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亚子的“牢骚”到底为何而生

2014-07-25 00:49杨秋玲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柳亚子牢骚真性情

摘 要:毛主席和柳亚子的诗词唱和历来为大家所传颂,其中最引人入胜的是当数1949年的《七律•感事呈毛主席》和《七律•和柳亚子先生》这两首诗的唱和。诗中“牢骚太盛防肠断”引发了众论,但大多将“牢骚”原因归于“食无鱼”、“坐无车”的物质需要,笔者通过对文本内容和柳亚子的个人品性、人生态度双重角度来探究“牢骚”的缘起,从而得出结论:他的牢骚不是为个人私利的吆喝,而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对政治大环境的不理解、不能接受后的呐喊。

关键词:柳亚子;牢骚;诗歌;缘起;真性情

柳亚子,近代诗人,南社发起人。一生写下了大量声情激越、意气风发的诗篇。计有诗7000余首,词200余首。伟大的毛主席曾这样称赞过他:“像这样有骨气的旧文人,可惜太少,得一二个,拿句老话说,叫‘人中麟凤。”毛主席与柳亚子流传至今的佳话当数诗词唱和,其中最引人入胜的是1949年的《七律•感事呈毛主席》和《七律•和柳亚子先生》这两首诗作的唱和。

1949年3月28日夜,与毛泽东相识23年、诗词唱和不断的柳亚子写下了这首《七律•感事呈毛主席》,诗中弥漫着他内心的不满和牢骚,流露出了归隐故乡之意。这一天离柳亚子到北平不过十天、毛泽东进北平只有三天。4月29日,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当天中午就让秘书田家英送到柳亚子的手中。

后人在解读这两篇诗作时,把目光都聚焦在毛主席的“牢骚太盛防肠断”和“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谈铗怨冯谖”这两句诗中。并以此来解释柳亚子牢骚太盛的原因。笔者认为究根柳亚子牢骚的原因不能仅囿于文本的阅读,应从柳亚子的个人品性、人生态度等方面去谈,只有这样才能得出一个全面的观点。

一、从文本解读发牢骚的浅层原因:

(一)浅层原因之一:最直接的感受——生活待遇不优厚。

从文本上来看,“无车谈铗怨冯谖”这一句里引了“冯谖客孟尝君”这则典故,里面提到了冯谖向孟尝君提出了要鱼肉、车子的要求,柳亚子在诗句中影射自己来到北平生活待遇不优厚。确实,柳亚子曾因为侍卫买不到当季的青瓜,大吵大闹了一通。柳亚子是性格上偏执的一面,他仗着自己是国民党元老,毛主席也要敬重他三分的身份来北平的!同时,柳亚子作为一位有身份的人,社会活动频繁,再加上年老,想要配备一辆出行的车也无可厚非。因此,在《感事》中柳亚子以最直接的感受呈现给毛主席了。

(二)浅层原因之二:入北平后,不受重用。

柳亚子收到毛主席的邀请函,欣喜不已!在进京时,他写下了“乘风破浪会有时,席卷南溟上北溟”的豪迈诗句。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月28日,即在他抵平前20天,李济深主持民革第一次中央联席会议,推选出席新政协代表,柳亚子居然被排除在外。柳亚子作为国民党“三仁”之一,排除在外,内心已大有不快。并且毛主席先后单独接见了黄炎培、李济深、傅作义等民主人士,畅叙别情,纵论时局,相较之下,柳亚子就没有这份荣幸。所以,文本中“夺席谈经非五鹿”确有这种被排挤不受重用的牢骚意蕴。诗兴大作,一挥而就,以表内心的不快!

二、从个人品性、人生态度来解读发牢骚的深层原因:

柳亚子,是一个真性情的诗人!他的坦诚的个性,使他口无遮拦地发表己见;他急躁的脾气,使他往往采用激烈的方式表述意见,“有不顺眼的事,他当会拍桌怒责”,正如他在日记里自陈的:“以后当决心请假一月,不出席任何会议,庶不至由发言而生气,由生气而骂人,由骂人而伤身耳!”这就是柳亚子,一个把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爱也好、怨也好,都袒呈在阳光下的诗人。因此,来到北平后,他牢骚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时政的,并不是那种为了生活条件大发牢骚的短浅之人。1949年4月25日(毛主席还未答诗时),柳亚子给负责六国饭店接待工作的邓子平赋诗《赠邓子平》,里面提到:“出入车鱼宁有憾?播迁吴粤岂无名。”可见,无鱼无车并不是深层原因,只是带笔一句。

至于说柳亚子因不受重用就大发牢骚就把柳亚子看得太过于功利化了。自从孙中山先生去世后,柳亚子就与蒋介石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意见相左,反而认同共产党为人谋事业,爱国统一的做法。但是在新政协组成时,原本以为作为民主人士的他能够贡献自己一份力量,谁知却不受重用,反而被小人得逞。中国共产党推举的人实非真正的民主人士。李济深在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是跟着蒋介石屠杀共产党的;傅作义在1946年蒋介石撕毁政协决议后,执行蒋介石进攻解放区消灭共产党的命令是最积极的。现在他们倒成了毛主席的座上客。中国共产党举贤不当的做法,与柳亚子刚直不阿的性格品质是相违背的,柳亚子此时若不赋诗发牢骚,恐怕就不是柳亚子了。

夏衍先生在其《懒寻旧梦录》中曾对柳亚子的牢骚有过一个简要的评论:“浪漫主义诗人和现实主义政治家之间,还是有一道鸿沟的,亚子先生实在也太天真了。”笔者十分认同夏衍先生的观点,柳亚子不是一位要鱼要车要官位的诗人,而是一位有着真性情,秉持他铁骨铮铮、刚直不阿的品性通过发牢骚的形式对建国初的养士之道提出建议,并呼喊要任用贤士的诗人。所以他的牢骚不是为个人私利的吆喝,而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对政治大环境的不理解、不能接受后的呐喊。

参考文献:

[1]柳无忌.柳亚子年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05

[2]张明观.柳亚子史料札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1

[3]李海珉.解析柳亚子的牢骚[J].炎黄春秋,2004(09)

作者简介:杨秋玲,女,广东惠州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endprint

猜你喜欢
柳亚子牢骚真性情
柳亚子书法
跟真性情的人在一起
跟真性情的人在一起
第四届“柳亚子杯”全国诗歌大赛启事
“三国”朋友圈演绎真性情
柳亚子故居
柳亚子:面责蒋介石
假天真抑或真性情——婴宁形象之我见
牢骚神偷
牢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