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桂林市阳朔中学王宇红老师充分挖掘漓江诗词作为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探索漓江诗词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规律和教学方法。该校以新课改为契机,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在此基础上选编成语文选修教材《百里漓江百里诗》,并于2012年11月正式出版。此教材以审美教育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建构了一个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三维目标的教材体系,成功探索出了开发地方性课程资源的研究范式。
一、漓江诗词进入语文课程的背景
桂林至阳朔86公里的漓江水路,在阳朔境内达60多公里,两岸奇峰排列,翠竹扶疏,天光云影,炊烟人家,而漓江碧水明洁如镜,这段漓江水路被誉为“百里漓江画廊”。历代墨客骚人、名臣显宦、书画名家在此留下了许多珠玑诗句、锦绣文章,从而形成了极富地域色彩的漓江诗词文化。新课程改革提倡合理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大力开发校本教材,从而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2011年,笔者在攻读广西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与课程资源”硕士学位期间,在导师陈玉秋教授的指导下,从近千首漓江山水诗词中选录了117首编成漓江诗词集,将漓江诗词引入语文课堂,探索出漓江诗词在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
二、漓江诗词教学例谈
新课标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笔者认为,这正是百里漓江诗词作为地方性语文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一)总体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漓江山水诗词文化、地方文化知识和古典诗词格律常识,了解漓江山水诗词作家作品,积累一定数量的漓江诗词名篇。
2.理解:在诵读漓江诗词的基础上,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能够陈述其美妙所在。
3.综合:领悟漓江诗词的思想情感,把握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并进行概述、思考、评价。
4.运用:能从创意、构思、意境、语言、技巧等角度解读漓江诗词,写出鉴赏文章,并能模仿所喜爱的漓江诗词尝试古典诗词创作。
5.活动:关注当地文化生活,背诵漓江诗词,展示自己的鉴赏文章和模仿创作的诗词,并交流体会。
(二)课时安排及教学步骤
1.内容选编及课时安排
笔者用了近三个月的时间,从近千首漓江诗词中选择、整理了117首诗词,按题材内容分为“山水田园”(36首)、“融情绘景”(54首)、“咏史抒怀”(8首)和“民俗风情”(19首)四部分,在高一的两个班级开展教学实践。课堂教学共设30课时,每周5课时。其中,阳朔地方文化、漓江山水诗词文化简介1课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各乡镇的漓江诗词,学生代表介绍、讲析漓江诗词9课时;教师选讲漓江诗词16课时;活动课(漓江诗词朗诵会、诗歌鉴赏作文交流会、模仿创作的诗词作品交流会)4课时,前后历时近一个学期。
2.教学步骤
(1)教师向学生介绍阳朔地方文化以及漓江山水诗词文化,并简要介绍课程安排。
(2)将班级的学生分为1个县城组和8个乡镇组,来自相同乡镇的学生组成一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三周的时间,搜集所属乡镇的漓江山水诗词,小组成员交流、讨论、整理之后,确定向全班推荐的诗词篇目和负责讲解诗词的人选。
(3)由各小组负责讲解诗词的学生汇集本组同学的意见,写出感悟或鉴赏文章,向全班展示合作探究学习的成果。教师即时点拨,小结。
(4)教师根据学生推荐的漓江诗词内容以及学生讲解的情况,有选择地分类讲析漓江诗词,引导学生讨论、品读、感悟漓江诗词,指导学生掌握鉴赏古典诗词的方法和技巧。
(5)学生从漓江诗词集中选择自己感悟最深的一首,写出有独到见解的鉴赏文章。
(6)学生模仿漓江诗词集中最喜爱的一首诗(词),尝试进行古典诗词创作,并展示自己创作的诗词,与同学交流创作体会。
(三)教学策略及方法
笔者将漓江诗词列为一门语文选修课。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指导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获取漓江诗词的相关知识。在学生搜集、整理、介绍漓江诗词的过程中,笔者力求让学生对作品进行多元化、开放性的解读,培养其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批判意识以及遴选优秀作品和鉴赏诗词作品的能力。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感受与体会,都将通过课堂教学予以呈现。在课堂呈现阶段,笔者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灵活采用诵读、合作探究、师生互动、讲析点拨、赏析作文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下简要介绍三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古典诗词语言精炼,富有音乐美和节奏感。新课标指出:“应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诗文的朗读和诵读,(让学生)在朗读和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在漓江诗词教学中,笔者非常重视对诗词的诵读,要求学生都能背诵本小组向全班同学推荐的诗词;对其他小组推荐的诗词,也要求学生能够背诵。
开课伊始,笔者首先向学生介绍了古典诗词平仄和停顿的规律以及押韵的相关常识,然后针对学生诵读时的最弱环节——把握不好诗词的节奏,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声调、停顿、强弱、长短的变化,要求学生尽量读出诗词的抑扬顿挫,体会诗人情感的起伏变化。诵读采用教师或学生范读、播放朗读录音、配乐朗读、学生集体朗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等形式。
在采用诵读法时,笔者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质疑和释疑,一边诵读,一边对漓江诗词进行解析,抓住诗词中的关键词句,细细品味,感受其中的意蕴。如县城组的小组代表向全班介绍唐代诗人沈彬的诗作《阳朔碧莲峰》(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两处怎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先让全班同学集体朗读诗作,然后随机抽取了两名同学朗读诗作,对大家普遍读错的“潜”字进行了读音纠正(读第二声而非第三声);接着,请大家推荐朗诵最好的同学再次诵读诗作,并对诵读效果进行评价,对诵读的重读、节奏、停顿提出自己的看法;随后,请全班同学读一读这首诗中自己最喜爱的句子,并说明理由;最后,请全班同学带着感情背诵这首诗。学生合作研读结束后,笔者对该小组的展示进行了点评。
设计精当的诵读,不但能使学生感受诗词的音韵美,更能使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有效地调动认知和审美潜能,激起强烈的审美欲望和诵读诗作的兴趣。漓江诗词课程教学结束后,笔者对两个班级共10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对问题“学习了漓江诗词之后,你能背诵( )首?你今后的目标是能背诵( )首?”的回答来看,学生对本组所选的诗词以及其他组推荐的诗词基本上都能背诵,近一半的学生表示今后将背诵30首漓江诗词。笔者认为学生能自觉地,有计划、有目标地背诵漓江诗词,教学算是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2.合作探究法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体验实践和创新的快乐,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笔者在系统讲析漓江诗词之前,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每班同一乡镇的学生为一组,按镇名分为白沙组、葡萄组、杨堤组、金宝组、高田组、福利组、兴坪组、普益组,再加上县城组共有9个小组。每个小组搜集阳朔各乡镇的漓江山水诗词,各小组交流、讨论、整理之后,向全班推荐诗词(一首或两首),并写出感悟或鉴赏文章,展示合作探究学习的成果。
例如,月亮山和大榕树是高田镇著名的旅游景点,高田组的学生先是找到有关月亮山的诗作《月亮山》(惟剩清风袭两肩,明珠别抱翠成烟。桃花已是千年落,山月何因久不眠),后又发现了沈从文称赞大榕树的《榕荫古渡》(溪边古榕树,浓荫蔽百牛。横枝十丈长,擒拿蛟龙遒。歌仙传古渡,方舟澄潭浮。山村布其间,列岫晦明绿。平田千亩多,一片黄云熟。嘉宾四海来,同喜乐淹留。异境胜桃源,胜迹阳朔独)。对于向全班推荐哪一首诗,组内形成了不同的意见:有的主张推荐《月亮山》,他们认为该诗把月亮山拟人化,写得有情趣,特别是“桃花已是千年落,山月何因久不眠”一句,在桃花飘落的衬托下,月亮山历经千年依然美丽,意蕴无穷;有的主张推荐《榕荫古渡》,他们认为该诗的内容更丰富,不仅表现了大榕树的姿态、神韵,“溪边古榕树……方舟澄潭浮”几句还描绘了大榕树周围的景色,富有生活气息。经过讨论,最终该小组认为大榕树景点较有代表性(这里曾经是电影《刘三姐》的取景点),决定向全班推荐《榕荫古渡》。
确定了诗作后,该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的搜集大榕树景点的图片,有的搜集当地的民谣,有的搜集相关的电影视频,小组代表最后将这些材料整理成多媒体课件。在向全班介绍诗作时,小组代表先用多媒体出示了《榕荫古渡》诗作,然后简要介绍了大榕树景点的历史,展示了电影《刘三姐》片段及当地的民谣,迅速把同学们带入了诗作描绘的情境中,激发了同学们学诗的兴趣,让大家体会到“教育即生活”的乐趣。
又如白沙组的学生选了当地有“小漓江”之称的遇龙河景点,寻找到军桦的《蓦山溪·咏王庆生漂流遇龙河》(漂游酷好,潇洒推王五。皓首学苏狂,比壮少,飞槎谈笑。廿八波堰,逐波戏群蛟,峰缥缈,云缭绕,人似翔归鸟。平生萍晓,风雨知多少。身寂此江山,满天下,桃红李俏。岁随流水,心任浪低高,江上啸,山应号,快也江湖傲。)一词。该小组分工合作后,由一名学生整理材料并设计课件,由另一名学生负责向全班推介。在课堂上,负责推介的学生先请大家朗诵了该词,并对易错字“槎”“廿”进行了正音。接着,他用多媒体展示了白沙“世外桃源”、遇龙河及遇龙桥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景图片,一下就将同学们的眼球吸引住了。他还绘声绘色地介绍了遇龙河和遇龙桥得名的神话传说,让全班同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针对一名同学提出该怎么去遇龙河的问题,他胸有成竹地展示了从学校到遇龙河的路线图。最后,他重点介绍了“皓首学苏狂”的典故以及本组同学对诗句“廿八波堰,逐波戏群蛟”“峰缥缈,云缭绕,人似翔归鸟”的理解,并展示了课件中的知识链接。
合作探究学习提高了学生的鉴赏力和判断力。在两个班的学生选录的24首古典诗词中,有15首诗词与笔者选编的漓江诗词相同,有9首是笔者未选编但同样优秀的诗词,上文白沙组学生推荐的《蓦山溪·咏王庆生漂流遇龙河》便是其中之一。可见,学生检索、择取诗词的能力在提高。更让人欣喜的是,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时,讲析的文稿富有文采,制作的课件图音并茂,使诗词的意境更形象、生动、直观。为了让诗词形象更丰满,内容更充实,学生不仅在介绍时融入了民谣、传说,还在诗词内容的基础上延伸拓展,援引后人的评价,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感悟、体验、质疑、思辨,学会了关注生活、关注当地传统文化,提高了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体会到了实践和创新的快乐,获得了丰富的成功体验。
3.互动法
互动法是教师以民主、平等的理念创设自由的学习空间,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师生间的相互交流、讨论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上,笔者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要,整合漓江诗词教学资源,因势利导,运用师生、生生互动法开展教学,让学生轻松自由地发表对诗词作品的独特见解,加深对诗词的理解,提高鉴赏水平。
古时桂林至阳朔走水路乘船顺漓江而下,荡桨摇橹非一日可到达,必须在风景如画的浪石渡口留宿,浪石就在今阳朔县杨堤乡。明万历年间,俞安期曾游历桂东北,经过浪石村时曾作《初出漓江》(桂楫轻舟下粤关,谁言岭外客行艰?高眠翻爱漓江路,枕底涛声枕上山)一诗。杨堤组的学生起初选择推荐这首诗,但对这首诗理解得不够充分。在课堂上,笔者先由该组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材料、讲述已经理解的内容,然后针对学生难以理解或理解得不够透彻的几个问题进行点拨。首先是该组一名学生向大家介绍了家乡“浪石”名字的由来,并用课件展示了如今杨堤乡的诸多美景;接着另一名学生讲述了该组对《初出漓江》一诗的理解,全班同学从这两名学生的展示和讲解中,初步体会了诗作描绘的美景特点和诗人怡然自得的情怀。在此基础上,笔者就几个问题与学生进一步探讨和品读。
师:第一句“桂楫轻舟下粤关”中的“粤关”即岭南,因地处五岭之外,故称“岭外”或“岭南”。刚才的同学说到一个“下”字点明了诗人是由桂林顺漓江而下,现在请大家品味一下“桂楫”“轻舟”两个词。
生1:“桂楫”的“桂”字有“美好”之意。
生2:“轻舟”的“轻”字应该是“轻快”的意思。
生3:“桂楫”“轻舟”这些词表现了诗人的惬意之情。
师:不错。其实诗人到岭南之前,早已听说岭外旅行艰难,然而在漓江上的所见与所感,却与之前所闻大不相同,于是不由得发出“谁言岭外客行艰?”一问,“谁说岭外旅行是一件艰苦的事呢?”作者只问不答。刚才的同学说这里运用了反问修辞,借助反问,加强了语势,加强了诗歌的表达效果,让人感觉到了明确的、毋庸置疑的答案——岭外漓江上的旅行绝非传说中的那样艰难。诗人此刻领略到的,不仅是不“艰”,而是什么呢?
生:对漓江山水的喜爱。
师:是的,由第三句“高眠翻爱漓江路”中的“爱”字可看出。那么这句中的“翻”字又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沉默。教师不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生:这正是我们组的同学不理解的一个词啊。
生:“翻”是“睡眠翻身”的意思么?
(有学生笑,显然不赞同这样的理解。)
师:把“翻”字理解为“睡眠翻身”如何?
生:写得太实,缺少诗意了。(教师点头赞许。)
生:这个“翻”字是不是“反”字的谐音?“翻爱”就是“反爱”的意思,正好回答、照应了上一句诗“谁言岭外客行艰”,诗人悠然而睡,不但不觉漓江舟行的艰险,反而特别喜爱在江上漂流。
(师带头鼓掌表示肯定。)
这一过程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时间,通过点拨和鼓励让学生读出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对诗作的理解趋向深入,教学焕发着激情、活力,富有创造力。
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有意识地将相同题材的诗篇(如“阳朔八景”诗)进行了比较,但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比较阅读鉴赏诗词是个难点,学生把握不好比较点,所以效果不是很理想。笔者从漓江诗词中挑选了两首描写画山的诗作(宋代邹浩的《画山三首·其二》与清代王维新的《舟过画山》)进行比较阅读鉴赏示范,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充满活力与思辨。
在教学实践中,以上教学方法并非单独使用,笔者根据学生准备的情况以及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体验。
三、漓江诗词教学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漓江诗词和教师有选择地分类讲析漓江诗词,漓江诗词教学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主动性和浓厚的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能背诵一定数量的漓江诗词,并且有目标有计划地背诵漓江诗词;增强了合作探究的能力,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提出有个性、有创意的见解;能多角度地探究漓江诗词丰富的意蕴,写出鉴赏诗词的文章,能对漓江诗词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价,能尝试进行古典诗词创作,体会到学习的自信和快乐;学会了关注生活、关注当地传统文化,汲取了地方优秀文化的营养,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语文素养,增强了从生活中学语文的意识,整个学习过程中洋溢着对家乡及其山水的热爱。更令人感动的是,笔者的探索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关注,于是成就了我校集体研发《百里漓江百里诗》校本课程的盛况。
(责编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