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锋 刘旭
[摘要]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中的骨干和精英,新时代对大学生党员提出了新要求,加快构建大学生党员考评体系,提升大学生党员质量尤为必要。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党员的时代特征及大学生党员考评体系的现状,提出构建大学生党员考评体系的设想,试图服务于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提升大学生党员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时代特征考评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0-0142-03大学生党员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坚和骨干力量。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和管理,为社会输送优秀的党员是各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构建完善有效的党员考评体系无疑是提升大学生党员质量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党员规范化管理,保证党员质量,推动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深化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依据时代的新要求和当前大学生党员素质的现状,有必要对现行的大学生党员考评体系进行重新思考。
一、大学生党员考评体系的现状
(一)考评体制不完善,考评机制不健全
现下各高校党员的考评体制存在一些问题,如考评模式单一、考评方法落后、考评理念陈旧等,尚未形成健全完善的考评体制。在考评党员的一系列过程中墨守成规,只注重党员考评这一形式,却忽略党员考评的根本所在,缺乏对党员的后续教育和管理,没有一套完整的考评体制。同时,偶尔的考评,内容单一,指标杂乱,多围绕党员的学习进行,对于党员生活和工作方面的考评少有涉猎且量化不准,不能有效将党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融入考评范畴中,没有真正做到量化、细化、科学化,这些对于构建完善的考评体系有着较大的阻碍。
(二)考评方式不合理,考评指标不科学
目前,大学生党员考评,一般包括理论知识笔试、支部同学举手表决等,这种方式受班级同学“人情因素”的影响较大,其结果不能公平公正体现被考评者的实际情况。对于大学生党员现行的考评指标,往往侧重于学习成绩、担任学生干部、获得各种荣誉等的一方面或者部分方面,指标不全面、未细化、难量化,考评结果误差大,严重影响被考评者及班级其他同学对党员考评这一行为作用的认知。
二、大学生党员的时代特征
(一)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意识
良好的风气,需要党风政风和社风民风相互支撑、相互渗透。党风政风是影响风气的主力量,但社风民风也会对党风、政风有着反作用力,并起到风向标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看来,现今的社会奢靡浪费、诚信缺失、公德滑坡等不良风气,对大学生党员的健康成长有一定的腐蚀作用,使得部分大学生党员在理想信念、自我教育与约束、价值观取向等方面均存在一些思想意识层面的问题。
(二)大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化现象较为突出
改革开放使得经济飞速发展,功利化思潮也随之蔓延,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也由单纯的理想信念逐渐变得多元复杂。根据对作者所在学校的300名大学生调查,有24.8%的同学认为“入党对评奖评优有特殊加分,对德育评定有帮助”;有46.9%的同学认为“入党有利于更好地找工作”;有18.2%的同学基于虚荣被动递交入党申请书;有13.2%的同学出于盲目从众递交入党申请书;只有20.1%的同学怀揣政治信仰申请入党,由调查数据不难发现只有少部分学生是为了追求理想信念提交入党申请。调查数据说明开放、包容、多元化思潮的发展,使得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有了一些动摇和犹豫,这给引导大学生端正入党动机提出了较大挑战。
(三)大学生党员宗旨意识不明晰
党员的宗旨意识是党员个体对党的宗旨与使命等的自觉认知,是共产党员独特的社会身份、地位和社会作用在观念上的反映。笔者所在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入口关”把握比较严格,入党前都是普通同学中相对优秀分子,各方面表现均较为突出,但在入党后却表现为下滑趋势,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上的表率作用均不突出,在各级各类活动中发挥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也十分有限。经调查,笔者所在高校,有近46.2%的学生党员宗旨观念不明晰、党员意识薄弱、党员形象弱化。究其原因,多为对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了解不多、艰苦条件和复杂环境的磨炼和考验不够、党员培养期间意识教育不深、党员后续管理不严所致。所以,对于培养和强化大学生党员的宗旨意识是一项紧迫、重要的任务。
三、大学生党员考评体系构建设想
(一)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党员考评体系
大学生党员考评体系,是指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系统地描述党员的素质及其相关因素,并对其进行相应的价值判断,以期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文化素质,对党员达到矫正和激励的目的。 相对于当前考评模式单一、考评方法落后的体系,我们应该科学设置考评指标,优化考评过程,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及相应的奖惩举措,保证考评体系完善、可操作性强。
(二)优化大学生党员考评指标
为切实做好大学生党员考评体系构建,促进党员提高综合素质,在考评中要构建科学全面的指标来量化,其指标应体现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素养、学习技能、工作业绩、生活作风等方方面面。为确保大学生党员质量提升,本指标体系主要包含学习、工作和生活三个大类。从党员先进性这一本质特征层层递进,逐类细化,力求指标所及均能凸显出大学生党员鲜明的时代特征,构建出适合当前大学生党员特征的考评体系,以达到考核、评价、甄别、激励大学生党员的目的。
指标体系共7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分为理论学习、组织生活、支部立项、学习状况、先锋模范作用、组织评议、群众意见。二级指标分为参加政治理论学习、接受党课教育、参加民主生活会、向支部汇报工作思想情况、参加党内活动、交纳党费、学习计划总结、承担项目活动、服从分工、配合党建工作、发展党员工作、专业学习、参加社团、社会实践、遵守校纪、宿舍卫生、党支部评议、学生党建工作站评议及民意测验(详细考评体系见表1)。
结语
德育即思想道德教育,在我国一直被放在全部教育的首位,它是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道德学习和道德建设的重要时期,是养成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大学生党员又是大学生中的精英,变革的时代赋予他们更多的社会责任,如何在变革的时代中依然作为引领大学生的旗帜与标杆,高等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党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学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是学生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者。了解和掌握新世纪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讲是必需的;而要做好大学生的道德学习和道德建设工作,则更需要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所出现的新情况,注重大学生党员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创新,结合大学生党员的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积极引导他们以崇高的道德修养和扎实的理论知识看待和解决新时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