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建
摘 要:通过对学生、体育教师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合三人制篮球运动的特点,旨在找出三人制篮球在中学校园开展的可能性,并为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三人制篮球;中学体育;可行性
随着篮球运动的蓬勃发展,三人制篮球运动发展成为我国民众十分喜爱的一项运动项目,为青少年健身计划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三人制篮球在我国有飞跃式的发展,如,每年一次的“全国肯德基三人制篮球赛”、企业冠名的三人制比赛等。三人制篮球运动被定为四年一届的亚洲青年运动会的正式项目,也反映了此项目在青少年中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以重庆市万州二中学、江南中学、万州中学三所中学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收集整理与本论文有关的文献资料,及有关篮球运动的书籍,为本文提供了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对重庆市万州二中、江南中学、万州中学三所中学的学生分别发放100份问卷进行调查,同时为体育教师发放54份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300份,回收278份,回收率93%。为教师发放问卷54份,回收54份,回收率100%。
(3)数理统计法
二、结果与分析
1.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三人制篮球运动在中学的普及程度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78%的中学生非常喜欢三人制篮球运动,表明这项运动在中学生人群中有较好的基础,有利于三人制篮球运动的发展,也为这项运动在中学校园的推广和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青少年每周参与三人制篮球运动的频率和时间
三人制篮球运动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种形式,它有着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文化意蕴,是素质教育和体育两大文化体系的交汇点,以锻炼身体和激发学生求胜欲,即独特的“身心双育”的方式,优化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运动频率和时间能反映出学生通过这项运动能否达到运动效果,落实教育部的“阳光体育”和“健康体育”的方针。
从中学生每周参与三人制篮球运动的次数、每次参与三人制篮球运动的时间这两个方面调查得知:大部分学生每周只参加1~2次,只有27%的学生在每周3次以上。93%的学生每次运动时间在2小时以下。通过现场观察和交谈,发现由于场地的不足、球技有限及没有专业教师的指导制约这一运动的发展,从而参与三人制篮球运动的机会很少,运动时间较少,身体得不到充分的锻炼。
2.体育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师资(篮球方面)基本情况
三人制篮球在中学校园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教学和指导。通过对体育教师掌握篮球技能的调查统计得知:22%的教师是篮球专业的,能胜任教练员、裁判员及篮球比赛组织者的角色。非篮球专业的教师有28人熟练掌握篮球技战术,10人基本掌握篮球技战术。93%的体育教师能指导篮球技术,为三人制篮球在中学校园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师资基础。
(2)三人制篮球运动的技战术分析
三人制篮球运动技战术中的任何技术,都是通过眼睛的观察、思维的判断和四肢的协调来完成的。
笔者通过对三人制篮球运动常用技术重要程度调查发现,进攻技术中传接球、跳投、上篮、抢篮板分别占93%、52%、74%、37%。防守技术中防传球、防投篮、防突破、防横纵切分别占87%、60%、78%、65%。大部分体育教师认为,传接球技术、突破上篮和跳投是三人制篮球很重要的技术。防守技术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说明绝大多数的体育教师认为三人制篮球运动进攻技术建立在防守的基础上。
通过对三人制篮球运动常用战术配合发现,体育教师认为传切、突分、交换防守是非常重要的战术配合,分别占85%、52%、59%。利用传切、策应、突分、交换防守等配合来进行不断变化,寻找有利时机。在三人制篮球运动的战术中,二、三人间的基础配合作为战术方法的主要内容,防守以人盯人为主。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三人制篮球运动在中学校园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中学中有丰富的教学师资,能胜任三人制篮球运动的教学与训练工作。
(3)三人制篮球运动的基础技术动作包括传统篮球中的跑、跳、投、运、传等基本技能。三人制篮球赛以个人战术行动为攻守的基础,取消了复杂的全队攻守战术,战术类型、战术方法相对简单。由此可见,三人制篮球入门相对容易,利于在中学校园开展。
2.建议
(1)建议学校教育部门应将三人制篮球纳入到体育课程进行教学。
(2)鼓励青少年参加课外活动,积极参与到三人制篮球比赛中去。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2]马阐礼.浅析让三人制篮球走进普通高中校园体育课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
[3]王永志.三人制篮球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9).
[4]吴志勇.论三人制篮球运动在社区开展的价值[J].湖北体育科技,2011(05).
编辑 郭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