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本课堂视野下优秀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教育力?

2014-07-24 16:46韩立福李继星卿素兰李正福
中国教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学力新课程评价

韩立福+李继星+卿素兰+李正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里的一场深刻革命。自2001年我国全面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至今,经过十余年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果:从全国范围来看,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正在逐渐转变,对教育改革的认识水平得到普遍提升;中小学课堂教学方式正在全面转型,由“教本课堂”向“学本课堂”发展;中小学课堂文化发生深刻变化,由单一、封闭的课堂文化走向多元、开放的课堂文化。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进了第二个十年,其核心任务是探索如何实现深度课改,如何创建符合师生身心发展的学本课堂。在此背景下,出现了三对亟待解决的矛盾关系:一是人力资源强国建设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的矛盾;二是创新性人才培养途径与课堂教学范式的落后性之间存在的矛盾;三是学生素质发展的能力需求与教师新教学能力的滞后性之间存在的矛盾。对学本课堂主体之一的教师而言,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提升教师教育力,如何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以适应深度课改的发展需求。

一、提升教师教育力的必要性

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教育改革主题,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走进新课程——与课改实践者对话》一书中提出本次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再次,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并且强调指出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们共同面对的一个现实性课题,是在传统教学课堂中培养?或是在“形似”新课程课堂中培养?还是在真正意义上的新课程有效课堂中培养?从教师能力角度来看,教师原有素质和能力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生,这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传统教育视野下,我们都非常强调教学基本功和常规教学能力,如三笔字、简笔画、三分钟演讲等教学基本功,以及分析教材内容、清晰的讲授能力、课堂提问能力、板书能力等常规教学能力。这些教学能力都是以教师个体讲授式教学方式为前提的,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来看,这些能力已经不能适应深度课改的教学需要。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种课堂教学没有要求教师单一地讲授知识,而是希望教师以学习者、研究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建立民主、人文、平等的和谐交往关系,真正意义上实现师生互教互学、共同学习的学本课堂教学方式。在这种新课程课堂教学视野下,广大教师应具备适应这种教学方式的教育力,尤其是优秀教师更应具备符合素质教育思想、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教育力。只有具备这种教育力,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

二、学本课堂中教师应具备的教育力

一位教师的教学效果好不好,由教师教育力的强与弱来衡量。教师教育力是影响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何谓教师教育力,笔者认为,教师教育力是一种符合素质教育思想、新课程理念的专业综合能力,具体指教师与学生交往、合作、学习,生活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影响、价值引领、智慧指导,以及促进教师专业自我持续成长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教师导学力、教师文化力、教师评价力和教师发展力,具体如下。

1.教师导学力

在学本课堂视野下,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就是教师应具备的导学力。教师导学力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导学力的“力”表示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所能达到的程度。这种能力在传统教学视野下是被忽视的教师能力,在深度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将会被提升到一种新的高度,它正逐步被广大优秀教师所接受。这也是深化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教师导学力主要包括教师指导学生结构化预习的能力,指导小组合作、团队学习的能力,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展示学习的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回归、拓展复习的能力等。通过教师导学力指导学生学会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现科学化、策略化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2.教师文化力

从文化学角度来看,教师本身就是一种生态文化,教师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是一种过程文化。教师文化力是教师文化对学校、学生、教师、社会等的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力和影响力。通俗地讲,教师文化力就是教师文化所产生的“能量”“力量”,是教师文化作用于学校、学生、教师同仁和社会公众后所产生的效应。

教师文化力具体包括教师精神力、教师执行力和教师形象力。其中,教师精神力指教师所具有的精神层面的力量;教师执行力指教师团队或教师个人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即理解、贯彻、执行和实现相关决策的能力;教师形象力是形象力中的一种,一般指教师团队或教师个人给社会组织、自然人留下印象的力度。具有文化力的教师是精神饱满、积极向上、身心健康、雷厉风行、彬彬有礼、道德高尚、情感丰富的专业化人士,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智者。

3.教师评价力

教师评价力是指教师在一定的评价理念指导下,能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按照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学习过程的原则,将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能够设计多元、连续、注重表现和发展的评价方案,合理选择、开发与运用科学的评价工具,综合运用一定的评价策略,对学生和自身以及相关因素进行全面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有效解释和反馈的能力。

教师评价力主要包括理念力、设计力、策略力和反馈力等四种核心能力。教师评价力的价值取向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思想、育人理念、社会经验、社会角色和政治经济因素等。教师的评价理念、过程、方法均受其价值观、教育思想、教育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评价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情绪、学习潜能、智慧发展、学业成就和人格的健全发展。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其评价力紧密相关。

4.教师发展力

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来看,教师发展力是教师个体与自身发展的一种相互作用,其内涵是教师自身具备的能够促进其职业生涯发展的心理系统。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追求的职业成长过程,需要强大的力量持续推进。这种激发、维持、调整教师专业发展的力量就是教师发展力。

教师发展力主要包括愿景力、规划力、学习力和研究力。愿景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系统,一个远大的目标能够成为人生发展的发动机;规划力是分步骤、分阶段调动各种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全面系统地设计职业发展的过程;学习力是教师保持发展力的关键因素,通过学习教师实现持续发展;研究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营养素,具备了研究力,教师就是一位具备反思能力和教科研能力的专业人士,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持久、深入地进行。具备发展力的教师,其内心具有不断发展的动力,其思考着眼于未来,其行为表现出开放和包容,其状态是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其结果是持续的改善和不断的发展。教师发展力不仅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和学校的整体发展。教师具备发展力,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培养,得到更好的成长,学校的综合发展力也会得到提升。

三、教育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综上所述,在学本课堂视野下,优秀教师不再是单纯指传递式讲授型名师,而是指能够落实素质教育思想、践行新课程理念、掌握先进教学艺术,能够根据学生发展需要提供智慧、情感、智力服务,并能够自觉自主地促进专业发展的知识建构型教师、终身学习型教师和科学研究型教师。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低级到高级,由普通到优秀。这种专业发展不仅是教育改革和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需求,更是教师体现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和主动持续专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其中教师文化力决定着一位教师的专业情感、师德风范和人文素质;教师导学力决定着一位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素养和导学艺术;教师评价力决定着一位教师的教学效能、管理艺术和质量保障;教师发展力决定着一位教师的学习能力、研究智慧和发展效度。由普通教师走向优秀教师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关键要素就是教师教育力。

总之,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四种基本能力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缺少任何一方面都直接影响教师教育力的发展。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大胆实践,才能成为拥有强大教育力的新型优秀教师。

本文是韩立福、李继星、卿素兰、李正福4人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南山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项目中开展合作研究的成果,由韩立福执笔。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李楠)

猜你喜欢
学力新课程评价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若干措施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从“线性程序结构”组合到“要素行动解释系统”建构
从“课堂目的的确定”到“学力发展的灵动”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