可见,新规则是单杠各类型难度动作发展的导向,对少年基本难度动作的选择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

2013版规则关于单杠项目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1)对连接加分进行了调整,即杠上动作直接连接飞行动作的加分被贬值,飞行动作的难度连接将是今后男子单杠获取最高连接加分的主流途径(表1),且所有被给予加分的动作必须是10个最高难度的动作;2)对中穿类动作数量做出了严格的限制,即在一套动作中最多允许做两个中穿前上至倒立(阿德勒类型)的动作,多做则不被承认且还要被扣0.3分;3)对部分飞行动作的难度组别进行调整,即“团身后空翻转体180°越杠”升为D组难度,新增加“分腿特卡切夫转体180°成双手扭臂握(库雷斯扎)”为E组难度;4)对E分增加了新规定,使E分的扣分更严格和细化,如中穿前上完成角度16°~30°或31°~45°,E裁判扣0.1分或0.3分,>45°则不被承认难度等。另外,对“特卡切夫转体180°再握”和“中穿成反吊或转体成扭臂握”等动作的规格和标准,也做出了更为明确的解释和规定[2]。

可见,连接加分的变化使连接的类型更趋单一,连接加分的动作更趋向空间化、立体化,且其难度将向更高、更难的方向发展;中穿类动作数量的限制、部分难度动作价值的升组等措施,促使成套动作编排的新颖化、多样化;E分的新规定更注重高难动作的高规格和高标准,扣分将更为严格,如伦敦奥运会全能第3名、单杠第5名的美国运动员莱瓦在2013年美国杯男子比赛中全能和单杠的E分相对伦敦奥运会分别下降了0.599分和0.034分。从新规则变化来看,作为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首先应扎实的高质量、高规格的掌握基本动作和基本技术,特别有针对性地注重提高大回环等基本动作的练习质量,为以后发展高难飞行动作及连接串奠定基础;其次,加强发展有潜力的中穿类和近杠类动作,为以后发展高难动作做好直接铺垫;第三,注重练习动作种类和形式的多样化,并特别注重提高动作的规格和稳定性。

表1 竞技体操2009版、2013版规则连接加分变化一览表Table1 Analysis on Connection Bonus Point of the New Rule and the Old Rule

2.3 高难动作的发展趋势

高难动作的更迭与发展趋势直接引导着基本难度动作的选择。本研究对伦敦奥运周期四大赛事单杠前8名共32套成套动作进行统计分析(表2),结合2013版规则变化,以剖析单杠高难动作的发展趋势。

1.第I类(有或没有转体的悬垂摆动),该类难度动作大多都要经过倒立位置转体,而且可供运动员选择的高难度动作不多,其中,D组难度的“莱贝尔克”(向后大回环跳转540°成双手扭臂握)是较多使用动作,该动作在保证自身难度的同时,还可与前、后飞行动作形成连接,如邹凯的三连接“直体特卡+后大回环转540°成扭+直体叶格尔360°”(D+D+E),张成龙与德国汉布钦的“直体特卡+后大回环转540°成扭”(D+D)。虽然该类动作难度不高,且所形成的连接价值也被贬值,但从动作结构与发力特点而言,少年阶段,扎实发展基础的大回环类动作,掌握好兜、摆腿、鞭打与振浪等关键技术,并培养良好的时空感,对以后发展各类连接和单个飞行动作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第Ⅱ类为飞行类动作,在2013版规则中此类高难动作数量最多。从表2也可看出,D组以上飞行动作使用的频数高达109次,所占百分比高达52.7℅,其中,后空翻越杠类是飞行类动作的主流,各种向后的空翻或空翻转体类动作高达58频次,该类动作不论是从单个动作本身难度还是连接难度,均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单个空翻飞行动作可向直体、加转或旋空翻方向发展,可在此基础上再发展各类连接,例如,伦敦奥运会单杠冠军左德兰特的“直体后空翻转360°+后团两周+团身后空翻转360°(G+D+F)”和“后团两周+后团两周转360°(D+F)”成为单杠连接加分的新亮点。随着新规则关于连接价值的变化,腾越类和空翻类的连接将是其连接主流。

表2 本研究4届世界大赛单杠决赛单个D组及以上高难动作使用情况一览表Table2 Difficult Movements Above D Group in Final Horizontal Bar of the 41th、42th and 43th Word Gymnastics Championships and the 30th Olympic Games

另外,并腿马尔凯和直体特卡切夫使用频数高达51次,是当前飞行类动作中腾越类的主要动作。特别是特卡切夫类动作,包括分腿或屈体特卡切夫(C组)、直体特卡切夫(D组)、分腿特卡切夫转体180°成扭(E)、直体特卡切夫转体360°(F)等,既可用于连接串中,也可作单个难度动作使用。身体姿势由团身、屈体到直体,增加转体或转体度数是该类动作加难的发展趋势,并且也日渐成为目前单杠项目的流行动作。D组难度的马尔凯使用频数为最高,达27次,且该动作主要是与中穿前上转体360°形成连接(D+D)。但由于该动作本身加难发展空间有限,且新规则中该类连接价值已贬值,其发展空间受到明显限制。在新规则下,减少该动作的使用,转向叶格尔类动作的发展,通过提高单个飞行动作难度以及提高连接价值来提高成套动作的D分,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3.第Ⅲ类为近杠动作,该类动作的类型和难度趋于单一,正掏和反掏类动作使用频数高达49次,且以正掏动作为主,“反掏360°成扭”和“正掏540°成扭”是其主要动作,其中,反掏转体360°经双手扭臂倒立前面可以连接向前摆动结束的飞行类动作,之后也可以连接扭臂类空翻动作,从而获得连接加分,而正掏转体540°成扭臂握(E)或混合握(D)不仅具有单个高难度动作价值,且前面可直接连接后空翻越杠类动作、后面可与扭臂叶格尔类和扭臂盖洛德等空翻动作形成连接价值。11~12岁运动员的正掏、反掏已是比赛动作,在训练中,部分优秀运动员已能较好地完成分腿 “正掏”或“反掏”转体180°经倒立,这些基本难度动作的掌握为后续发展此类动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4.第Ⅳ类为扭臂握和后悬垂动作以及背对杠完成的动作,该类动作主要通过增加转体来提升难度,其中,中穿类动作使用频数为34次,中穿转体180°和中穿转体360°是其主要动作,使用频数分别15次、16次,分别占此类动作总数的44.12%、47.03%。在整个伦敦奥运周期中,此类动作几乎都是与飞行动作形成连接,这也是我国优秀运动员的优势连接加分串。但是,2013版规则对中穿前上类动作数量的限制和质量的高要求、对连接加分的变化,使该类难度动作的选择空间缩小,但该类动作在满足组别要求的前提下,对丰富成套动作的编排仍有着重要意义。

5.第Ⅴ类为下法类动作,下法的难度与稳定已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伦敦奥运周期下法动作主要分为后空翻类和直体旋两类动作,其中,直体720°旋是其主流下法动作,高达24次,其次是直体360°旋,为5次。追求高难是体操发展不变的主题,美国的霍顿于第4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使用了直体后空翻2周转体1 080°(F组)下法。2016年奥运周期“直体720°旋”仍然是下法动作的首要选择,“直体900°旋”或“直体1 080°旋”将是单杠下法的突破方向。

从结构类型纵向分析可看出,第Ⅱ类和第Ⅳ类难度动作是成套动作的主要结构类型,其发展处于相对稳定水平。综合上述,对上一周期四大赛事单杠各类动作的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分析,结合新规则的变化,进而得出了新规则下男子单杠各类动作的潮流动作(表3)。另外,第Ⅰ类(大回环类动作)中D组难度动作很少,C组难度的向后大回环跳转360°和向后大回环转540°成混也是运动员在比赛中最常用的两个动作。这进一步为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单杠基本难度动作的选择明确了方向。

2.4 单杠高难动作的发展规律分析

正确把握单杠技术动作的发展规律,剖析目前各潮流高难度动作的具体发展历程,可准确把握各高难动作的主要发展途径和方法,进而为基本难度动作的选择提供理论推断依据。

从表4可看出,随着技术动作的不断发展,每一个年代阶段都出现了新的高难动作,动作类型不断更新、丰富,动作的种类和形式也逐渐多样化、表演越趋惊险性[3]。另外,运动员的水平不断提高,上一阶段的高难动作有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的基本难度动作,因此,基本难度动作也是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表3 单杠成套动作D组以上主要潮流动作一览表Table3 Main Difficult Movements above D Group of the Horizontal Dar

表4 单杠技术动作演进过程一览表Table4 Evolution Law of Horizontal Bar Movements

根据单杠技术动作的发展规律与演进过程,结合不同动作组别各动作的发展特点,整个单杠高难动作的发展规律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6]:

1.通过改变握法创新动作,例如,通过正握、反握、混合握、扭臂握、吊臂握的改变来完成的大回环及各种动作,由双臂握到单臂握来创新动作。

2.通过增加转体或转体度数以及翻转周数发展高难动作,主要逐渐增加转体度数来发展大回环或飞行类动作、下法动作,例如,双手扭臂直体京格尔(D)到双手扭臂直体京格尔转体360°(E)。

3.通过改变身体姿态来创新动作,如通过团身、屈体到直体的变化增加下法动作、脱手再握等动作的难度,例如,分腿或屈体特卡切夫(C)到直体特卡切夫(D)。

4.通过高难动作的直接连接创新动作,使单杠编排更加紧奏,更加精彩,例如,伦敦奥运会单杠冠军佐德兰德的“直体后空翻转360°+后团两周+团身后空翻转360°”三连接。

另外,许多高难动作、特别是高难飞行动作是综合以上几条规律发展而来,例如,后摆上转体180°分腿后切越杠成悬垂(马尔凯洛夫,C)到并腿马尔凯洛夫(D),再到并腿马尔凯洛夫转体360°(E),就是通过改变身体姿态,再增加转体发展而来。

可见,每一个高新难动作和连接串都有其创新和发展历程,具体到单杠5个动作组别(表5):第Ⅰ类主要是通过改变握法和增加转体等方法来发展难度动作;第Ⅱ类中高新难飞行动作则主要是通过改变身体姿态、增加转体度数和翻转周数等发展高难动作;第Ⅲ类和第Ⅳ类则主要是通过改变握法或身体姿态、增加转体或转体度数来发展难度动作,高难度下法类动作主要是通过改变身体姿态、增加翻转周数和转体度数发展而来。各动作组别高难动作的发展规律为基本难度动作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表5 单杠比赛高难动作的发展与创新规律一览表Table5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Law of the Difficult Movements of the Horizontal Dar

2.5 我国11~12岁男子体操运动员单杠实际水平分析

2.5.1 我国11~12岁男子体操运动员单杠实际训练水平分析

11~12岁男子体操运动员单杠的实际训练水平是确定基本难度作的现实依据。2012年《全国少年体操比赛规定动作及评分细则(男子)》,对11~12岁男子体操运动员所要掌握的动作有着明确的说明(表6)[2],它既是少年运动员技术动作发展的主要目标,又是其技术动作实际训练水平的真实反映。

“超前性”是体操运动员动作技术发展较为明显的特点。比赛规定动作是运动员普遍需要掌握好的重点动作,但在实际练习中,根据运动员自身对各基本技术的掌握程度和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结合下一阶段训练重点,有针对性地超前发展部分基本难度动作,为下一年龄阶段更好的发展新难动作提前储备能力,是优秀少年体操运动员训练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对2012年“李宁杯”全国少年体操比赛总决赛12岁组单杠前8名成套动作的分析,结合与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访谈获知,11~12岁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正处于根据高难动作发展需要准确选择具有发展前景的基本难度动作进行训练的关键时期。

表6 11~12岁男子体操运动员单杠比赛基本动作一览表Table6 Basic Movements of 11~12Year Old Male Gymnast in Horizontal Bar Competition

综合比赛动作和实际训练水平可知,大回环加简单转体,正、反掏,中穿前上类等动作,团/直体两周空翻或直体空翻加转类等下法是11~12岁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发展的主要动作,其中,在做大回环时,部分运动员已可以加转体180°甚至360°成混合握或双手扭臂握。比赛虽不要求飞行类动作,但实际训练中分腿特卡切夫等飞行动作已逐步发展,以培养运动员完成飞行动作所需时空感等能力,为以后发展高难飞行动作和连接串储备势能。

2.5.2 优秀运动员少年阶段单杠动作发展的案例分析

选取我国单杠奥运冠军邹凯和全能奥运冠军杨威为案例,总结与分析两位奥运冠军在11~12岁阶段单杠动作的选择与训练的成果经验。邹凯的启蒙教练员林朝阳和奥运冠军杨威均认为少年阶段,第一,非常扎实的掌握好全国少年比赛规定动作,高规格完成单个规定动作的同时,还应注重成套动作中各动作的有机衔接;第二,结合自身的特征,根据各类动作的潮流动作,提前选择具有发展潜力和前景、符合自身技术风格的基本难度动作进行有针对的训练;第三,加强掌握一些关键技术要领,如兜、摆腿技术、转体技术、振浪技术、时空感等,为以后发展高难动作做好准备。两位奥运冠军11~12岁阶段发展的动作主要有向前大回环、向后大回环、向后大回环转体180°、向后大回环转体180°成双手扭臂握、向后大回环跳转180°成双手扭臂握、正掏、反掏、中穿前上、团身后空翻两周下和后直转体720°下等。邹凯在这阶段还能较好地完成分腿“正掏”或“反掏”转体180°经倒立、中穿前上经倒立等动作。杨威认为,飞行动作在少年阶段很少发展,但部分较优秀运动员已开始练习分腿特卡切夫,且应特别注重多个大回环的连续练习,体会兜腿、鞭打、振浪技术,为以后发展高难飞行动作奠定基础;另外,基本难动作是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应根据新规则导向下高难动作的发展趋势与变化、少年运动员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时更新。

2.6 11~12岁男子体操运动员单杠项目基本难度动作系列构建

1.有或没有转体的悬垂动作

向后大回环跳转540°成双手扭臂握、向后大回环跳转360°和向后大回环转540°成混是其潮流动作,主要是在大回环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握法和增加转体等途径与方法发展而来。根据该类难度动作发展规律,在向后大回环跳转180°成双手扭臂握的基础上增加转体度数,可进一步发展向后大回环跳转540°成双手扭臂握和向后大回环跳转360°/720°等难度动作。实际训练中,部分优秀少年运动员已经熟练掌握了“向后大回环转体360°,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握法或增加转体度数,能进一步发展向后大回环转540°成混合握等动作。成套动作编排注重新颖化、多样化,少年阶段还应注重技术的全面性,根据实际调研,向前大回环转体360°成混合握(B)也是少年阶段训练中重点发展的基本难度动作。

2.飞行类动作

2013版规则下,特卡切夫、叶格尔、后空翻越杠类动作是其潮流动作,而改变身体姿态、增加转体度数和翻转周数等是发展、创新飞行类高难动作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从比赛规定动作、杨威和邹凯等案例分析可知,根据这个年龄阶段的技术水平,主要是通过大回环等基本动作的辅助练习,发展运动员兜腿技术和大幅度的鞭打振浪技术,并加强运动员时空感的培养,为后续飞行动作的发展储备势能。实践训练中部分优秀少年运动员能较好地完成分腿特卡切夫,扎实掌握该动作技术,为后续发展直体特卡切夫、特卡切夫转体类动作,以及相关连接奠定基础。例如,新规则下,2013年4月欧洲体操锦标赛中俄罗斯运动员加里波夫完成了“直体特卡切夫接直体特卡切夫转体180°”的新难连接串[6]。

3.近杠动作

反掏360°成扭、正掏360°成扭、正掏540°成混合握作为其潮流动作,主要是在正掏和反掏等动作基础上通过改变握法、增加转体或转体度数等发展而来,并能与飞行动作成连接价值。11~12岁运动员,正掏、反掏已是比赛动作,而在实际训练中,部分优秀运动员已能较好地完成分腿 “正掏”或“反掏”转体180°经倒立,后续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握法、增加转体度数,为发展反掏360°成扭、正掏540°成混合握等高难动作奠基良好的基础。

4.扭臂握和后悬垂动作以及背对杠完成的动作

中穿180°成倒立(D),中穿360°成正(D),中穿360°成反(E)是其潮流动作,主要是在中穿前上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转体发展而来。少年阶段,中穿前上已是被普遍掌握的基本动作,部分优秀运动员能较好地完成中穿前上转体360°至杠上水平和中穿前上经倒立等基本难度动作,后续可通过增加转体进一步发展高难动作。

5.下法类动作

直体720°旋下和直体360°旋下是其主流下法动作。少年阶段,后团两周下已是规定下法动作,前摆直体后空翻两周下、直体后空翻转体720°下等动作已成为优秀运动员实际练习的主要下法动作,后续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加翻转周数和转体度数相结合的方法可发展发展直体360°旋下、直体720°旋下、“直体900°旋”或“直体1 080°旋”等高难动作。

6.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单杠基本难度动作系列

以2013版规则导向下高难动作的发展趋势为导向,以我国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实际训练水平为现实依据,以单杠项目高难动作的发展规律为依据,借鉴奥运冠军邹凯和杨威少年时期单杠成功训练经验,初步确定了我国11~12岁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单杠项目的基本难度动作系列。

图1 本研究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单杠基本难度动作的确定流程示意图Figure1.Processes of Determining the Horizontal Bar Basic Difficult Movements of Juvenile Gymnasts

根据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并结合实地考察,对基本难度动作系列进行了检验、完善。之后再一次反馈教练员,综合教练员的校对,确定了我国11~12岁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单杠项目的基本难度动作系列(表7)。

表7 本研究单杠的基本难度动作系列一览表Table7 Basic Difficult Movements Series of the Horizontal Bar

3 小结

提高少年运动员培养质量、保证优秀后备人才的源泉、打造科学的梯队是提高我国单杠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运动员于少年阶段掌握科学、合理的基本难度动作,对后续发展和创新同类单杠高难动作起着正诱导作用。本研究确定了大回环加简单转体、中穿前上类等动作为11~12岁男子体操运动员单杠项目的基本难度动作系列。当然,基本难动作系列具有动态发展与针对性等特点,实践中应在充分考虑运动员自身动作技术特征的基础上确定具体动作,且应根据高难动作的发展趋势和运动员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及时更新基本难度动作系列。

[1]国际体操联合会.2013年版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S].2013.

[2]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全国少年体操比赛规定动作(男子)[Z].2012.

[3]余良华,王威.论体操技术[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2):82-86.

[4]张云贵.竞技体操动作的创新与训练[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88.

[5]赵元吉.论体操技术(男子部分)的演进过程及其规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4):78-82.

[6]周福第.2013年欧洲体操锦标赛简析[EB/OL].http://www.sportinfo.net.cn.

[7]周福第.从2013年美国杯男子比赛小议新周期规则变化[EB/OL].http://www.sportinfo.net.cn.

猜你喜欢
单杠转体体操
世界男子单杠优秀运动员成套动作特征分析
昆楚高速公路 西河特大桥上跨成昆铁路成功转体
单杠上的大爷们
吊单杠可以治疗腰痛、腰椎间盘突出吗
我与单杠的“爱恨情仇”
我国桥梁转体刷新世界纪录
某混合梁转体斜拉桥称重及配重研究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头脑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