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一玫
摘 要:现代课堂提问存在效率低的现状,针对此种现状,对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进行研究。小学语文课堂中出现的种种现象以及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在内容、方式、对象和结果评价上都存在着种种的误区:教师对于问题的表述不清楚,造成学生理解问题时的困扰;提问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教师在评价反馈时存在分析不足、鼓励不足等问题。所以,需要研究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不同方式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而不同的教学方法则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来选择和重新排列。在具体的教学中,课堂提问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无论是提问的现状还是提问的策略,其成败最终都必须考虑其落实到课堂提问的现实“效益”。有效性是衡量课堂教学中学与教成败的关键。没有有效的保障,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合理性。
一、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于问题的表述不清楚,造成学生理解问题时的困扰
课堂提问对于学生学习新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但是并不是提问的次数越多越好。大多数教师所提的问题难易程度都算适中,但是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却表示有时能明白有时不能明白。教师在提问的清楚程度和表述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在《二泉映月》一课中,在解释是什么支撑瞎子阿炳继续拉二胡时,若问:“阿炳在什么时候才能继续拉二胡?”有一些学生会答出:“在恢复视力的时候。”这是在提问中用词不当造成学生回答的错误,其中的“时候”一词对学生的思维产生“答案必须与环境和背景条件有关”的暗示作用。如果改为“什么情况下仍然坚持学习二胡?”学生的错误率就会大大降低。科学的提问内容是学生获得正确认识的前提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否则会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模糊,影响之后课本材料的学习。
2.提问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
课堂提问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就得不到训练。新教师可能由于没有经验,上课太紧张,提出问题就希望有学生立刻回答,没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就把学生叫起来展示回答。这种提问方式一般叫做“突击式提问”,这样其实课堂效果并不是很好,在学生没有充分思考之下突然提问,不但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反而会使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识记的水平上,不能向更高层次发展。有碍于学生知识的迁移,使其只会进行呆板的零迁移或是近迁移,不能举一反三。
3.教师在评价反馈时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课堂中,存在有些教师的课堂语言组织能力很有限,对学生的回答评价很空洞,仅停留在对与不对、是与不是、好与不好这些无意义的评价。有时候一个错误的答案会让教师忽视,从而对其他的学生产生误导。教师只是对学生的错误答案进行点拨,让他们课后自己改正,而没有明确给出正确答案。而有些教师甚至没有请正在回答问题的学生坐下,就急于叫另一位学生回答。这种做法严重挫伤了前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师提问较多,学生提问较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语文课堂中,老师应该有目的地创造宽松融洽的情境,使学生减少对提问的恐惧心理,把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展示出来。这样也符合新课改中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被动的、单一的接受式改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的内容标准。
正是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效率才会迟迟得不到提高。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1.精心选择提问内容,明确提问目的
一堂课的重点往往也是考试中考查的重点,在课堂中居于核心地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提问有时能明白,有时却不知所云。在部分小学语文课堂里,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思维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因此,精心设计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是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的要素。那些精于设问之道的名师常常能独具眼力,在易被常人忽视之处,捕捉到具有较大思维价值的问点,它们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则应该尽量做到提高自己的问题质量,认真研读课本,适当补充教育学的专业知识。
2.把握提问的时机,增强提问的针对性
课堂提问选择时机非常重要。无论是何种问题,都要一视同仁,没有孰轻孰重之分。这就要求我们要掌握好提问的时机。时机的选择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心理状态加以把握。也就是说,当学生思维受到局限无法突破时;当学生受旧的知识影响很深而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当学生若有所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时,这时有效地提出相关问题会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
3.教师要适当反馈,评价得当
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中,教师会从学生的课堂回答中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从教师的反馈信息中获得一些建议或表扬,发现自身的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有目的性。
教师除了要及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之外,还应该注意评价时的态度。学生对于教师的关注度很高,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能得到教师的赞扬。所谓的“赞扬”,其实是鼓励性评价的一种,主要指的是言语鼓励。在运用语言鼓励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出色时发放小红星以鼓励学生,形成一系列表扬规则,比如,十张小红星换一张大红星,一张大红星就可以贴在教室后的光荣榜上,学生们对这样的奖励很重视,并会以此来激励自己努力做到最好。
4.重视学生质疑,发展学生能力
现代的课堂提问已不仅仅是教师的特权,还是学生探求知识的有力手段。学生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都有着多种多样的原因。良好的班级氛围往往和教学教学效率有很大关系,而一个相对宽松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更加愉快,更勇于提问不同见解,形成良好的提问观。例如,在教学《走,我们去植树》时,我开门见山地出示课文题目,直接提问:“看完这篇课文的题目,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各抒己见。根据课文题目让学生提问,接着教师可以完全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教学。这种方式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力,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提出问题、获取新知的成就感。
所以,如果要使学生能够敢想敢问,教师就必须做到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打破陈规,将“质疑”引入课堂,把提问的权力发放给学生。
参考文献:
[1]陈羚.国内外有关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综述[J].基础教育研究,2006(9).
[2]陈秋红.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反思[J].教学与管理,2004(10).
[3]程晓樵,吴康宁,吴永军等.教师课堂交往行为的对象差异研究[J].教育评论,1995(2).
[4]韩雪屏.让学生从“被追问”状态中解放出来[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4).
[5]李如密.教学提问艺术的功能和类型[J].教学与管理,1995(5).
[6]李如密.课堂教学提问艺术探微[J].教学与管理,1996(2).
编辑 郭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