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郊爱情诗的特点

2014-07-25 18:28:59陈晓婉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孟郊爱情诗风格

陈晓婉

摘 要:孟郊性情耿介,一生穷愁潦倒,他的诗歌以苦吟、推敲著称,诗中颇多苦语,而又多用幽僻、寒冷的意象,艺术构思上追求“深奇”,苏轼有“郊寒岛瘦”之说,然而,孟郊的诗并非全为苦涩“硬语”,其中不乏质朴古淡、构思奇特的一面,尤其体现在的以爱情题材的诗歌中。

关键词:孟郊;爱情诗;风格

一、写爱情诗的孟郊“不寒”

在孟郊的爱情诗中,抒写自己的爱情和情感体验的诗较少,诗人较多写他者的爱情,并常以代言的方式代替女子发出对爱情或痴或怨的感叹,传达出诗人的爱情观以及对诗中女子的同情,从中也体现诗人充满温情的一面。

“主人夜呻吟,皆入妻子心。客子昼呻吟,徒为虫鸟音,妻子手中病,愁思不复深。”诗人为了谋求功名背井离乡,病于途中,更显艰辛,病中痛苦呻吟无人理。此时便自然想起家中妻子在自己生病时照顾得体贴入微,妻子的种种好便在脑海里回放。诗人便是试图以回忆来温暖苦涩的心。《结爱》中,远游的诗人看到衣襟上的结,想到妻子在他即将离家时“千度”结衣裳,又悟出结衣不如结心,将恩情、爱情相结,百年千月,缠绵无尽。从中可看出诗人与妻子的真挚感情,体味到诗人与妻子间满满的温情。

在多数代言体爱情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眼光观照女性的世界,有时甚至直接并化身为女性,以女性的口吻传达出女性丰富的情感世界。诗中的主人公往往是弃妇或思妇,诗人选取一个刹那间的动作,一个富有特征的画面或细节,来展现女性或愁苦、或相思、或欢欣、或怨恨的心情。如《古乐府杂怨三首》的妇女“空成万恨浓”所托非人的无可奈何。《车遥遥》“良人自戍来,夜夜梦中到。”“此夕梦君梦,君在百城楼”这类思君成痴的女子。诗人也从中表达了对这类女性的同情。《征妇怨》中“君泪濡罗巾,妾泪满路尘。”中向来“有淚不轻弹”的男子在与妻子分离时也热泪横流,这对无具体所指夫妇,是诗人与妻子,还是那自古以来千千万万的思妇离夫,我们无从得知,但其中浓烈的恩爱之情以及生离之痛却令我们动容。此时,冰冷古板、孤清愁苦、寒气森森的孟郊成了一个敏感的、心肠炽热的、感情深沉浓烈之人。

二、于平凡中出奇的艺术手法

孟郊喜欢挖空心思作诗,极为讲究艺术构思,阅读他的爱情诗,往往被他的奇特构思所折服。

首先,在深入观察生活,注意生活细节的基础上,孟郊往往不动声色地选取平凡之事、常见之物,使用白描手法,却又往往力避平庸浅俗而出新意。如写送别这一常见主题,《征妇怨》中“君泪濡罗巾,妾泪满路尘。罗巾长在手,今得随妾身。路尘如得风,得上军车轮。”诗人抓住“泪”这个常见意向,反复吟叹,借“泪”发挥,君的泪水沾满罗巾代替君与妇相伴,而妾的泪尘随良人转徙远行。尤其是路尘随风追向丈夫的车轮,实是暗喻妻子欲随丈夫远去。由此写出两人别时难分难舍的眷恋之情。《古怨》中女子欲与丈夫比泪孰多,比心中之苦孰多。看谁的泪多到填满芙蓉池,谁的苦涩使芙蓉枯萎凋谢。化无形的“怨”为有形的泪,让无情的芙蓉花为痴情的见证者。

其次,诗人在爱情诗中,为了表现女子细腻多变的心绪,有时别出心裁地使用反意的写法,如《征妇怨》中的正话反说,“渔阳千里道,近如中门限。”距离“千里”的两处怎么会如“中门”(内外室)那么近呢?其实是女子在自我安慰,想象着天天远望可以看到丈夫所在地。然而,读者却能从中读出类似《氓》里面“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的结局,更显离人之怨,也使读者顿生怜悯之情。《古别离》中女子反说:“不恨迟归”,迟归又岂会不恨?只是与迟归比起来,“向临邛”(结新欢)更是无法接受,于是故意说“不恨迟归”。这里将女子矛盾的、无奈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再次,孟郊往往在爱情诗中巧妙设喻,或以鲜明对比传达出未尽之意,韵味无穷。如写女子之怨的《闺怨》:“妾恨比斑竹,下盘烦冤根。有笋未出土,中已含泪痕。”妻子心中之怨是早是早已与固本之根相连、盘根错节,理不清,除不尽,足见积怨之深。同时,也将湘妃竹的这一旧典故翻出了新意。又如《塘下行》一诗将来去不定的丈夫形象地比作“来去鸦”,不动声色地写出丈夫的薄情,这在前人的诗句中又是闻所未闻的。

三、古朴脱俗的风格

孟郊擅长写古体诗,且其诗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五言古体。韩愈曾评价其诗“古淡”。孟郊在写爱情这一题材的诗歌中,尤其体现其质朴脱俗的风格。

诗人追求出新的创意,避开陈言的同时也不拒绝学习和化用前人的文化遗产。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经》,汉乐府民歌以及《古诗十九首》的痕迹。《古意》“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全用《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的句意,古朴淡雅,古味盎然,更加轻巧、言简意赅,体现诗人独有的风格。

诗人不用生涩的典故,而间的用语歌唱始终不渝的爱情。《望夫石》用民歌自由灵活的形式,写出朝朝暮暮等待丈夫归来的妻子形象。“望夫石”本就有着痴等出征丈夫归来的文化内涵,于是全诗在表现妇女对丈夫的忠贞挚爱的同时,也暗喻丈夫远征行役久不归。

孟诗中的字词重复不显繁冗,反而形成反复吟叹的效果,鲜明地传达主旨和情感。如《结爱》一首,全诗十句,共用九个“结”字,通过既俗又熟的“结”字,将情不移、爱相结的愿望表达得缠绵悱恻。《古乐府杂怨》“忆人莫至悲,至悲空自衰。寄人莫剪衣,剪衣未必归。”用民歌常用的顶针手法反复吟咏,韵味无穷。

参考文献:

[1]李建昆,邱燮友校注;孟郊诗集校注 上[M].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

[2]戴建业著.孟郊论稿[M].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孟郊爱情诗风格
国风·秦风——《蒹葭》或许,从来都只是一首爱情诗!
艺术品鉴(2020年3期)2020-07-25 01:54:14
得意的孟郊
小布老虎(2017年3期)2017-08-10 08:22:35
爱情诗页
中国诗歌(2017年5期)2017-08-07 23:24:05
找不同
浅谈云冈石窟造像的中国民族化发展
画廊室内设计全息论探究
从服装史的角度研究《唐顿庄园》中的女性服饰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01:05
佛教文化旅游区植物的选择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8:25:04
爱情诗页
中国诗歌(2015年8期)2015-07-07 00:44:54
爱情诗页
中国诗歌(2014年3期)2014-06-19 03: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