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宗年
摘 要:从四个方面探究了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做法。
关键词:尊师爱生;民主平等;和谐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新课标也告诉我们要落实全面发展、实施与时俱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就要建立起民主、平等、自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那么怎样才能将此变为现实?
一、认识自我,了解学生
深刻认识自我是教师自我教育和提高的依据,深入了解学生是教师因材施教的依据。每位教师都要正确认识自我,如同他们需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一样重要。教师也只有通过认识自我和了解学生,才能找到心理认识的“参照系”,进而明白师生在认知情感和性格方面的相似之处,做到心心相印。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因材施教,对学生体贴入微,关怀备至,进而搞好师生关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因如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时刻解剖自己,随时改进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的优点,深入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急学生之急,想学生之想,用自己高尚的师德以及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凭借自己丰富的知识和满腔热情去教育和培养学生。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以教师为榜样,心甘情愿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言行也越来越接近教师心目中的期望。
二、尊师爱生,相互促进
列夫·托尔斯泰先生说过:“如果一个教师能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师生关系是社会制度和人际关系在学校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封建社会中的师生关系是师道尊严,教师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只能绝对地服从教师。而新课标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具体表现为学生尊敬教师,教师关心和爱护学生,尊师和爱生是客观联系而又相互促进的。从而更加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工作,献身教育事业。教师热爱学生,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才有基础和前提,学生也才会更加自发地尊敬教师,听教师的话,教育教学工作才会更加有效。
三、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正确的“学生观”认为,不管学生聪明还是笨拙,听话还是顽皮,他们都是可爱的,世界上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教师要满腔热情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真诚地关爱学生,培养学生,他们与学生的关系十分融洽。正确的“教师观”认为,教师是和蔼可亲的引路人,学生会主动向教师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能在教育过程中主动积极与教师配合,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良好。“教师观”与“学生观”是学校教育活动中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作为教师首先应学习贯彻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让学生把你当成“大朋友”,能主动亲切地与你交流沟通,从而建立起和谐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四、民主平等,互利共赢
心理学研究证明:“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教师是具有民主、平等和互助作风的教师。”在由民主、平等和互助作风为代表的学生集体中,师生之间能够友好、互助、信任和尊重,教师把握好“平等中的首席”的“家长”角色,组织带领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形成很好的班风和学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施,甚至当教师不在时,会有更好的表现欲望,家长和社会也更加尊重教师。在民主平等氛围下,师生之间就会形成自主和谐、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教育教学效果也呈“芝麻开花节节高”的良好态势,这正是新课标新理念的期望与要求。
编辑 刘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