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师和玛格丽特》的道德哲学观

2014-07-25 18:28崔佳雯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道德哲学

崔佳雯

摘 要:《大师和玛格丽特》是前苏联作家布尔加科夫的代表作,是一部带有魔幻色彩的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和艺术世界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它既反映了现实生活的真实,又超越现实,超越时空,将现实和虚幻结合,使现实虚幻化,旨在深刻揭露和尖锐批判现实社会。作品中内涵的对恶与善、丑与美、虚无与永恒、真理与信仰价值的追寻非常值得我们去探讨。

关键词:《大师和玛格丽特》;布尔加科夫;惩恶扬善;道德哲学

从1928年开始到1940年去世,布尔加科夫花费了将近12年的时间完成了《大师和玛格丽特》的创作。小说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魔鬼沃兰德叙述两千年前的神话故事,以及本丢•彼拉多审判耶稣的故事。第二部分讲大师本人命运的故事。作者以“小说中的小说”的形式,构建了三个世界:神话世界、魔鬼世界、莫斯科现实世界。通过魔鬼沃兰德将神话与现实两个不同的世界联系起来,相互交错、渗透,推动两个世界的故事情节的发展。

“你到底是何许人?——我属于那种力的一部分,它总想作恶,却又总施善于人”,这是小说的题记,这句话揭示了《大师和玛格丽特》的主题思想。作者通过深化耶路撒冷的故事和莫斯科时间引出道德冲突,强调寻找真理和为真理而斗争的艰巨性、紧迫性,用讽刺、怪诞、魔幻与现实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创作出正义、善良永远战胜邪恶的奇书。正如布尔加科夫所说,“人没有权利让位于邪恶,对一个人来说斗争的结束就意味着生命本身、人的意义和内容的结束。”小说的故事内容由三个世界的事件构成,而每个世界層面的事件中包含着一系列的小事件。作者将这一系列事件按照因果逻辑组成故事情节,构成人的行为同外界环境的冲突,以此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神话世界和现实世界所发生的事件融合,由魔鬼世界制造的狂欢化场景推动两个世界故事情节的发展。怪诞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荒诞性和生动性,不连贯的场景内涵都在这三个世界层面的共存互动中发展。

“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大师和玛格丽特》寻找真理和人的自我确定的最重要的问题。布尔加科夫不强调这种真理的绝对意义,而是强调寻找这种真理的艰难过程,强调这个过程的无止境。《大师和玛格丽特》中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精神自由与非自由的斗争,始终是两条平行线,贯穿在整部小说的始终。三个世界中人所进行的善与恶斗争的艰难过程所表现出作者的伦理观、道德观和价值观,让我们明白有道德价值的世界就是真诚和公正的社会,有道德价值的人就是有良心而又不断追求真理的人。

在耶路撒冷事件中,耶稣与彼拉多的冲突显示伦理道德的问题。耶稣是理想的人物、善的化身,彼拉多则是恶的化身。耶稣被指控企图挑衅、推翻耶路撒冷圣殿而被捕。耶稣始终坚信人的本质善良,世界上不存在恶人。甚至面对刽子手彼拉多,耶稣也称其为善良的人,不断的说“善人啊,请相信我……”,甚至称呼出卖他的犹大为善人。耶稣从不埋怨别人,他是那样的简单、纯净和善良,充满邪恶的世界不允许他存在,他只能接受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命运。彼拉多因胆怯、怕丢失官位而违心地作了判决——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这样,耶路撒冷事件中的道德冲突时善让位于恶。

如果说耶路撒冷事件是以恶的胜利而告终的话,那么,莫斯科事件就是为正义而斗争,以善战胜恶而结束。公正的实现借助于沃兰德的魔力,通过他惩恶扬善。沃兰德一行光临莫斯科,目睹了以“莫文协”主席别辽兹为首的成员们愚昧无知、狂妄自大、骄傲自满、行贿受贿、官僚主义,人们失去了精神支柱,而贫穷、饥饿、住房等现实问题又导致莫斯科市民伦理道德的丧失。同时,沃兰德还看到,在丑恶的现实世界中,大师和玛格丽特真挚的爱情被强大的恶势力控制,大师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即将被泯灭。魔鬼沃兰德决定利用手中正义之剑惩恶扬善,让恶人得到应有的惩罚,让他们在恐惧中离开莫斯科,或离奇地死亡,或到疯人院,让善良的人得到资助与奖赏。

布尔加科夫笔下沃兰德不仅惩恶扬善,还有一颗仁慈之心。杂耍场上的魔术表演飞落卢布,时装店形形色色的演示等,完全具有“狂欢化”的效果。杂耍场作为狂欢化的广场,每个人的行为在此都赤裸裸地展示。市民们不顾一切地扑向飞落下来的卢布,甚至为抢到的卢布争吵、撕扯,将舞台上魔术时装店里免费衣服和鞋子抢劫一空,显得愚昧贪婪。但他们不是道德完全堕落的人,毕竟为生活贫困所迫,他们还存留一点仁慈之心。在要求将报幕员的脑袋从脖子上揪下时,因有仁慈之心而又要沃兰德将其脑袋还原。因此,沃兰德对莫斯科市民贪婪行为稍加惩罚而已,让他们全部裸露着跑上大街。仁慈之心还表现在,玛格丽特袭击“文学之家”时安慰害怕的小男孩,在魔鬼山上她强求魔鬼再不要给那捂死孩子的母亲以手绢。在这里,沃兰德根据行恶的程度和道德丧失的情况予以惩罚,表明作者主张要区别对待各种“失误”、“罪行”,不能使用统一的惩罚标准,应该给罪人以改正机会,因此,出现了“忏悔”、“赎罪”、“复活”的主题。

惩恶扬善是作者解决所有冲突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和手段,也成为小说的主题之一。当然,公正借魔鬼的力量得以实现,这并不等于作者就真正解决了善与恶的斗争。作者的目的在于强调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问题,人们应该像作者一样敢于触及善恶斗争,敢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直面道德伦理丧失的问题。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忽视和忘记自己的责任,不应该忘记伦理道德的规范,不应该失去精神支柱和创作的激情。布尔加科夫将伦理道德问题置于小说的中心,希望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时刻感受到惩恶扬善的威力,养成凭良心做事的好习惯。面对外来的压力,应该认识到一切都是按自然规律发展,历史和生活都有自己的规律,不应该违背和破坏它,让“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真理。

但是,坚信真善美和公正,并不仅仅以为不做坏事,不出卖善,而是要让一切行为都服务于善,在创造善的同时还要不知疲倦地传播善,直至生命停息。虽然布尔加科夫追求正义和真善美的方式有点天真、单纯,但他给人们指明光明的道路。这就是用责任心来战胜内心抉择的痛苦,毅然为公正、真善美而斗争。布尔加科夫在作品中毫无保留地将这种内心的矛盾冲突,抉择时的精神痛苦剖析给读者看。他不断地问自己、问读者、问彼拉多、问大写的“我”。他就像作品中的耶稣一样天真无邪,完全相信人的本性善良纯洁。

然而,现实的丑恶、不公和谎言,在重演着几千年的历史故事。布尔加科夫面对强大的黑暗现实,也只能屈服于魔鬼沃兰德的正义之剑。让虚幻的魔鬼世界来解决现实人间的各种道德沦丧问题,引发人们的哲学思考,让读者从魔鬼沃兰德形象塑造上,深刻领悟小说的道德哲学思想及其超凡不俗的艺术表现方式。

总的来讲,《大师和玛格丽特》艺术表现方式丰富,它综合融入不同体裁,包含不同艺术元素,又坚持了作者布尔加科夫一贯的荒诞戏仿、辛辣讽刺的创作风格,是一部难得的讽刺、怪诞、带有魔幻色彩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我们应通过研究小说中三个世界中人所进行的善与恶斗争的艰难过程,而看出作者的伦理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从而应该像作者一样敢于触及善恶斗争,敢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直面道德伦理丧失的问题。要知道,一个物质日益丰富的时代,却导致了人类精神更加的贫乏和堕落,甚至令高尚者无处安身,这本就在证明,时代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并不可能取消人们非分之想和无尽的贪欲,任何时候人的“原罪”都没有消失,而否定了一切文化传统、精神价值和人们心中的“上帝”——“善”的立法者,“丑”与“恶”必将在物质的簇拥下肆无忌惮地增长。贪欲、谎言、懒惰和自私将战胜人的尊严。作品越是荒诞,这种现实就越是真切,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人心的善恶是亘古不变的,放弃永恒,那就接受虚无,放弃对精神家园的求索,那就接受物质的奴役,而一个虚无的物质主义者,是怯懦的。所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忽视和忘记自己的责任,不应该忘记伦理道德的规范,不应该失去精神支柱和创作的激情;并且要让一切行为都服务于善,在创造善的同时还要不知疲倦地传播善,直至生命停息。

参考文献:

[1]阿格诺索夫:《20世纪俄罗斯文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布尔加科夫:《大师和玛格丽特》,钱诚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3]李毓榛:《俄国文学十六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4]梁坤:《末世与救赎——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主题的宗教文化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瞿杨春:《在善与恶的边缘》[J].《作家杂志》,2008年第10期.

[6]任光宣:《俄罗斯文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任光宣、张建华、余一中:《俄罗斯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任子峰:《俄国小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9]徐凤林:《俄罗斯宗教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道德哲学
一致的平等主义者:康德种族理论与道德哲学关系辨析
《择天记》中的哲学意蕴
文明社会的伦理基础:亚当?斯密的道德哲学主题
赫勒双重性质的自我反思对个性道德发展的作用
福斯特生态正义思想的道德哲学意蕴解读
休谟道德哲学的本体论失陷
论环境伦理学的两种探究模式
康德道德哲学中正当优先于善的三种形式——一项以罗尔斯为参照的研究
社会治理的政治伦理建构析论
谈康德道德哲学的现实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