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务工作实行二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4-07-25 07:04张永莉
大学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教务高校

[摘要]为有效应对扩招政策带来的影响,各高校相继推行了教务工作校、院二级管理的新模式。但受到传统教务管理模式的影响,教务二级管理新机制面临很多问题。通过分析高校教务工作实行二级管理的必然性及其分工标准和原则,可以看清当前教务二级管理工作机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找到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 教务 二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171-02自高校扩招以来,各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旧有的单一、直线型教务管理工作模式已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各高校纷纷进行改革,通过下移教务管理工作重心至各院系,形成了校、院(系)教务二级管理的新机制。但受到传统教务管理工作模式的影响,这种新机制在实际运行中面临很多问题和困难。

一、高校教务工作必须推行二级管理的原因分析

(一)应对高校大规模扩招的必然要求

自从我国高校实行扩招政策以来,各高校的招生规模都急剧增长,在校生人数动辄几万的高校不在少数。伴随着学生人数的扩张,高校内部的学科、专业布点也在不断增加,办学规模的膨胀给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带来严峻挑战,旧有的单一、直线型的教务管理模式明显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极易造成管理通道的阻塞和管理效能的滞后。为适应新形势,提高本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各高校都相继进行了教务管理工作机制的改革,积极构建教务工作校、院(系)二级管理的新模式,重新定位校、院两级教务管理部门的分工和职责,赋予各院(系)教务管理机构更多的责任和权限,通过转移教务管理工作的重心,初步形成了校级教务管理部门(教务处)重点负责宏观规划和管理、院(系)教务管理机构(各教学办公室)负责各项具体教务管理工作的格局,以确保高校整体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的必然选择

在传统教务管理工作模式下,学校教务管理的主要职责和权限都集中于学校教务处,各院(系)教务管理工作者只需对教务处的各项工作指令进行简单的上传下达,不需要也没有义务结合本院(系)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改进,当在校学生人数适当、办学规模较小的情况下,这种管理模式是有效的,但在当前我国高校实行大规模扩招,各校在校生人数都急剧扩大的情况下,这种传统的教务管理工作模式的弊端就显现得异常清晰:它人为增加了管理环节,继而导致了信息流动的不畅以及管理效率的低下,且由于院(系)教务管理工作者不具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中还容易产生推诿和扯皮现象,不利于学校整体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也不利于教务处很好地发挥原有的宏观规划和前瞻性研究的功能,必须加以改革。

二、高校构建教务工作二级管理机制的分工标准及原则

高校在构建教务工作二级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应主要根据校、院(系)不同的教务管理工作定位和性质作为分工的标准和原则。

首先,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它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办学实体,全面负责学校的所有内外部事物的管理;各二级学院(系)是高校这一办学实体的内部组织,主要负责高校的内部教学及科研工作。高校与各二级学院(系)之间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与此相对应,学校教务处与各院(系)教学办公室之间,也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种角色和定位的不同决定了两者之间分工标准的差异,学校教务处作为校级层面的教務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对学校整体的教务管理工作进行宏观研究和全面管理,要确保本校教务管理的各项工作遵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内部的各项制度规定,不能出现偏差,同时,教务处还要负责制订学校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的总体规划和方案,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各院(系)教学办公室作为直接面向学校师生的具体教务管理部门,其职责主要是根据学校教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在结合本院(系)具体实际的前提下,进行具体的贯彻和执行,确保本院(系)各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教学秩序的稳定。

对应到教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教务处主要结合相关制度规定以及本校办学实际,对学校的专业建设工作、教师技能提升、教学运行秩序及学生学籍管理、实践教学环节等进行重点研究,提出宏观规划和具体指导意见,并落实对上述教务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和验收,确保本校教务管理工作的良性运行;各院(系)教学办则要根据学校的各项任务要求,结合院(系)实际进行完善和细化,做好教学大纲的制订、学生学籍异动管理、专业课程考试安排、学生实践实习环节管理等各项具体的教务工作,确保日常教学工作的平稳推进。

三、当前教务工作二级管理机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二级管理的分工不明确,教务管理的实务过多集中于学校教务处

这是目前各高校在推进教务工作二级管理机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当下,很多高校教务处既要负责全校各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订,各类型课程的考试工作安排,还要承担大量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工作以及学生实践、实习甚至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具体安排等等。在教务处工作人员有限的情况下,承担过多的教学管理实务,势必影响教务处原有的研究、规划职能的发挥,无法有效开展对教学管理工作的全局性和前瞻性研究,从而影响学校整体教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教务处层面的常规业务管理与各院(系)教学办的日常教务管理无法有效呼应,造成管理工作的脱节

在传统的单一、直线型教务管理工作模式下,作为院(系)的教务管理人员,由于没有相应的职责和权限,只需具体执行教务处下发的各项工作安排,主观上不情愿,客观上也不需要结合本院(系)的具体实际提出有效改进的建议,导致了教务处层面的常规业务管理与各院(系)教学办的日常教务管理之间无法有效呼应,造成管理工作的脱节。并且在当前,各高校的院(系)教务管理人员除负责教务管理工作外,往往还身兼数职,如有的还要承担办公室行政的其他业务,包括工会活动组织、保卫、文宣工作等等,这样就更容易造成教务管理工作重制订、轻落实现象的发生,影响了学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也不利于学校整体教学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四、加快推进教务工作二级管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要重视对各级教务管理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

思想观念的转变才能带来工作方法的改进和工作作风的转变。只有各级教务管理工作者对教务工作必须实行二级管理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理解和高度的认同,才能真正调动他们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才能切实推进高校教务工作二级管理机制的革新;

(二)根据不同的定位和分工,合理划分校院两级教务管理部门的职责和分工

第一,在培养方案制订上,教务处应主要从宏观层面提出总体的思路和要求,各二级学院应在立足本院实际的基础上,按照学校的总体要求和规划,制订出本学院各专业具体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上报学校教务处,教务处统筹审核后提交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通过。

第二,各司其职,做好不同性质课程的管理工作。教务处要发挥组织优势,重点负责对全校各类公共课程的编排和管理;各院(系)教学办则主要负责本部门各专业课程的排课及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关于考试工作管理,学校教务处首先要对本学年各类考试的总体时间安排作出规定,并对学校统考课程考试作出具体要求,包括试卷的管理、成绩的提交、组织教师监考等等,方便各院(系)教学办根据学校的总体安排和要求,具体落实本部门各项课程的考试组织工作,做好考试地点的安排、教师命题及监考、阅卷等工作。

第四,就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而言,教务处的主要职责包括:对全校各类专业及课程建设制订总体发展规划和目标,并提供相关经费支持,尤其要对本校特色专业,A类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与专业、课程建设相关的教学名师奖和教学成果奖评选等工作作出整体规划,以提升学校专业和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各院系则要根据学校要求,具体落实对上述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管理工作。

第五,在教学质量监控上,教务处主要负责制定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如处级干部听课制度、督导专家随机抽查制度、同行互评制度等,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各院系则要按照学校制定的相关规章,狠抓具体落实,形成对教学质量的多角度和长效监控。

总之,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和基础,各高校要高度重视本校的教务管理工作,加快推进教务工作二级管理机制的建设,确保学校教务管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以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赵菊梅.高校内部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16):47.

[2]张永莉.高校教务分层管理体制的理论研究及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3):46.

[3]李红.简论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下教务处的管理与服务功能[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6):140.

[责任编辑:钟岚]

猜你喜欢
教务高校
教务排课对高等院校教学运行的作用分析
浅析高校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时期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创新探讨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