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发现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14-07-25 13:27文/何春雷
新课程·中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问题情境

文/何春雷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推进,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以及激发学生积极性的研究在不断深入。更加需要教师从青少年“叛逆”的心理特点出发,利用逆向思维的角度去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创新中发现问题,同样利用学生叛逆期渴望表现的特点,在课堂中积极地通过发现来回答和解决问题,从而学习知识。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发现教学”;问题情境

一、“发现教学”的应用

1.引领学生从“叛逆”中去“发现”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动作思维是一种初级的、基本的思维方式,可以促进其他两种思维的快速发展。而实验就是强调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制作、设计、发现,通过探讨、归纳总结、发现规律。由于生物中有许多问题是来源于实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或者是借助于软件平台进行模拟实验,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建构和谐课堂创设良好的问情境。

正如,在探究《生态系统的成分》的相关内容中,我引用了一个实习实验《制作小生态瓶》,我把具体的制作过程和要求在课外时间对学生做一个说明,让他们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在上课之前制作生态瓶,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绝大多数都是按照正常的制作过程来制作,如:

生1:当密闭的玻璃瓶中遵循了上面的这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有柳条鱼+小田螺+小虾+水草+水+砂子的存在,再加上充足的阳

光,玻璃瓶中柳条鱼、小田螺、小虾生活得很好,并能长期继续生存下去。

然而,有少数的男生并不按照常规出牌,在制作过程中并不是按照书本所给予的方法和要求制作,而是按照自己的思维观念进行改造实验,积极地想去寻找与教师所给予不同的结论,积极地去发现一些问题。

正如以下几位学生做的实验生态瓶:

(1)生2:材料当中缺少了水。

(2)生3:材料中缺少了水草。

(3)生4:材料中缺少了砂子。

结果小鱼有的死亡了。外界条件改变时,为什么有的死亡,有的不死呢,这蕴涵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虑才能产生认知冲突,激发认知需求,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设法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不断产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心境。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2.引领学生从“叛逆”中去“发现”相关科学解释,探究问题

根源

通过上述的课前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

这样,学生就会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又如,在课堂中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某学生制作了一个没有水草的生态小水缸,放入小鱼后,并把它带上了课堂,结果小鱼在自由自在的游动,这正好与教师上课时提到的没有水鱼死亡的结论相违背,学生以此为点,由于好奇、好问加上叛逆心理的驱使下,把他的“成就”搬上课堂。此时,如果,教师直接说:“你这个答案是错的,因为……”那么学生心中肯定会不接受,进而产生更加强烈的抵触情绪,更严重的有可能在之后的学习中失去兴趣和信心。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开展积极的讨论,从探究中去发现结论和科学道理可能更加适合学生的心理。学生在课堂中是主体,在课堂中讨论的开展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有了交

流。教师在课堂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做好一位组织者、引导员,正确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引导学生去努力创新、探求真理,真正的做到“动”起来,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多向交流,形成全方位的和谐互动,如下面的网络形交互式:

在师与生的关系上,强调师生人格平等,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教师只作画龙点睛般的启发、引导、讲解、延拓,力求满足学习自主发展的需要。

二、思考

教师的责任是利用学生的“叛逆”心理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经历了问题的最初困惑到最后解决的漫长曲折的思维过程之后,再碰到类似问题,

思维过程将大大缩短,反将变得敏捷而有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就会促进学生对新问题提出假设、预测、观察思考,直至解决。这样,将会逐步培养学生掌握收集资料、改造利用资料去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方法,这对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直觉思维和洞察力,以及培养创造态度是非常有利的。

参考文献:

顾明远,孟繁华.发现教学: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M].国际教育新理念,2001.

编辑 鲁翠红

endprint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推进,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以及激发学生积极性的研究在不断深入。更加需要教师从青少年“叛逆”的心理特点出发,利用逆向思维的角度去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创新中发现问题,同样利用学生叛逆期渴望表现的特点,在课堂中积极地通过发现来回答和解决问题,从而学习知识。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发现教学”;问题情境

一、“发现教学”的应用

1.引领学生从“叛逆”中去“发现”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动作思维是一种初级的、基本的思维方式,可以促进其他两种思维的快速发展。而实验就是强调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制作、设计、发现,通过探讨、归纳总结、发现规律。由于生物中有许多问题是来源于实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或者是借助于软件平台进行模拟实验,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建构和谐课堂创设良好的问情境。

正如,在探究《生态系统的成分》的相关内容中,我引用了一个实习实验《制作小生态瓶》,我把具体的制作过程和要求在课外时间对学生做一个说明,让他们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在上课之前制作生态瓶,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绝大多数都是按照正常的制作过程来制作,如:

生1:当密闭的玻璃瓶中遵循了上面的这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有柳条鱼+小田螺+小虾+水草+水+砂子的存在,再加上充足的阳

光,玻璃瓶中柳条鱼、小田螺、小虾生活得很好,并能长期继续生存下去。

然而,有少数的男生并不按照常规出牌,在制作过程中并不是按照书本所给予的方法和要求制作,而是按照自己的思维观念进行改造实验,积极地想去寻找与教师所给予不同的结论,积极地去发现一些问题。

正如以下几位学生做的实验生态瓶:

(1)生2:材料当中缺少了水。

(2)生3:材料中缺少了水草。

(3)生4:材料中缺少了砂子。

结果小鱼有的死亡了。外界条件改变时,为什么有的死亡,有的不死呢,这蕴涵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虑才能产生认知冲突,激发认知需求,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设法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不断产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心境。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2.引领学生从“叛逆”中去“发现”相关科学解释,探究问题

根源

通过上述的课前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

这样,学生就会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又如,在课堂中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某学生制作了一个没有水草的生态小水缸,放入小鱼后,并把它带上了课堂,结果小鱼在自由自在的游动,这正好与教师上课时提到的没有水鱼死亡的结论相违背,学生以此为点,由于好奇、好问加上叛逆心理的驱使下,把他的“成就”搬上课堂。此时,如果,教师直接说:“你这个答案是错的,因为……”那么学生心中肯定会不接受,进而产生更加强烈的抵触情绪,更严重的有可能在之后的学习中失去兴趣和信心。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开展积极的讨论,从探究中去发现结论和科学道理可能更加适合学生的心理。学生在课堂中是主体,在课堂中讨论的开展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有了交

流。教师在课堂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做好一位组织者、引导员,正确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引导学生去努力创新、探求真理,真正的做到“动”起来,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多向交流,形成全方位的和谐互动,如下面的网络形交互式:

在师与生的关系上,强调师生人格平等,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教师只作画龙点睛般的启发、引导、讲解、延拓,力求满足学习自主发展的需要。

二、思考

教师的责任是利用学生的“叛逆”心理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经历了问题的最初困惑到最后解决的漫长曲折的思维过程之后,再碰到类似问题,

思维过程将大大缩短,反将变得敏捷而有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就会促进学生对新问题提出假设、预测、观察思考,直至解决。这样,将会逐步培养学生掌握收集资料、改造利用资料去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方法,这对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直觉思维和洞察力,以及培养创造态度是非常有利的。

参考文献:

顾明远,孟繁华.发现教学: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M].国际教育新理念,2001.

编辑 鲁翠红

endprint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推进,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以及激发学生积极性的研究在不断深入。更加需要教师从青少年“叛逆”的心理特点出发,利用逆向思维的角度去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创新中发现问题,同样利用学生叛逆期渴望表现的特点,在课堂中积极地通过发现来回答和解决问题,从而学习知识。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发现教学”;问题情境

一、“发现教学”的应用

1.引领学生从“叛逆”中去“发现”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动作思维是一种初级的、基本的思维方式,可以促进其他两种思维的快速发展。而实验就是强调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制作、设计、发现,通过探讨、归纳总结、发现规律。由于生物中有许多问题是来源于实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或者是借助于软件平台进行模拟实验,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建构和谐课堂创设良好的问情境。

正如,在探究《生态系统的成分》的相关内容中,我引用了一个实习实验《制作小生态瓶》,我把具体的制作过程和要求在课外时间对学生做一个说明,让他们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在上课之前制作生态瓶,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绝大多数都是按照正常的制作过程来制作,如:

生1:当密闭的玻璃瓶中遵循了上面的这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有柳条鱼+小田螺+小虾+水草+水+砂子的存在,再加上充足的阳

光,玻璃瓶中柳条鱼、小田螺、小虾生活得很好,并能长期继续生存下去。

然而,有少数的男生并不按照常规出牌,在制作过程中并不是按照书本所给予的方法和要求制作,而是按照自己的思维观念进行改造实验,积极地想去寻找与教师所给予不同的结论,积极地去发现一些问题。

正如以下几位学生做的实验生态瓶:

(1)生2:材料当中缺少了水。

(2)生3:材料中缺少了水草。

(3)生4:材料中缺少了砂子。

结果小鱼有的死亡了。外界条件改变时,为什么有的死亡,有的不死呢,这蕴涵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虑才能产生认知冲突,激发认知需求,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设法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不断产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心境。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2.引领学生从“叛逆”中去“发现”相关科学解释,探究问题

根源

通过上述的课前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

这样,学生就会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又如,在课堂中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某学生制作了一个没有水草的生态小水缸,放入小鱼后,并把它带上了课堂,结果小鱼在自由自在的游动,这正好与教师上课时提到的没有水鱼死亡的结论相违背,学生以此为点,由于好奇、好问加上叛逆心理的驱使下,把他的“成就”搬上课堂。此时,如果,教师直接说:“你这个答案是错的,因为……”那么学生心中肯定会不接受,进而产生更加强烈的抵触情绪,更严重的有可能在之后的学习中失去兴趣和信心。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开展积极的讨论,从探究中去发现结论和科学道理可能更加适合学生的心理。学生在课堂中是主体,在课堂中讨论的开展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有了交

流。教师在课堂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做好一位组织者、引导员,正确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引导学生去努力创新、探求真理,真正的做到“动”起来,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多向交流,形成全方位的和谐互动,如下面的网络形交互式:

在师与生的关系上,强调师生人格平等,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教师只作画龙点睛般的启发、引导、讲解、延拓,力求满足学习自主发展的需要。

二、思考

教师的责任是利用学生的“叛逆”心理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经历了问题的最初困惑到最后解决的漫长曲折的思维过程之后,再碰到类似问题,

思维过程将大大缩短,反将变得敏捷而有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就会促进学生对新问题提出假设、预测、观察思考,直至解决。这样,将会逐步培养学生掌握收集资料、改造利用资料去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方法,这对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直觉思维和洞察力,以及培养创造态度是非常有利的。

参考文献:

顾明远,孟繁华.发现教学: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M].国际教育新理念,2001.

编辑 鲁翠红

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问题情境
浅谈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结合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生解决情境性化学问题的初步研究
情境教学法提升化学实验课程价值的探讨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