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华
摘 要:高中政治课堂一直以来都被学生们总结为枯燥乏味,因为单纯说理、说教而招致学生的反感,政治课堂也逐渐失去其应有的魅力。俗话说“政史不分家,文史不分家。”如果能够在政治课堂巧妙融入文史小故事,就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吸引学生主动投入课堂学习,笔者认为这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政治课;小故事;历史典故
怎样上好一门高中政治课,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一直是困扰高中政治课老师的难题。因为政治课程的说教、说理特点使其在各学科中失去应有的地位,逐渐变成学生心中枯燥的科目,进而不被喜欢。所以,笔者认为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政治课老师必须转变观念,让自己的教法灵活起来,主动改变授课模式以吸引学生专注于政治课堂,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巧妙引用历史小故事
高中阶段的政治课程牵涉到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等常识,涉及知识面较广,而且很多知识很抽象,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所以老师在讲授知识时应该学会变抽象事理为具体知识,才能让学生容易接受。这时,老师掌握大量的历史故事就会起到绝妙的好处。
比如在讲政治经济学的课程时,老师会讲到“通货膨胀”的常识,一般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很难理解这一知识点。此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学过的历史常识进行具体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抽象的知识。因为历史课本上说到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中国,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民政府大肆发行法币,使得市面的纸币流通量远远超出市场所需,最终造成纸币贬值,物价飞涨。一个经典案例就是“一市民早上去买大米,排了好长的队伍,一开始一斤大米五十元法币,等排队到跟前时已经涨价到一百元,市民只好回家继续带钱,但是等再次排队时市价又涨了很多倍。”这种现象就可以称作“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因为故事的典型性,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也很易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这要远比一味的老师说教效果要好。
另外,古代钱庄、票号的运行模式和现代银行的异同等也可以通过一些影视资料和历史故事串联进我们的政治课堂,比如晋商的崛起,徽商的发迹等电影电视节目,均可进入我们的课堂。当然,类似的历史故事还有很多,而且大多数历史故事都和我们的政治常识有密切联系,如果我们的政治课老师能够在闲暇时间多读读历史方面的书籍,将会对我们的日常政治课教学起到极大地帮助。
二、引用诗词助理解
政治课程中的很多哲理性常识都很抽象,理论让学生理解起来是很费力的。有时间老师在上面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老师累的不行,但是实际效果却很差,其结果是事倍功半。此时,老师们不妨试着改变一下教学方法,尝试着把咱们的古典诗词融入政治课堂,帮助学生理解哲学知识。
例如我们讲到辩证法时,会分析客观事物的对立统一性,也会提到客观事物的矛盾统一性,也就是说一种客观事物具有两面性。就像是人一样,不能简单的用“开朗”或者“内向”来进行笼统的概括,而应该是一分为二的对待。但是政治课堂上作为老师却不能这样一言以蔽之,或者简单绕过去,而是应当作详细分析,让学生理解透彻,认识深刻。此时,我们以前学过的诗词《题西林壁》就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了。在这首诗中苏轼有这么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可以说是对客观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美论述。
这诗句浅显易懂,明白质朴,但却说理透彻。客观存在的山横亘在那里,不会因人的意志而转移,不会忽大忽小,亦不会突然发生某种变化,但是人们观察的角度不同就会发现各自理解的内容。如果你从横截面看,它是一座山脉;但是若从侧面欣赏,却发现它是一座山峰,峭拔挺立。远观像是一条巨龍在空中腾飞;近观如同一面绝壁让人生畏不可直视。这就是客观事物的辩证统一性,我们绝不能割裂的看待,否则就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再比如“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可以用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统一性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不违农时,谷物不可胜食也。”可以用到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可以联系到事物的对立统一性等等。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底蕴可谓博大精深,蕴含丰富的人生社会实践哲理,是先民们智慧的结晶,如果政治教师能够多积累,深理解,广运用,勤思考,就一定会使我们的高中政治课堂乐趣横生,妙不可言,那么学生的成绩提升也就指日可待了。
三、生活俗语入课堂
人们常说“文学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细观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道理,的确如此。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经过几千年的文化融合和文化积淀,很多以前的俗语、谚语等流传下来,不是没有道理的。而我们的政治学科许多理论知识其实就是生活实践的一种高度总结和概括,专家们把这些实践中获知的事理理论化、抽象化了,形成了一套知识理论,所以变得高深而难于理解了。如果我们老师能够把这些东西具体化,浅显化,就会让学生迅速理解,并且能够喜欢上我们的政治课。
比如“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晚霞不出门,朝霞行千里”等等。这些生活中的谚语都是客观规律,被古人多年观察后留下的智慧结晶,如果我们今天拿来为我所用,的确是省心省力。而这和我们政治课所讲的事物都具有客观规律性有极大联系,如果在课堂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政治老师能够合理穿插一些俗语、谚语,定会让学生们觉得贴近生活实际,并且易于理解。
再如“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行远路不知路远”,“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这些俗语如果用于解释我们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部分常识,将会很容易使学生理解。人们常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社会才是大课堂”,如果我们的政治老师时时处处关心生活,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注意积累生活素材,进而运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将会对我们的教学起着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