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搜集了对散曲《天净沙•秋思》的不同英译文进行批评的文章,经分析发现:评论者往往重点关注细微琐碎处,忽视译文的整体性和读者的反应。本文尝试从汉诗英译神韵的传达、译者目的和目的语读者的反应出发,建议对汉诗英译的批评不妨换个角度。
关键词:《天净沙•秋思》 ;文学批评 ;转换角度
1.引言
《天净沙•秋思》是元朝散曲中的杰作,是历代传送的名篇。本文通过搜集资料,找到了这首散曲八个不同的英译本。这些译本,丰富了原有诗歌的内容,扩大了读者的视野,提供了比较丰富的句式,押韵形式和译文体裁。在欣赏这些译本的同时,很多学者也提出不同看法。但大多数赏析或批评是从微观层面出发,有的把译文与原文进行对比,分析译者是否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形式;有的从韵脚出发,看译文是否押韵;有的从西方或中国的翻译理论出发,看是否体现其理论。从微观的层面出发,具体分析词、句和韵脚,一方面能够提供更多的选择,但却停留在较小范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本文把对《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的译文批评分成三类,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对汉诗英译的批评,不妨换个角度。
2.译文批评类型分析
2.1生搬硬套理论,译本顶着理论的“帽子”
翻译理论一般都有其适用范围,国内外的翻译理论,大多基于翻译实践,有具体针对性,而非万能的。翻译批评家或赏析者,也需根据原文本的类型和预期功能,实事求是地进行文学批评或赏析,而不是急于应用某外国理论。
某学者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去分析翁显良《天净沙•秋思》的译本。这样分析到:功能对等的翻译要求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要求形式对等;马致远的这首曲子原文中“枯藤”、“老树”和“昏鸦”是并列关系;但是在翁译本中译为“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old tres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原诗中的并列关系变成了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译文表达的意义与原文的意义相差甚远(黄国文,2003:22)。
这位学者详细地分析了翁显良先生的译本中不对等形式,分析后再无下文。本文作者认为从诗歌翻译“神韵、意境”的角度出发,功能对等不适合文学作品的翻译,因为文学作品,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仅是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等,很多情况下也做不到传达神韵的效果。马致远的这首散曲突出了汉语“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的句法特点,按照形式对等,“修饰语+中心词”的形式译到英语中不符合英语语言特点。因此在对译文进行赏析时,要考虑文体特征和理论的适用性。
2.2与原文相比,译文各有千秋。
王宏印先生曾谈到把比较的方法用到翻译评论的做法,其实是有问题的,概括起来有两种表现:一种是老是拿译文与原文作比较,这在一般翻译批评中几乎是不能避免的;另一种表现是比较过于频繁而且过于琐碎,这就有抓住细节忽略整体的危险(王宏印,2006:70)。把译文与原文作比较,如果不能把重点由原文转到译文,处处把原文作为比较的标准,就会走不出原文的影子。篇幅所限,只列出某批评家对译文批评的部分内容:
译文1:Tune;Tian Jin She— by Ma Zhiyuan
A few houses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And below the bridge a quiet creek running,
Down a worn path, in the west wind, A lean horse comes plodding. —tr. by Ding Zuxin and Burton Raffel
评论为:译诗读起来流畅,大体上译出了原作的意思,但其遣词造句显得有些冗长。例如第三行:…past a narrow bridge, 接着第四行:and below the bridge,这样叠床架屋,显得啰嗦,读起来也缺乏诗味(顾延龄,1993:13)。
译文2 : Tune: “Sky-pure Sand”
Dried vines, an old tree, evening crows;A small bridge, flowing water, mens homes;
An ancient road, west winds, a lean horse; Sun slants west;
The heart-torn man at skys end ——tr. by wai-lim Yip
评论为:该译诗比较简洁,与原作风格相近。 “天涯”一词,诗中直译为at skys end,直译过了头(顾延龄,1993:13)。
这位学者对两个译文的评论,主要是从细节出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但过于琐碎,多是随感式的。没有明确的目的或动机,只是看到哪里不足,就作以评价。
2.3 站在译者肩膀,另搞一套
有的批评者帮助译者改正错误,但并不是一般的改正,而是站在译者的肩膀上,给出自己的译作。通过批评译者,来证明自己的高明。“但是评论家似乎忘了一条原则:自己的职责在于评论译文,而不是改正译文或修改译文。试想一位美术评论家要不要自己从画家手里夺过画笔,在画面上随意改画呢?”(王宏印,2006:72)。因为批评家是从自己的理解、英语水平和审美能力等方面来评论译文,不能保证其评论一定是合情合理的,一定会被译者和目的语读者接受。某位评论者在批评了各译者的译文后给出了自己的译文,并做了充分的说明。以下为该评论者的部分译文:
译文3:Autumn Thought s
A dry vine is on an old tree hanging,A lonely crow on a branch shivering ,
A shabby cottage past a bridge hiding, Still water below the bridge running.
为了保持原诗的韵律,在此译文中都以“ing”做韵脚以求保持原诗一韵到底的韵律特点。对这位评论家“自圆其说”般的解释,本文认为,首先中国的古诗词和元曲一般采用押韵形式,但是现代诗却与之不同。古英语诗的押运方式有“斯宾塞体”和“英雄双韵体”等,但现当代英国的诗也与之不同。而这位批评家努力创造的 “身临其境”的感觉未必会对目的语读者产生同样效果。
3.对汉诗英译的批评不妨换个角度
无论是从词、句型、押韵方面分析汉诗的英译文,还是应用外国翻译理论进行文学批评,批评者都是从微观层面进行研究,这样琐碎和凌乱的研究往往使评论家忽视原诗整体意境,而过于关注译文与原文字词和形式是否对等,也会忽略英译本在目的语读者中的反应和接受度。以下主要讨从原诗的神韵传达,译者的目的和目的语的反应三方面讨论如何转换对汉诗英译批评的角度。
3.1神韵的传达
神韵是诗的唯一精神。神韵酝酿在诗的意境中,而意境是诗中意象之间飘渺的想象。这样是为了说明意象、意境与神韵之间的关系,表明神韵并不是捉摸不定的,无法表达的。意象在诗中也必定通过词、韵律等表达出来。因此从神韵的表达出发,看译者具体采用了什么样的构词、句式、韵律方式和文体形式来翻译原诗,解读原诗。这样就可以避免批评者盲目地进行译文与原文,或不同译本之间的比较,使诗歌的翻译批评停留在琐碎的表面,失去借鉴和指导意义。试着从这个角度分析翁显良先生的译本(译文前两句):
译文4:Autumn
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the day is about done.
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 and on the far bank, a pretty little village. —tr. by Weng Xianliang
翁显良先生在准确把握原诗神韵的基础上,在译文中对景物的描写,用词精准,选用形容词 “rugged old”, “ rotten”和“tiny”等塑造了荒凉的意境,同时画面感强烈而突出。
3.2 译者的目的
译者对译文进行翻译时,都会采取一定的策略,并且有其侧重点。如果评论家只是根据自己的鉴赏力和用语习惯,一味的对比不同译文中词的翻译和韵律的表现形式,对译者是不公平的,也没有十足的说服力。上面的翁显良先生的译文(译文4),出发点应是让目的语读者理解原诗大意,所以用“散文体”来解译原诗。而前面提到的译文2,在形式和风格上极力地与原文保持相似,而对译语读者产生的效果未必好。从译者翻译的目的出发,为评论家提供了一个较宏观的角度,较清晰地视角去评析译文。
3.3目的语读者的反应
把汉语诗词曲赋翻译成英文是为了向西方介绍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因此应考虑译语读者接受程度。但绝大多数批评者都是根据自己的英语语言能力和鉴赏力将译文与原文进行对比。如果不把目的语读者考虑在内,译文不被接受,再好的评论也价值不大。某位学者从读者反应的角度,选了10外籍朋友,对本文中的译文1、译文4和下面的译文5进行了在“风格”、“基调”和“对内容的理解度”等几方面的调查。本文选择了调查结果中对“风格”的调查进行简要的分析:
译文5: Tune to”Sand and Sky”— Autumn Thoughts
Dry vine, old tree, crows at dusk. Low bridge, stream running, cottages.
Ancient road, west wind, lean nag.The sun westering And one with broken heart at the skys edge.
——Tr. by Schlepp
风格(style)(王琦,2008:39)
译文 选项A 选项B 选项C 选项D
译文5 6 2 1 1
译文4 0 9 1 0
译文1 0 0 5 5
注:原文读者一般选择A
从调查结构可以看出,对译文5,10 个调查者被调查者中有6个人选A,60%人认为译文是传统的诗词。根据这个调查结果,评论者还要进一步分析,造成这样调查结果的原因及提供翻译的建议。
4.总结
本文搜集了对散曲《天净沙•秋思》多篇英译文进行批评的文章。经分析大致分为三类:用国内外理论评价不同译文,盲目利用或夸大理论的作用;译文相比,不分上下,琐碎凌乱,指导性和借鉴性不高;根据评论者自身语言能力,在对译文挑错基础上,呈现自己的译文。此类文章的共同处是:评论重点放在细微琐碎处,忽视译文的整体性和读者的反应。对古诗英译的批评方法,本文作者建议从神韵传达、译者目的和读者接受的角度去分析译文,评价其用词、韵律和风格,希望能带来一些启发。
参考文献:
[1] 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论稿[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 顾延龄.马致远《天净沙》英译赏析[J]. 外国语,1993,(2).
[3] 黄国文.从《天净沙﹒秋思》的英译文看形势对等的重要性[J]. 中国翻译,2003,(2).
[4] 李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与《天净沙﹒秋思》复译[J] 译林,2007,(6).
[5] 王琦.从读者反应角度看《天净沙﹒秋思》不同译文的调查[J]. 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报,2008,(4)
作者简介:郑雪静(1986-),女,吉林双辽县人,现任职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英语外事管理系,英语专业,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