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化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2014-07-25 00:29刘君朱鹏飞
大学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城乡规划专业知识毕业

刘君 朱鹏飞

[摘要]通过对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研究,建立暑期专业认知实践、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其他实践环节相结合的模式化实践课程体系,以生态学基础课程体系为特色,老村庄调研为依托,将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与专业特色建设相融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实践课程体系城乡规划特色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2;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1-0144-04城镇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开展,将对我国农村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依照教育部和国家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规定,结合广西区和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需求,我院于2006年开设城乡规划专业。本专业于2012年被列为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立项,为进一步形成人才培养的特色,开展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新探索提供了条件。

一、人才培养模式

城乡规划专业最终要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跨专业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其目的是探索跨专业培养模式,建立以生态学为背景的城乡规划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

(一)培养目标

城乡规划学以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以城乡土地利用和物质空间规划为学科核心,以培养适应城乡规划专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为目标。

我院结合自身特点,将生态学的精髓融入城乡规划领域,使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有坚实的生态学理论基础与应用技能。同时结合老村庄调研,深化专业知识应用,实现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创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城市规划原理知识,掌握城乡规划专业技能,了解城乡规划相关知识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专业特色

我院在遵行城市规划国家专业指导委员会对城市规划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基础上,力求突出自己的特点,结合教师队伍特色及教师科研、生产实践学科构成,形成对本学科教学计划的特色。

1.培养学生进行城乡规划设计,城乡建设、管理以及工程技术的能力,突出城乡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2.培养学生具有生态专业知识背景的城乡规划、建设能力。

3.培养城乡规划专业学生适应城乡规划服务的能力,尤其是在老村庄保护、农村建设和规划方面形成专业基础和特色。

(三)培养计划总体结构

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包含五类课程:公共基础类课程、学科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与专业方向课程、实践类课程和全校公共选修类课程,涵盖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与管理、经济类(含体育)、文学艺术及美学语言三类课程。总体结构如下:

其中城乡规划专业基础课程29门,要求学生掌握城乡规划理论、方法和历史知识,拥有较高的艺术、美学修养和相当的逻辑、形象思维及表达能力,基本达到城乡总体规划设计,尤其是局部地区详细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和具有进行一般中、小型建筑设计的能力,并能在规划设计中有效应用生态学理论知识。

专业与专业方向课程16门。专业课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有关生态学的基本知识,通过各类生态规划理论学习,使学生在能够掌握的各种规划设计中运用生态学理论;同时开设老村庄相关课程,使当代大学生能够了解老村庄的历史与文化,学会对老村庄进行调查与研究,运用专业知识对老村庄进行规划布局,进一步拓展城乡规划专业的业务知识和技能。

课程体系如下:

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中44.8%的课程均设有课程设计的实践课来配合理论教学,专业实践性课程共占总学分14.73%。这些课程设计,以专业实践教学为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设计能力,灵活应用并掌握本专业具有的各项相关知识、相关技能,并能熟练运用。

然而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掌握调查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单靠专业教学实践环节是不够的,还要从不同层次和途径来综合建立。

二、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一)实现实践教学和途径

1.公共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军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公益劳动、奖励学分、认识性工作实践、工作性工作实践。

2.专业实践课程,主要包括专业课程设计,例如:园林植物学教学实习、艺术造型基础教学实习、专业测量实习、建筑设计(1)课程设计、场地设计课程设计等以及专业课程实践,例如:专业综合训练、暑期专业认知实践(1)、暑期专业认知实践(2)、毕业实习实训、毕业设计。

(二)实践能力培养

专业课程设计能够有针对性地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详细的实践运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以及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而专业实践课程则是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将专业实践课程与专业课程设计相互融合,相互提高,更多地实现学生动手实践的基本训练,更好地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三)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立

1.暑期专业认知实践

暑期专业认知实践是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开展的科学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暑期利用放假时间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及特长,对家乡附近的老村庄进行调研、考察。

第一学年学生主要学习了美术基础、艺术造型基础、园林植物学等以及园林植物学教学实习、艺术造型基础教学实习。学生基本掌握了素描、色彩、速写等基础技能,对美学具备一定的认知。根据学生所掌握的基本专业知识及专业特点,布置“暑期专业认知实践”任务——老村庄调研。重点在于调研过程中利用已学过的课程知识,从建筑外观、整体布局、各项生活功能分布来了解老村庄的传统文化、建筑特点、整体布局,同时拍摄老村庄特色照片,达到从专业与艺术的角度认识老村庄,熟悉老村庄,了解老村庄历史文化的分布及保护。

第二学年学生开始接触专业课程学习,主要学习了生态学原理、城市规划原理等,开始学习生态学知识以及生态学在城乡规划中的运用。通过专业知识的解除与学习,学生已经能够从专业的方向出发考虑各项事物的布局、规划、设计等,能够系统地从专业视角观察事物,了解整体。此时再让学生重新对之前调研过的老村庄进行考察,结合之前的外部感官,深入了解老村庄的历史文化、整体布局规划、建筑设计风格,并提倡学生在调研考察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一些保护及规划的意见或者建议添加进去,给出更加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这样,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提高了了解事物、发现事物、解决事物的能力,也为之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进入第三年,学生系统地学习专业课程,了解专业领域,进行专业实践训练,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专业设计,同时开设“老村庄历史与文化”、“老村庄规划布局”专业课程,让学生更加专业地了解老村庄。此时结合之前两次老村庄相关综合调查研究,形成专业的系统的调研论文,并组织学生加入“全国高等院校城市规划委员会”及“城市规划年会实施委员会”,促进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工作基本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论文)设计”以“老村庄调研”为基础,进行以“保护”或者“保护性发展”为方向的研究或者规划。

毕业(论文)设计开始于大学四年级,目的在于能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在校与论文指导老师进行沟通与指导,合理地利用大学四年级的寒暑假进行老村庄调研,在大学五年级初完成整个毕业(论文)设计,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以就业为导向完成实习,找到合适的工作单位。

开始于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对家乡附近的老村庄进行调研、筛选,重点选出自己相对感兴趣或者书写空间较大的主题或者方向,开学时提交自己的调研原始材料,与论文指导老师共同研究,最终确定论文题目及研究方向,开始进行毕业(论文)设计。

大学四年级第二学期主要任务是撰写论文正文。同年6月份学生上交论文初稿,经论文指导老师审核,查看论文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可有书写空间或者书写难度,确定出学生是否需要修改题目或者方向或者需要重新调研重新书写,在暑假开始完成论文的初步审核。

暑假期间学生根据论文指导老师的要求完善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论文最终稿。于同年9月份开学初将论文终稿上交论文指导老师,经过一个星期的集中修改,在9月底完成论文终稿并上交至学院进行评阅。

大学五年级第一学期完成论文答辩,存档,完成整个毕业(设计)论文。

通过系统的毕业(设计)论文书写,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有目的性地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专业,了解专业水平与应用。在对老村庄的全面调研中,要求学生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明确做什么,该怎么做。在过程中学会规范,学会合理利用时间,学会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形成体系,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为之后的专业发展做铺垫。

3.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就业的直通车,是落实“国际化、应用性”办学特色的重要举措。通过实习,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所学专业的感性认识,巩固和提高所学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在实习过程中获得实际知识和实际工作技能,培养独立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城乡规划专业实习于毕业(设计)论文全面结束后开始。要求学生在专业领域,运用专业知识,结合老村庄调研中学习到的知识,合理配置,综合运用到实际设计规划中,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

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应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将生态学融合到专业规划设计中,同时结合之前的实践环节,将在老村庄调研过程中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专业水平与专业技能。

三、预期目标管理

(一)毕业(论文)设计:“自由选题”→“命题选题”

1.学生在规定范围内利用专业知识开展研究,达到培养计划的目标;

2.通过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调查资料,以实际资料为依据,撰写论文,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论文抄袭舞弊的问题。

3.在指定的范围内,解决城乡规划中的系统资源保护与利用,实现持续发展。

4.将五年的系统学习与实践通过预定的系统化研究实现专业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理论联系实际:老村庄调研

通过现场调查,让学生能够从专业视角认识老村庄,了解老村庄。利用所学专业传承老村庄的优秀历史文化,保护老村庄的历史建筑,合理改造老村庄的规划布局。经过系统的调查研究,建立以老村庄为依托的实践课程:暑期专业认知实践(一)、(二)→毕业(设计)论文,完成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目的。

(三)专业建设:省级特色专业

在培养“国际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将生态学融入城乡规划领域,以老村庄调研为依托,形成特色专业。

1.建设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将生态学与老村庄调研运用到城乡规划中。

2.重要的专业课程均配有相关的课程实践,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3.建设系统的专业实践课程,并将专业实践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

4.毕业(设计)论文以“老村庄”为基础,让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将所学知识进行一次综合运用,写出具有专业特色的论文,巩固专业知识。

5.在毕业实习的过程中,运用与发挥专业特色,更好地服务社会。

最终完成跨专业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特色专业培养模式。

四、总结

通过对2008、2009两届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实践,分析实践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逐步修正完善,现将实践课程体系列表如下(见P174表格)。

通过实践课程体系的建立,让学生能够掌握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调查与研究,并学会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及筛选、利用,形成系统的论文模式,规范书写,并能够准确表达中心思想及设计理念,最终逐步完成对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培养体系的建立,达成教与育、知识与品德的完美结合,培养出适应社会,满足社会的优秀青年。

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建立,能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同时对于这些课程的建立与运用提供了研究与检验的平台,能够更好地促进特色专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朱鹏飞,卿贵华.规划生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朱鹏飞,建筑生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陈秉钊.城乡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11.

[4]王爱华,夏有才.城乡规划新思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6]励立庆,王志军.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2006.

[7]黄孙庆.论学科专业质量管理模式[J].大学教育,2012(7):123.

[责任编辑:钟岚]

猜你喜欢
城乡规划专业知识毕业
我们今天毕业了
论当前城乡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城乡规划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
三维仿真在城乡规划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