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戈里
宪政“国师”
1905年,慈禧太后派载泽、端方等5位大臣前往东西洋各国考察,为宪政改革做准备。随行官员中有一位叫熊希龄的参赞,曾是湖南维新运动干将,和梁启超、杨度都有过密切交往。
抵达日本后,熊希龄找到两位以宪政研究著称的旧交,委托他们“代笔”,替出国考察的大臣们草拟有关介绍东西洋各国宪政情况的文章和奏请立宪的奏折。
对杨度和梁启超而言,这是一条实现“宪政救国”之梦的途径。杨度撰写了《中国宪政大纲应吸收东西各国之所长》、《实行宪政程序》两文,又请梁启超代写《东西各国宪政之比较》。在此基础上,5位大臣们再加工、润色,上呈慈禧,奏请立宪。
1906年9月1日,清廷正式颁布仿行宪政的上谕,确立君主立宪为国策。一时间,海内外立宪派人士都跃跃欲试,希望能在这场新政中发挥作用。两位幕后代笔人当然愈发“舍我其谁”了。杨度和梁启超都认为组织新政党、推动大清政治改革的时机到了。两人频频会面或书信往来,同样身怀政治抱负的熊希龄也到了日本,3人在神户进行组织政党问题的商讨,把酝酿中的新政党命名为“宪政会”,预设本部于上海,由杨度出任干事长。初步讨论新党的纲领:尊崇皇室,扩张民权;巩固国防,奖励民业;要求善良之宪法,建设有责任之政府。并拟定在国内争取政界要人和立宪名流加入。
1907年7月,杨度发起成立了宪政讲习所。在杨度的领导下,宪政讲习所活动频繁,以“开国会”为号召向政府请愿的办法,更使其声势浩大。1908年1月,宪政讲习所更名为“宪政公会”。6月,经清廷民政部批准,宪政公会成为合法组织。杨度随即召开评议会,重新修订章程,确立宗旨为“确立君主立宪政体”,他本人出任改选后的常务长。各地支部纷纷成立,声势盛极一时。
4月,杨度接到清廷上谕,任命他为四品京堂候补,在宪政编查馆“行走”。这番提拔,得自袁世凯和张之洞的联名奏保,两人说杨度“精通宪法,可堪大用”——他由此变成一名体制内的宪政改革专家。
洪宪帝制的吹鼓手
1908年年底,光绪和慈禧相继去世。年仅3岁的溥仪登基,他的生父载沣成为摄政王。载沣掌权后,立刻解除袁世凯一切官职,以“足疾”为由,赶他回籍养病。
袁世凯在河南彰德府韬光养晦期间,一个颀长的身影时常出没于袁府,不时带来有关时局的最新消息,也为袁联络京城势力,并为他出谋划策。
在杨度眼中,袁世凯就是那个能成就千秋霸业的“非常之人”。当年,王闿运传授的“帝王之学”谓:在盛世,取功名做良相;处乱世则寻觅“非常之人”,为其出奇策,助其成就非常伟业。
袁氏东山再起的时机到了。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兵营发动兵变。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全国22个省份中17个宣布“光复”,大清政权迅速土崩瓦解。
此时,听命于袁世凯的北洋军,成了清政府唯一可依靠的军事力量。载沣不得不请袁世凯出山。袁成为内阁总理大臣,独揽军政大权。在新内阁中,他任命杨度为学部副大臣。杨度没有接受官职,他认为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使命——实现南北停战。
杨度的理念是通过召开国民议会来实现南北议和。他找到刚出狱的革命党人汪精卫,两人宣布合作,成立“国事共济会”,号召开国会以解决君主、民主政体,避免全国战争之祸。由于得不到南北各方的合作,杨度的努力化为泡影。
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的胁迫下,溥仪下诏书退位,清王朝终结。在南方,孙中山也履行与袁的约定,请辞大总统。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10月6日,袁世凯被国会选为民国第一任正式大总统。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前后5次组责任内阁,杨度始终未能在其中占一席之地,只有一个参政院参事的职位。
民国初年共和政体乱象不断,加之“拜相”不得,使杨度颇为烦闷。他本来就不赞成民主共和。为了拥戴袁世凯当总统,他一度公开宣布放弃君宪理想,转向共和。而今,民主共和也没有给中国带来真正的富强和稳定。杨度的政治理念又回到了君宪立场。
1915年3月,杨度撰写长文《君宪救国论》,阐述他对当时中国政治形势和出路的全盘思考。文中,他先以今日现状抨击“共和之祸”,论及民国实行总统制和共和制的种种缺憾。然后提出观点:“非立宪不足以救中国,非君主不足以成立宪。立宪则有一定的法制,君主则有一定之元首,皆所谓定于一也。”
袁氏读到这篇为改行帝制提供理论依据的雄文,激动不已, 马上下令秘密付印,以待时机用作舆论宣传。随后,他对杨度的 功劳进行表彰——亲自题写了“旷代逸才”4个字,由政事堂制成匾额,颁赠给杨度。
8月14日,杨度串联孙毓筠、李燮和、胡瑛、刘师培及严复,联名发起成立“筹安会”,以讨论国体问题为名支持袁世凯称帝。
按杨度设定的步骤,筹安会先向各省发出通电,要求他们派 代表来京商讨“国体”问题。待各省代表入会,发给每人一张表决纸,请填“君宪”或“共和”。做完所谓的“民意测验”,接着召集代表向参议院发起变更国体的请愿活动。
从筹安会正式成立到组织请愿,前后不到10天。9月29日,筹安会对外发布《宣言》,称该会全体一致主张君主立宪。
12月11日,杨度以全国代表大会总代表身份撰写了第二次推戴书。袁世凯接受推戴,正式宣布改国号为“中国帝国”,明年为“洪宪”元年。
几天后,杨度另一位老友蔡锷在云南发难,召集反袁力量,组织护国运动。两个月后,冯国璋等5人联合发电,逼袁世凯退位。随后广西宣布独立。众叛亲离,袁世凯不得不宣布取消帝制,恢复民国纪年,仍称大总统。
这让杨度万分失望,请辞官职。他想不通:当初筹安会一提帝制,各省代表全部表示拥护;为何蔡锷一举兵,全国又赞同共和了?他把此次的君宪失败归咎于“世情翻覆”。
在全国上下要袁世凯下台的舆论声中,杨度再次为袁氏挺身而出,发表通电反对让袁下台,认为会招致全国政局混乱。他还勇敢地承担起责任,说倡导帝制不是元首,“君宪有罪,罪在度身。”
各种讽刺、谩骂如暴风雨般袭来。民国记者陶菊隐对他有一颇为公允的评论,说杨绝不是一个翻云覆雨的人,自清末至民国初年,“君宪”是他的一贯政治主张,他也一直以政治节操自诩。筹安会自然是这场袁氏称帝的祸乱之媒,但那也是奉袁世凯的命令,杨的罪责止于“奉君之恶”。
1916年,袁世凯病逝。之后黎元洪上台,惩办帝制祸首,首当其冲便是杨度。避居天津租界的杨度几次欲赴京城自首,都被家人劝阻。他表示:宁愿接受审判,绝不认错。
1916年,杨度遭遇了人生最大的一次劫难。君宪理想失败,不被国人原谅,恩师,曾寄予厚望的“主公”,往日的密友黄兴、蔡锷都一一去世。心灰意冷之下,杨度开始深研佛学,自号“虎禅师”,并向旧识齐白石学画。
袁世凯死后,中国政局进入军阀割据的局面。1917年7月,辫帅张勋复辟,曾拉杨度和康有为做他的谋臣。杨度也曾派人和张接洽,但最终明白这无关于“君宪”,于是与张勋划清界限,公开反对复辟,劝张康二人及早收手。
杨度曾陈说,自己3次想实现君宪,时机不错,主张不错,都因主持人不行,遭到失败,“天不从人愿”。他曾为袁世凯撰写一副挽联——“共和误中国,中国误共和,千载而还,再评此狱;君宪负明公,明公负君宪,九原可作,三复斯言。”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