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催生阅读教学实效

2014-07-22 02:04李海东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堂教师

+李海东

高中阅读教学实效性的最主要的指标应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科知识、技能的获得与提高;二是情感意志的培养。而后者往往被人忽视,其实这正是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最具潜力的效益所在,做到了后者,前者的提高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因此为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应该致力于建设民主开放的充满活力的阅读课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与魅力,受到感染,从而实现情感意志的升华。

一、尊重阅读初体验,让学生走进作品

常常见到阅读教学中有这样的现象:教学前来段演讲或故事,不伦不类、莫名其妙;学生本已知道本节学习内容了,还激情导入三五分钟,惹得学生忍俊不禁,滑稽可笑;或抛出几个思考题,其实答案就是课文的主旨、结构、手法等老套的东西,故弄玄虚,毫无思考价值;或学生一接触到文体,就播放录音或进行范读,先入为主,束缚学生自主阅读等等。

交流,思考“是什么”、“为什么”就是明确作文听众和本体,从找寻这些“对象”的过程中明确写作的目的和价值,对话意识得到了强化,最终发现自我、实现自我,语言表达能力和精神境界都获得提升。

3布置阶段性任务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想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的效果,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为此,我们要在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每一个阶段设置符合学生认知的具体任务,通过任务的设置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将要达到的目标,审视自己的写作水平处于怎样的位置,便于自我调控,实现写作能力有序的、持续的提升。

4读写结合,共同命题

阅读教学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按理说,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着连通性,密不可分,阅读、生活、写作构成有效的整体,不过从苏教版教材的安排来看,阅读教学以话题来组元,随意性较大,导致写作的灵活性缺失。教师要想实现阅读写作的有效连通,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写作实践板块与阅读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在阅读课探究和探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由地选题、练笔,重在模仿,不对文体篇章做过多的要求。

(2)引导学生从阅读文本和日常生活实践中挖掘写作题材,让学生自主通过讨论确定写作主题,进行写作,采用这样的做法学生写作兴趣度往往较高,而且有话可说。

(3)除了阅读课的阅读外,还应从选修教材中以及课外寻找好的素材,并作为范文让学生阅读,从而对写作起到示范作用,实现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共同提升。

总之,要提升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的写作教学必须避免自由主义和机械主义的教学误区,从学生、生活、语文学科特点、教材特点出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形成乐于写作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写作教学质量。

笔者并非反对预习布置思考题,反对课堂导入营造课堂氛围,而是反对不尊重学生的阅读初体验的作法,反对用并无思考价值的习题束缚学生的思维,反对以师者的理解粗暴干预学生的独立体验。

在学生接触文本、获得原始体验之后,印象的改变或加深,也应由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自由完成。教师通过参与活动充分了解学生的原始体验,再提供视野的、知识的、思维规律的支持,让学生在原始体验的基础上生成、训练、构建。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充满生命力的,才能够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真正提升。

二、尊重个性化体验,坚持阅读无错原则

只有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创造让学生争先恐后、各抒己见的宽松氛围,激励学生说出真实的体验与思考。只有个人的体验与感受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才能使文本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并影响学生的心灵。

比如有学生谈《荷塘月色》一文的阅读感受时,居然说没有感受就是他最大的感受,并且很是不以为然,不屑一顾的样子。虽然这样的发言让人出乎意料,甚至让教师觉得气愤。但我们要相信这确实是他的真实感受,不能否定他,更不能批评他,而是应该尊重他。然后再试图了解他,给机会让他说出理由。原来他这么说是源于对现今社会各种媒体的种种炒作种种煽情做法的厌恶与反感。当学生说出其理由,大家就理解他这样的感受了。当大家对他的感受表示理解时,他的内心受到了抚慰,心灵开始向大家敞开,这时,作为教师,告诉他应怎样面对,名家经典与电视煽情根本的区别就是真与假的区别,一个是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一个是蒙人耳目的作秀。

三、尊重学生的发现与创造,培养创新思维

当学生的发现与创造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与认可,我们会发现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往往会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

比如,笔者在上《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首先熟读课文、读注解、提问解疑,疏通词句。然后走进课文,感受文章的美。大家畅所欲言谈感受最深刻的地方,如觉得语言、人物等特别精妙生动的地方都可以说。也可以谈自己的疑惑或独到的发现。接下来学生踊跃发言:有的学生说第一段语言特别精炼,寥寥数语,复杂的背景,紧急的形势,境界全出。这就是文言文的独特之处。也有的说,第二段佚之狐、郑伯、烛之武三人登场,烛之武形象最生动,他的话表面上是谦虚,其实是不满、抱怨、不平。

对于第一二段的阅读,照理说,谈到这里算是很充分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有学生说佚之狐这一形象很耐人琢磨。如果只是考虑到课时计划的完成,按照既定的预设推进课堂,教师也许就会想佚之狐才说了一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有什么好琢磨的呢?教参教辅资料里可都没有相关观点。可是当学生的发现得到了足够的尊重,课堂不被过多的预设所束缚,鼓励学生把想法说出来时,不得不赞赏学生阅读的用心与发现的独到:在国家危难关头推荐烛之武化解了危机,尽到了一个大夫的责任,断然的语气说明他做事很果断,也说明他很了解烛之武。可是,烛之武却为什么一直得不到重用呢?会不会是郑伯嫉贤妒能呢?要烛之武劝说秦伯是件很有风险的事,是不是还存有借人之手除掉烛之武的可能呢?这真是一个新视角,学生就在这样的体会、琢磨、思考中走进了教材,走进了人物的内心,真正感受到了《左传》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

总之,有效的阅读教学应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与思维,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情感动起来、思想动起来、言语动起来。通过圈点文本、书写阅读笔记、质疑发问、小组讨论交流、发表阅读感受等多种对话形式,形成生生之间的碰撞争辩,师生之间的切磋交流,生本之间的融合共鸣。

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