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县三农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及应用

2014-07-21 02:54吕良臣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22期
关键词:平台信息化

吕良臣

摘 要: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工程具有快捷、高效、通俗、易懂的特点,通过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农民受益的方式,依托联通公司,统筹规划涉农信息服务,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通过文章的分析,以期对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平台;建设及应用

1 平台建设情况

鸡东县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工程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具有快捷、高效、通俗、易懂的特点,通过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农民受益的方式,依托具有固话、宽带、移动手机三网覆盖能力联通公司,实现村委会组织构架、村民信息管理、村务管理、通知短信下发、农业知识培训、补贴款发放通知、自然灾害防御、农电查缴费等项功能,并与鸡东农业信息网对接,构建起县、乡、村三级信息化平台体系,实现村务办公信息化,遍及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了解农产品销售行情、查询了解补贴发放等领域。

该项目由农业服务部门(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水务局、供销联社、国土局、农机局、多经总站、水产总站、农村信用联社)、公益服务部门(推广中心、气象局、经管总站、种子管理站、乡建处、民政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局)、乡镇政府三部分组成。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组建成庞大的三农服务系统,通过平台,发布涉农公共信息链接到信息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便于农民查询,从而形成农村一站式的公共服务平台,使信息真正实现共享,服务农民,服务农村,服务农业的网络信息系统。

2 系统的总体设计

通过免费发送各类涉农信息,网关由政府管理,实现对短信内容的及时发送和有效的过滤屏蔽。平台植入了3G客户端,用户通过3G智能手机就可登录平台查询、发布各类信息,平台与用户间还可以通过微信的形式进行信息互动,通过客户端软件,平台及时将公共信息发布给用户,用户也可通过客户端软件将信息上传到平台或发给指定用户。

3 应用情况

通过两年的发展建设,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已辐射全县102个村,辐射面达到全县83%的村,各部门、各乡镇均已成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和服务机构,初步建立了一支专业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服务到位的热线管理、行政执法和专家咨询的队伍,制定并完善了值班制度、专家定期培训制度、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探索了适合本县发展的信息服务模式,据初步统计,累计发放生产信息5万余条,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和帮助农民增收近1000万元,发放便民信息5000余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4.1 提高了办事效率和透明度

一方面,县、镇、村三级农业信息服务站网络的连接,实现了农业信息的高效快速传播。同时,使我县的农业信息搜集、发布和传递有了更新、更快、更有效的途径,提高了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通过农业农村信息化平台实现村务政务通知、农电费用查询与缴纳、医疗卫生信息、农业气象信息、农业技术信息、村级防灾预警信息、粮食收购价格信息、种子农药的销售等信息的发布。使农户、合作社及相关农业企业不出户就能收到相关信息,让信息化改变人们的生活,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信息化为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快捷。

4.2 改变了农民的传统观念和生产方式

过去农民的种植、养殖生产比较盲目,交易途径单一,缺乏市场信息观念。随着农业农村信息化平台的建立,不少农民、企业及合作社纷纷通过这些平台获取信息,指导种植、养殖并通过网上发布供求信息,销售农产品。

4.3 加速了农科技术、政策法规的推广和普及

今年年初平阳镇永隆村以李长江为首的七户农民组织成立了“长盛源”水稻专业合作社,水稻种植面积达100公顷,平阳镇农业信息服务站采取多种形式为合作社提供技术服务,从水稻品种的选择、苗期、本田技术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提供技术资料,组织农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秋季测产,平均垧产达到19000斤,比常规种植每亩增产200多斤。平阳镇永隆村的农业科技示范户卢学诚。今年种植大棚秸秆生物反应堆示范园区3000平方米,在县、镇农业信息服务员为他提供了优良的品种和种植技术信息、在网上为他提供销售信息。今年大棚黄瓜亩产量达到11000公斤,总产量4.95万公斤,比常规种植增产40%左右,总收入达14.8万元,为平阳镇永隆村大棚黄瓜种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endprint

摘 要: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工程具有快捷、高效、通俗、易懂的特点,通过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农民受益的方式,依托联通公司,统筹规划涉农信息服务,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通过文章的分析,以期对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平台;建设及应用

1 平台建设情况

鸡东县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工程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具有快捷、高效、通俗、易懂的特点,通过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农民受益的方式,依托具有固话、宽带、移动手机三网覆盖能力联通公司,实现村委会组织构架、村民信息管理、村务管理、通知短信下发、农业知识培训、补贴款发放通知、自然灾害防御、农电查缴费等项功能,并与鸡东农业信息网对接,构建起县、乡、村三级信息化平台体系,实现村务办公信息化,遍及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了解农产品销售行情、查询了解补贴发放等领域。

该项目由农业服务部门(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水务局、供销联社、国土局、农机局、多经总站、水产总站、农村信用联社)、公益服务部门(推广中心、气象局、经管总站、种子管理站、乡建处、民政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局)、乡镇政府三部分组成。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组建成庞大的三农服务系统,通过平台,发布涉农公共信息链接到信息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便于农民查询,从而形成农村一站式的公共服务平台,使信息真正实现共享,服务农民,服务农村,服务农业的网络信息系统。

2 系统的总体设计

通过免费发送各类涉农信息,网关由政府管理,实现对短信内容的及时发送和有效的过滤屏蔽。平台植入了3G客户端,用户通过3G智能手机就可登录平台查询、发布各类信息,平台与用户间还可以通过微信的形式进行信息互动,通过客户端软件,平台及时将公共信息发布给用户,用户也可通过客户端软件将信息上传到平台或发给指定用户。

3 应用情况

通过两年的发展建设,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已辐射全县102个村,辐射面达到全县83%的村,各部门、各乡镇均已成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和服务机构,初步建立了一支专业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服务到位的热线管理、行政执法和专家咨询的队伍,制定并完善了值班制度、专家定期培训制度、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探索了适合本县发展的信息服务模式,据初步统计,累计发放生产信息5万余条,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和帮助农民增收近1000万元,发放便民信息5000余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4.1 提高了办事效率和透明度

一方面,县、镇、村三级农业信息服务站网络的连接,实现了农业信息的高效快速传播。同时,使我县的农业信息搜集、发布和传递有了更新、更快、更有效的途径,提高了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通过农业农村信息化平台实现村务政务通知、农电费用查询与缴纳、医疗卫生信息、农业气象信息、农业技术信息、村级防灾预警信息、粮食收购价格信息、种子农药的销售等信息的发布。使农户、合作社及相关农业企业不出户就能收到相关信息,让信息化改变人们的生活,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信息化为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快捷。

4.2 改变了农民的传统观念和生产方式

过去农民的种植、养殖生产比较盲目,交易途径单一,缺乏市场信息观念。随着农业农村信息化平台的建立,不少农民、企业及合作社纷纷通过这些平台获取信息,指导种植、养殖并通过网上发布供求信息,销售农产品。

4.3 加速了农科技术、政策法规的推广和普及

今年年初平阳镇永隆村以李长江为首的七户农民组织成立了“长盛源”水稻专业合作社,水稻种植面积达100公顷,平阳镇农业信息服务站采取多种形式为合作社提供技术服务,从水稻品种的选择、苗期、本田技术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提供技术资料,组织农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秋季测产,平均垧产达到19000斤,比常规种植每亩增产200多斤。平阳镇永隆村的农业科技示范户卢学诚。今年种植大棚秸秆生物反应堆示范园区3000平方米,在县、镇农业信息服务员为他提供了优良的品种和种植技术信息、在网上为他提供销售信息。今年大棚黄瓜亩产量达到11000公斤,总产量4.95万公斤,比常规种植增产40%左右,总收入达14.8万元,为平阳镇永隆村大棚黄瓜种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endprint

摘 要: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工程具有快捷、高效、通俗、易懂的特点,通过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农民受益的方式,依托联通公司,统筹规划涉农信息服务,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通过文章的分析,以期对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平台;建设及应用

1 平台建设情况

鸡东县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工程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具有快捷、高效、通俗、易懂的特点,通过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农民受益的方式,依托具有固话、宽带、移动手机三网覆盖能力联通公司,实现村委会组织构架、村民信息管理、村务管理、通知短信下发、农业知识培训、补贴款发放通知、自然灾害防御、农电查缴费等项功能,并与鸡东农业信息网对接,构建起县、乡、村三级信息化平台体系,实现村务办公信息化,遍及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了解农产品销售行情、查询了解补贴发放等领域。

该项目由农业服务部门(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水务局、供销联社、国土局、农机局、多经总站、水产总站、农村信用联社)、公益服务部门(推广中心、气象局、经管总站、种子管理站、乡建处、民政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局)、乡镇政府三部分组成。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组建成庞大的三农服务系统,通过平台,发布涉农公共信息链接到信息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便于农民查询,从而形成农村一站式的公共服务平台,使信息真正实现共享,服务农民,服务农村,服务农业的网络信息系统。

2 系统的总体设计

通过免费发送各类涉农信息,网关由政府管理,实现对短信内容的及时发送和有效的过滤屏蔽。平台植入了3G客户端,用户通过3G智能手机就可登录平台查询、发布各类信息,平台与用户间还可以通过微信的形式进行信息互动,通过客户端软件,平台及时将公共信息发布给用户,用户也可通过客户端软件将信息上传到平台或发给指定用户。

3 应用情况

通过两年的发展建设,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已辐射全县102个村,辐射面达到全县83%的村,各部门、各乡镇均已成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和服务机构,初步建立了一支专业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服务到位的热线管理、行政执法和专家咨询的队伍,制定并完善了值班制度、专家定期培训制度、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探索了适合本县发展的信息服务模式,据初步统计,累计发放生产信息5万余条,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和帮助农民增收近1000万元,发放便民信息5000余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4.1 提高了办事效率和透明度

一方面,县、镇、村三级农业信息服务站网络的连接,实现了农业信息的高效快速传播。同时,使我县的农业信息搜集、发布和传递有了更新、更快、更有效的途径,提高了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通过农业农村信息化平台实现村务政务通知、农电费用查询与缴纳、医疗卫生信息、农业气象信息、农业技术信息、村级防灾预警信息、粮食收购价格信息、种子农药的销售等信息的发布。使农户、合作社及相关农业企业不出户就能收到相关信息,让信息化改变人们的生活,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信息化为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快捷。

4.2 改变了农民的传统观念和生产方式

过去农民的种植、养殖生产比较盲目,交易途径单一,缺乏市场信息观念。随着农业农村信息化平台的建立,不少农民、企业及合作社纷纷通过这些平台获取信息,指导种植、养殖并通过网上发布供求信息,销售农产品。

4.3 加速了农科技术、政策法规的推广和普及

今年年初平阳镇永隆村以李长江为首的七户农民组织成立了“长盛源”水稻专业合作社,水稻种植面积达100公顷,平阳镇农业信息服务站采取多种形式为合作社提供技术服务,从水稻品种的选择、苗期、本田技术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提供技术资料,组织农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秋季测产,平均垧产达到19000斤,比常规种植每亩增产200多斤。平阳镇永隆村的农业科技示范户卢学诚。今年种植大棚秸秆生物反应堆示范园区3000平方米,在县、镇农业信息服务员为他提供了优良的品种和种植技术信息、在网上为他提供销售信息。今年大棚黄瓜亩产量达到11000公斤,总产量4.95万公斤,比常规种植增产40%左右,总收入达14.8万元,为平阳镇永隆村大棚黄瓜种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平台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网络平台支持《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学霸讲堂为依托的学生党员学风引领平台建设研究
搭建医院工会全方位服务职工平台的思考
大学生模拟创业实践平台体系建设研究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