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世纪初期,敦煌变文的发现弥补了中国文学史发展的重要一环,众多学者从变文的名称、起源、体制、影响及其与宗教、艺术的关系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拟对敦煌变文百年的研究做一简单的总结, 梳理其脉络,探讨研究中的得失。
关键词:敦煌变文;文献整理;说唱体制
目前,敦煌学是显学,敦煌变文的研究是国内外学界的热点。迄今为止,根据《1909-2009敦煌学论著目录》(初稿)的统计,“有关敦煌变文(广义的变文)的论著总计1368篇,其中以通论和总论最多,计722篇。”[1]变文的研究也呈多样化发展,涉及到文献学、文学、宗教学等各个领域。以下是笔者对近百年国内外敦煌变文研究的归纳总结。
1.从国内看,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敦煌变文文献的校勘、整理和注释
此项工作是敦煌变文是重点,成就十分显著。王重民《敦煌变文集》(1957),潘重规《敦煌变文集新书》(1984),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1997)分别代表了5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敦煌变文校注的成就。尤其是《敦煌变文校注》,充分吸收了现代以来最新的研究成果,共计收录“变文86种,出校记4905条,其中纠正前人之误228 条,补充2 814 条”[2],此书在校勘和注释方面精要而严谨,代表了目前变文整理的最高水平。
此外,项楚的《敦煌变文选注(增订本)》(2006)精选具有代表性的敦煌变文共计44篇,其特色在于对文本进行了十分详尽的注释,降低了研究者文本阅读的障碍,有效缓解了目前敦煌变文重校对,轻注释的尴尬局面。
1.2敦煌变文名称和源起的研究
“变文”名称的解释始终是学界研究的热点。王国维最初称“变文”为“通俗小说”,罗振玉在《敦煌零拾》中称其为“佛曲”,郑振铎在《敦煌的俗文学》中首次提出“变文”这一概念,他认为:“所谓‘变文之‘变,当是指‘变更了佛经的本文而成为‘俗讲之意……后来‘变文成了一个‘专称,便不限定是敷衍佛经之故事了”[3]。此后“变文”这一名称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认同,然而对“变文”一词的解释,学者们至今仍多有分歧。其中,项楚先生的观点颇具有代表性,他在《敦煌变文选注(增订本)》前言中指出:“我认为用‘变文统称这类通俗文学作品是可取的,也是必要的,……就狭义来说,‘变文专指那种有说有唱、逐段铺陈的文体,这是普遍同意的。不过,除此以外的其他说唱文体,也可以称为‘变文或者‘变……”[4]项楚在书中将变文分为了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现在通常所用的“变文”一词属于广义上的‘变文概念。然而,以张鸿勋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用 “变文”一词定义所有敦煌说唱文学的做法并不妥当。目前学界对此的意见尚未统一。
此外,关于变文的起源,学术界也存在争论,论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外来说”与“本土说”两个方面。“外来说”在20世纪上半叶影响颇大,其主张变文应来源于印度,以郑振铎、胡适等为代表;建国后至今,以王庆菽、王重民、程毅中、伏俊琏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认为变文起源于本土,此形式古已有之。关于这个问题,学界尚未达成共识。
1.3敦煌变文说唱体制的研究
前辈学人向达和孙楷第认为变文属于俗讲的底本之一,因此在分析唐代俗讲的同时,对涉及到的变文部分也从程序、仪式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而第一次对变文的说唱形式进行独立论述的是傅芸子的《俗讲新考》,此后的关德栋、周绍良等沿着这条路精耕细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王重民先生的《敦煌变文研究》,此文详细论述了变文说唱的仪式、方法、唱词和曲调等。总体来讲,从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变文说唱体制的研究向越来越精细化发展,然而这些研究大部分仅仅从文本本身出发,视角较为单一。
八十年代以来,对变文说唱的研究呈现出一片新的景象。张鸿勋在《敦煌讲唱文学概论》(1993)中,对以变文为代表的敦煌讲唱文学从社会文化、类型渊源、体制、表演、思想、艺术成就和地位影响七大方面做了详细的考论,尤其是在体制方面,对唱词的句法和特点进行了深入剖析,对用韵和韵部进行了总结,将变文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此外,任半塘的《唐戏弄》立足于戏剧发展的视野,从“讲唱”、“说白”、“表演”等角度对变文演出情况加以分析,将变文的产生与唐代戏剧的发展相结合,许多观点独到精辟,发前人所未发。
新世纪以来,领域的研究视角逐渐开阔。富世平的《敦煌变文口头传统研究》(2009),另辟蹊径,将敦煌变文作为中国口头文学发展中的一个环节,对变文的口头性历史传统进行追溯,并在中国口头传统的历史上对变文文本进行分析,给人新的启发。
1.4敦煌变文语言学方面的研究
此研究涉及到词汇、语音、语法三个方面。词汇方面的经典之作首推蒋礼鸿先生的《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此书自1959年出版以来,历经四次修订,迄今仍是研究变文必备的工具书。近年来,敦煌变文词汇研究著作不断,有曾良的《敦煌文献字义通释》(2001)、陈秀兰《敦煌俗文学语汇溯源》(2001)和《敦煌变文词汇研究》(2002)、黄征《敦煌语言文字学研究》(2002)和《敦煌俗字典》(2005)、陈明娥《敦煌变文词汇计量研究》(2006)等。
语音方面,李小荣《变文讲唱和华梵宗教艺术》(2003)考察了变文与华梵音乐及戏剧的关系,特别是综合有关梵呗音乐的历史,对变文中出现的“平”、“断”、“侧”等诸音声符号进行了探析,指出“‘平、侧、断等音声符号既与唐前古呗相联系,又与当世新声息息相关,更与印度音乐一脉相承,可见佛教音乐是华梵艺术的结合体”[5]。
语法方面,吴祥福的《敦煌变文12种语法研究》,对敦煌变文的语法做了较为全面而详细的分析。相对于词汇研究,在语法和语音上的研究总体而言较为薄弱。
1.5敦煌变文与变相之间的关系。
敦煌变相是敦煌艺术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于向东在《敦煌变相和变文研究》(2009)一书中,从艺术学的角度出发,借鉴了图像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了连环画式、屏风式、向心式等三种敦煌变相与变文的关系,立意颇新。
2.从国外来看,敦煌学作为海外汉学的热点之一,历来受到各国学者们的重视。
2.1在敦煌变文研究方面,日本的学者最为突出。
根据朱凤玉和郑阿财所编的《1908-1997敦煌学研究目录》统计,日本学者有关敦煌变文的研究论著高达140篇,这些论著涉及广泛,其中,入矢义高着重于从汉语语言学角度对敦煌变文的俗语词进行研究,其代表作有《<敦煌变文集>口语语汇索引》;川口久雄将敦煌文学与日本平安文学相互联系,展开比较研究,;金冈照光则是第一位全面系统讨论敦煌文学,且从事敦煌文学文献叙录分类的学者,其一生共撰写有关敦煌文学的专著4部,论文57篇。其他如铃木虎雄、那波利贞、平野显照和福井文雅等,都在不同领域有着出色的贡献。
2.2欧美方面,美籍华人梅维恒先生在敦煌变文上用力最勤
梅维恒的《唐代变文》一书,是国外研究敦煌变文的代表性专著,此书所用的“变文”概念是狭义的“变文”,本书重在分析变文的源起及形式,其学术价值在于梅维恒充分利用了各国的研究成果,尤其欧美的研究论著。本书的资料性很强,参考文献部分大约占全书的三分之一,收录了大量海外研究敦煌变文的论著目录,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
结语:总之,从敦煌变文发现到当今的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对此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敦煌变文的校勘和整理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变文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证明对中国古典小说、戏剧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影响,除此之外,变文与音乐、绘画等艺术的关系也开始为学者们所重视,其研究正进入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国际视野。
注释:
[1]朱凤玉,《百年来敦煌文学研究之考察》[M].民族出版社,2012:1
[2]张淑乐,《敦煌变文研究综述》[J].《黑龙江史志》,2009年(16):21
[3]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M].东方出版社,2012:150
[4]项楚,《敦煌变文选注(增订本)》[M].中华书局,2006:4
[5]李小荣,《变文讲唱和华梵宗教艺术》[M].上海三联书店,2003:207
参考文献:
[1]张鸿勋.《敦煌说唱文学概论》[M].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
[2]曲金良.《敦煌佛教文学研究》[M].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年.
[3]陆永锋.《敦煌变文研究》[M].巴蜀书社,2000年.
[4]李小荣.《变文讲唱与华梵宗教艺术》[M].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5]梅维恒.《唐代变文》[M].中西书局,2009年.
[6]任半塘.《唐戏弄》[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7]于向东.《敦煌变相与变文研究》[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9年.
[8]富世平.《敦煌变文的口头传统研究》[M].中华书局,2009.
作者简介:张智文(1981-),男,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