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14-07-25 22:46仲旦彦陈玉荣
大学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校企实训专业

仲旦彦 陈玉荣

[摘要]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得多元化,越来越强调人才的操作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点的传授,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锻炼不足,“3+1”培养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能加重对学生操作能力的锻炼。“3+1”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课程体系,专业特色实训平台和“双师”教学团队建设三个方面着手研究如何合理搭建培养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 “3+1”培养模式 教学体系实训基地 “双师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1-0061-03随着大学与社会联系的日益密切,大学地位与作用的不断提高,高等院校作为社会人才输出的终端,其发展的外驱力也在逐渐增强。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并输出高素质且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的重任。由于高校的传统教学模式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且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往往不足。面对学生毕业时就业的压力和社会对实际运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高校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寻求更加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关注的视线投入到“3+1”人才培养模式的运用中。

“3+1”培养模式是将传统的四年制本科教育划分成3年专业课程学习和1年的专业对口企业实训。在前三个学年里,学生将在校完成全部的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及公共课的学习;最后一个学年里学生将进入到专业对口的企业中接受系统的实地训练,整个实训过程受到严格的计划和安排,目的是为了达到将大学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接轨,学以致用的目的。“3+1”培养模式的运用和推广,对应用性强的专业更具现实意义。下文就以会计学专业为例讨论高校如何进行专业的校企合作“3+1”培养模式建设。

一、建设层次分明的教学课程体系

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以企业会计为主,兼顾企业财务管理及咨询业务,学生就业方向主要以企业财务类工作为主,面向的企业类型小至中小型的内资企业,大至大型国企或跨国外资企业。用人单位在人才的选择上更侧重于其处理实际会计业务和管理财务的操作能力。在建设“3+1”培养模式的时候,应紧紧围绕市场及企业的需求,在前三年的学习时间里,设计分层渐次递进的课程体系。

(一)第一层:夯实公共基础学科课程

随着全社会对会计工作的电算化普及以及我国经济的日趋国际化,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会进行会计实务的处理,而是变得更加多元化。在大一阶段,要求学生牢固掌握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具备优良的外文听说读写能力,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最基本要求,同时数学、计算机等基础学科也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第二层:打实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理论

会计学专业隶属于工商管理学科,学科性质要求学生牢固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等工商管理专业基础课,这些基础课的学习是为之后学生学习专业主干课程打下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

(三)第三层:系统安排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和辅助课程

学生完成第二层次的学习之后,将进入到第三层次的主干课程和专业辅助课程的学习中。主干课程的设置应注重科目之间的层次递进关系,要严格控制课程之间的逻辑先后顺序。其中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轴”课程,其体现了知识点由浅到深,由基础到详细再到特殊的过程。在学生完成中级财务会计以后,再开设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法等专业性、针对性更强的专业课,补充细化涉及的知识点。在学生完成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以后,再开设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等高阶课程,因为这些课程需要整体运用会计学知识,过早开设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辅助课程的设置相对灵活,可以穿插于主干课程开设的不同学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公司法、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只要设置在公共基础课程完成以后开设就可以。通过系统合理的安排专业主干和辅助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会计学整体框架,从而达到将课程之间的知识点串联并熟练运用会计学的特定分析方法的目的。

(四)第四层:针对企业需求开设专业特色选修课

首先,会计是一门对语言文字的表述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可以开设营销学、客户关系关系学等营销类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使得有需要的学生通过这些课程得到训练。其次,随着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企业对人才的外语能力要求日益提高,仅仅通过外语等级考试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高校可以开设引用国外高校原版教材的专业外语课程,聘请外教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术语的运用习惯。第三,会计是一门不断快速发展的学科,为了更好地适应制度的更新,高校应设置一些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理论和发展动态的导读课程。

(五)第五层:整合会计实践课程

传统的会计实践课程设置是与专业课课程相对应的,但是由于会计专业的很多专业课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难免会出现实践课程内容重复的问题。高校可以进行会计实践课改革试点,打破实践课的传统模式,利用模拟仿真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与企业实际经济业务相对应。实践课程从会计核算工作的组织,到数据的分析整理,最后到为企业提供数据决策支持,完整体验会计工作的整体流程,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体会会计实际操作过程的每个步骤,体会会计各环节之间的环环相扣。因此,在实践课的设置中应注重课程的连贯性。

在“3+1”培养模式前三年的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中,最重要的就是整合过的第五层实践课环节,通过系统的实践课程的锻炼为学生在最后一年进入到企业中实训打下扎实的基础,实现“零差距”上岗,缩短实训期间学生的适应过程。

二、校企共建专业特色实训平台

在“3+1”人才培养模式的最后一学年,学生将进入到企业开始为期一整个学年的实地训练,该阶段是整个“3+1”模式中最具特色的阶段,选择合适的实训基地,并基于该基地校企共建专业特色的实训平台至关重要。

(一)选择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学生最后一个学年学习的场所,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实训基地的选择时,高校应与企业充分商洽合作细节,并配合实地调研,做好可行性分析,选择最佳合作单位。

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实训基地主要可以选择企业和事务所两种类型。以企业为例,学校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应选择管理水平高、效益好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型企业。首先,大中型企业具有较强的接纳力,可以吸纳较多的学生且保障每个学生都有实训岗位。其次,一个处于盈利的状态且效益良好的企业,其职能部门处于充分运作的状态,实训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应的全面学习专业技术。相反,一家效益不好且可能亏损的企业,很多的实务处理会与学生在校学习的主流思路有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的学习困惑。最后,只有规模越大、管理越严谨的企业,在实际操作中才能越遵守国家对企业会计的操作要求,越有利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学习。会计学课程体系的设计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大中型企业为例的,而小企业参考的是《小企业会计准则》,因而避免选择小型企业作为实训基地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产生概念混淆。

(二)建立“师徒结对”模式

在结束三年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后,刚进入到企业的很多学生会感到迷茫,面对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之间的区别,不知道从何着手进行工作。“师徒结对”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由企业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担当“师”的角色,一个“师”可以带几个“徒”(学生),为了调动充当导师角色的企业会计人员的积极性,高校和企业还可以额外对其给予报酬的支付,充分发挥其“传,帮,带”作用。在师徒结对帮带的过程中,导师应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建设,日常的实训过程中导师应强调学生学会操作的方法,避免手把手的带着学生操作,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构建实践课程体系

在进行专业实训的实践课程体系搭建中,应配合学生的培养方案,充分考虑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设计系统完整的训练体系。学生刚进入企业之初,即使有师徒结对的帮对模式,他们仍可能出现入手困难,不知所措的情况。因而在进行实践课程体系搭建的时候可以分段进行:将整个实训过程分成“集中实训”阶段和“轮岗实训”阶段。集中实训阶段重点对学生集中统一进行基础操作和规范性要求的培训,过程要求教师和学生同时参与共同学习,由企业相关人员负责教学,教师负责辅助教学,快速帮助学生成长。整个过程可以起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集中实训完成之后进入到“轮岗实训”阶段。由于实训的学生众多,始终集中管理教学会造成教学资源的不足,部分学生可能得不到充分的训练,因而完成整体基础知识的培训后将学生分散进入到各个不同的岗位轮岗。该过程不但可以分流学生,给每个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还可以充分调动企业的不同资源,避免造成企业部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合理搭配设计实践课程的意义在于充分调动企业的各项资源,使学生完整体会工作流程的各个组成部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保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训练。

三、加强“双师”教学团队建设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其自身能力、经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然而高校的会计教师绝大多数是在校本硕(博)连读毕业之后直接进入高校的,实践经验的匮乏是很多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3+1”模式的推广,双师型的教师团队建设日益受到高校的重视。学界对“双师型”教师的定义大体上存在着6种观点:1.“双证”说;2.“双能”说;3.“叠加”说;4.“双职称”说;5.“双层次”说;6.“特定”说。每种对双师型教师的定义虽各有侧重,但都意在强调高校教师不但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的能力,同时还应具备与实际工作所接轨的指导实践的能力。因此会计学的教师团队在进行“双师”型团队建设时,应抓住校企合作的优势和资源采取相应措施。

(一)校企共建,利用实训平台设立“产学研”基地

企业作为技术的需求方,高校作为技术的供给方,高校和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建立产学研基地优化校企之间技术的供求关系。通过校企合作的“3+1”模式,高校经过甄选选择的合作企业基本符合高校产学研基地的要求,因此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可以进一步由实训基地上升到产学研基地,形成双向合作的关系。对合作企业而言,通过产学研基地的建设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在会计、管理等方面的技术需求,有利于其进一步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对高校而言,企业不但为高校提供了学生的实训基地,更为高校的技术提供了实践运用的平台,帮助教师检验其理论技术的实用性,促进高校教师更好地进行技术创新。

(二)校企合作,校外挂职锻炼教师

高校教师有良好的知识结构,但是往往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对于会计这样一门实践经验要求很高的专业,实际经验尤为重要。高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平台,允许教师到企业中挂职,在挂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完成相应会计职称的考核和考取相应证书如CPA、CTA、ACCA等。教师进入到企业工作挂职是一个可以将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良好机会,通过挂职的过程教师可以将自身充足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接轨,以知识指导实践,同时又可以通过自身获取的实践经验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

(三)人才互通,引进企业专业人才

针对高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不对等的状况,一方面可以通过让教师到企业中挂职弥补,另外还可以通过引进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专业人员进行兼职教学实现。高校可以打破常规的尝试外聘企业高职称且经验丰富的人员(已获取相关高级证书)参与到日常的教学中,其中基础知识部分的课程由高校自有教师负责,帮助学生打下扎实基础,而在实践课程以及操作性课程的环节,如《会计电算化》,《会计软件运用与维护》等课程,则由外聘的企业高级人才讲授。这样可以更好体现课程的性质,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可以领悟企业的真实需要,还可以模拟真实企业的操作。高校在组织教材编写的过程中也可以让企业的专业人才参与其中,理论知识架构的部分由高校教师完成,而在案例选择上可以由企业人员根据实际经验指导编写,这样可以让例题更贴近实际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和实际连接。

[参考文献]

[1]王晓煜,吴迪,宋萍,蒋晶晶.“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 2010(4):15-19.

[2]宋孟丘.关于会计实践课程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2(13):168.

[3]刘洁.密切校企合作加强能力培养——关于引进CBE教学模式发展职业教育的思考[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10):87.

[4]徐元清,房晓敏,丁涛.创建研究型学院在产学研结合上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3(5):16.

[责任编辑:陈明]

猜你喜欢
校企实训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