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端木蕻良小说的儿童叙事艺术

2014-07-25 21:44朱涛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端木蕻良初吻金枝

摘 要:儿童叙事是一种叙事策略,一种独特的话语表述方式。东北作家端木蕻良在短篇小说《初吻》和《早春》中将儿童视角叙事艺术运用的淋漓尽致,营造了一个纯粹的童真世界和独特的文本效果。

关键词:儿童视角; 审美效果

作为东北作家,端木蕻良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科尔沁旗草原》等长篇小说史诗性追求上,也体现在短篇小说中叙事手法的尝试上,他的不少作品都运用了儿童叙事,不论是回溯性儿童视角还是复调式的文本结构,都带来了独特的文本效果。本文主要集中于他的两篇代表作《初吻》和《早春》来探究端木蕻良儿童视角叙事的艺术特征。

一、回溯性的儿童视角

所谓回溯性儿童视角,就是在叙事文本中将儿童的自己作为聚焦者,用儿童的视阙、思维或心理感知来观察世界。虽然它的叙述者是儿童或是由成人转换身份而成的儿童, 但文章中都将以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入叙事系统。于是我们所能见到的叙述者常常是一个活泼天真、好奇顽皮的儿童。

《初吻》和《早春》是典型的回溯性儿童视角佳作。作者以自己童年经验为题材(虽然小说中的“兰柱”不一定是现实生活中的端木蕻良),以主人公“兰柱”为视觉发出者,营造了不一样的童年体验。端木蕻良将聚焦主要停留在儿童的天性和性意识两方面。《初吻》中当主人公兰柱听小姑姑的老师说自己的诗作得好时,便想作更多更好的诗成为一个真正的“神童”,儿童虚荣的天性自然流露于笔端;父亲的静室“我”常常光顾,里面的东西样样了如指观音、大铜仿键子、笔洗旁边的螃蟹里面有什么机关奥妙等等都一一知晓,儿童好奇心天性得到了充分表现。《早春》中“我”任性无束,对于溪涧的石崖上的黄色小花执着不已,“反正我要的是那一朵,要是摘不着可不行。”显示出儿童特有的思想;当自己听见姑姑回来时,便将自己视为珍贵的黄花丢弃一旁,又刻画出了作为一个孩子喜新厌旧的不成熟心理。对于性心理的关注则是作者另一着墨之处,小说《初吻》中小主人公兰柱和他五姑姥姥的女儿灵姨的在玩耍中,对她产生了好感和爱意,懵懂的性意识促使他对于异性的依赖。“我的手在碰在她的胸部。我觉得有什么又软又滑的感觉,我有些奇怪了,向她的胸部注视了一下。”[1]天真放任的“童心”让自己对于灵姨和父亲静室里那副古装妇女画像产生了性幻想,于是便有了“初吻”的梦境和记忆,继而是结尾发现灵姨是父亲的“次室”后的痛苦和愤怒。《早春》中“我”和金枝姐外出挖野菜,急切的我希望永远和她在一起,当我看到“她的水鬓那儿的散发”感觉“茸茸的,好像贴在我的脸上似得,使我看见一汪清水似的,感到凉爽。”,看到微汗的尖俏的鼻头,“好像要和我说话一样。”这些都是出自于对于金枝这位异性的好感和喜爱,那多金枝摘取的小花在“我”看来“多么莹澈的小花呀,一团有生命的火焰,懂得爱慕的电花••••••”金枝姐的一颦一笑都唤起了我心底的喜悦和最深处的懵懂性意识。回溯性视角的选择使端木笔下流泻出了单纯的温馨,在这里单纯的人性代替了世间纷争,散发出一种柔性的光芒。

二、充满张力的复调结构

在实际运用中要让作者完全将自己从叙述者的身份中剥离出来, 用一种纯粹的儿童眼光去审视与体察成人的世界, 这似乎也是不可能的。W.C.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说:“[2]因为一位作者不管怎么试图一贯真诚,他的不同作品都将含有不同的替身,即不同思想规范组成的理想” 因此儿童叙述者的声音中夹杂着成年人历经沧桑后的批判眼光,在文本中同时并存切换, 形成了两套不同的话语系统, 这便构成了作品的复调。

在儿童视角叙事中,成人对现实的评论性声音与姿态总是不时地显现在儿童的叙述中。即使不直接露面,读者也能感受到散漫在小说的叙述中的成人情绪。在《早春》端木蕻良这样写心仪的小黄花被金枝姐失手掉入山涧时,心里的痛苦倾泻而出:“我一定听到了她发出的一种声音,一种奇异的凄惨的转侧着的声音, 要不然我的没有长成的肌肉不會那样痉挛”一朵小花的丢失在一个儿童心灵中所造成的震撼是如此的强烈和巨大,显然是过于夸张了,虽然文本似乎是以内心独白的形式来展露儿童“我”的心情, 但其中蕴含的却是现实生活中作者情感失落的悲怆和悸痛, 那幻灭的感觉和隐痛的悲哀对稚嫩单纯的孩子来说过于沉重深刻了,这段文字其实是成年叙述者借助儿童口吻对内心情绪的宣泄。《初吻》中讲述第二次见到灵姨之后看见她哭,“我”心中的着急:“但因为我还太小,我只知道,害怕和惶惑••••••我完全现在一个大的迷惘里,我自己觉得为什么这样不足轻重呢?”这一段内心描写采用成人口吻述说,自己爱灵姨不想让她委屈却爱莫能助,透露出对那个时候自己年幼的懊悔和遗憾,成人叙述者对儿童叙述者的心理介入,构成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互染和置换。

由此可见,端木儿童视角小说中的叙述者在大多数时候基本放弃了追忆性的眼光而采用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来叙事,但在叙述背后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已成年的“我” 内心的律动,两种不同声部的复调,如同一块镶在人物心灵上的反光镜,将作品的主题引向更深层。

综上所述,将叙述的权限交给天真幼稚的儿童, 以懵懂无邪的儿童视角透视世界,以复调结构文本,包含着端木蕻良深沉的人生思考和命运的审美观照,使得小说文本充满了内在张力和艺术创造力,不得不说是端木蕻良文学价值的一大亮点。

注释:

[1]端木蕻良.《端木蕻良文集》(第三卷)[M],P419,北京出版社,1998年6月1版

[2]W.C.布斯《小说修辞学》[M],P80-P81,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作者简介:朱涛(1989-),男,汉族,山东临沂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12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文学。

猜你喜欢
端木蕻良初吻金枝
黑土地之子
——端木蕻良
枫 叶
谁的初吻
“端木蕻良”笔名背后的故事
母语的牵引与表现的奇效——论魏金枝小说的方言运用
端木蕻良小说创作研究综述
温馨一刻
握手
浮 萍
端木蕻良:草原文学在现代文学中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