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道岔病害原因及整治措施分析

2014-07-21 00:13易豪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22期
关键词:转辙机改进建议维修

易豪

摘 要:从提速道岔的设计、安装、维修方式及维修环境等方面,阐述提速道岔在维修中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消除故障,提高维修质量,分析提速道岔外锁闭装置和转换设备等的设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改进维修工作方式的建议。

关键词:提速道岔;外锁闭;转辙机;维修;改进建议

前言

提速道岔在德令哈工务段管内大量应用,由于列车重载、高密的运行条件和受自然气候的环境影响,提速道岔故障在电务设备故障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尤其是结合部病害长期存在,使提速道岔设备故障难以有效降低,给日常检修和整治带来了较大压力。分析提速道岔工电结合部存在的问题,进而有效开展工电联合整治、解决工电结合部病害显得尤为重要。

1 存在的病害问题分析

1.1 道岔转换卡阻。尖轨卡阻:由于温度变化造成尖轨爬行,特别是尖轨尖端部位的爬行量大,锁钩与尖轨同时移动,使得锁钩与锁闭杆不在同一直线,造成锁钩在锁闭铁导向槽内卡阻。心轨卡阻:由于心轨爬行造成锁钩与锁闭铁别劲发生卡阻。另外,在心轨二、三牵引点处由于长、短心轨组装后量外侧轨腰的尺寸误差大,造成锁钩长度不够,解锁时锁钩不能落下出现卡阻。

1.2 道岔不密贴。对于道岔不密贴,如果是在各牵引点尖轨与基本轨或心轨与翼轨不密贴,则应由电务部门调整。如牵引点密靠而牵引点之间不密靠,则首先应检查牵引点的动程,对不满足第一牵引点动程160mm±3mm和第二牵引点动程75mm±3mm的,应督促电务部门调整,使之符合标准。其次检查道岔框架尺寸,再次是检查尖轨是否有硬弯和顶铁是否过长。

1.3 道岔出现红光带。道岔出现红光带是由于道岔内各部绝缘是极性绝缘,因此在绝缘处钢轨是绝对不能导通的。在提速道岔上,由于采用了钢岔枕,因而大大增加了绝缘处所,而设计中对绝缘接头不同,普通绝缘接头的钢轨、夹板、螺栓间相互不导通,而胶接绝缘钢轨的接头夹板与螺栓是导通的,个别工厂在出厂检验绝缘时,只检验钢轨与钢轨间的绝缘性能,不检验钢轨与夹板的绝缘性能,使得个别胶接绝缘钢轨的一段钢轨与夹板导通,减小了安全系数。

1.4 道岔表示不良。道岔表示不良主要是电务调整的问题,但心轨一动拉板的严重晃动会影响道岔的表示。

1.5 道岔不方正。工务直、曲基本轨及翼轨不方正,设计对位点不对应,杆件别卡。道岔框架和电务枕方正超标。在工程铺设时,按要求不能有偏差或控制在5mm以下,最大不超过15mm,日常使用最不利情况下不超过20mm。

1.6 密贴调整和心轨密贴误调。道岔的密贴强度不能仅仅用《铁路信号维护规则技术标准》中规定的4mm的标准来衡量,还要实际考察道岔尖轨撬开后的回弹力量。但是,《铁路信号维护规则技术标准》没有要求ZYJ7提速道岔应有2mm的密贴调整。因此,现场要保证密贴的调整状况,需要用榔头敲击锁钩,观察锁钩在锁闭框内是否有活动的可能。如果巡视中发现道岔扳动4mm检查失效,需要立即进行调整。

2 提速道岔工电结合部的关键部位

提速道岔工电结合部关键部位主要有:尖轨尖端、牵引点、竖切部位、曲基本轨的曲折点、限位铁等。

2.1 尖轨尖端。尖轨尖端结合部主要有两个关键点:尖轨尖端轨距和尖轨尖端的降低值。尖端轨距超标直接影响道岔的密贴状态和日常调整。尖轨尖端的降低值不达标,会引起密贴不良和尖轨不落槽的病害。

2.2 竖切部位。竖切部位要求尖轨与基本轨密贴,此段关键部件是:外锁装置、尖轨、接头铁、连杆、轨距块、顶铁、滚轮等。影响尖轨与基本轨密贴状态的主要因素有:直、曲基本轨框架不达标,轨向不良;钢轨内侧飞边,顶铁过长,基本轨、轨撑、滑床板挡肩之间缝隙;基本轨横向移动,基本轨或尖轨有硬弯;转辙机的位置与动作杆的位置不在同一水平直线上;道岔各类杆件销孔磨耗超标;密贴调整不当,密贴偏松。

2.3 牵引点。牵引点处主要有三个关键点:一是尖轨动程;二是基本轨框架值;三是尖轨与基本轨的密贴状况。牵引点处的尖轨与基本轨密贴良好状况是道岔转换设备首要技术指标。

2.4 曲基本轨的曲折点。曲基本轨应按支距进行弯折,以保持转辙器轨距、方向的正确,以及尖轨和基本轨的密贴。

曲基本轨的矢度由工务用弦绳复核,按标准调整。

3 提速道岔的设计分析及改进建议

3.1 锁闭框的内空间距。外锁闭装置的锁闭框内空间距设计是61mm,其内的扁方形锁闭杆的宽度是58mm,锁闭杆与锁闭框的2个内边的间距是1.5mm。由于外锁闭装置的安装设计,使其主要部件可能存在相对位移,锁闭杆与锁闭框内侧部分就会发生磨卡,产生道岔转换阻力。由于锁闭框主要部件的相对位移产生的道岔阻力还有,道岔岔枕控制间距不对产生道岔阻力、锁钩与锁闭杆上的限位铁磨卡、转辙机机内的动作杆与方孔套磨卡、转辙机内的表示杆与方孔套磨卡和单边基本轨串动引起的锁闭杆斜向动作与锁闭框磨卡等。

3.2 外锁闭装置的安装设计。提速道岔外锁闭装置设计的主要部件安装在不同装置上,转辙机安装在Ⅲ型混凝土枕头上(如ZYJ托盘式安装),锁钩安装在尖轨上,锁闭框安装在基本轨上,这使得主要部件会产生相对位移。产生这种位移的原因,一方面是道床的捣固稳固程度、道岔所处线路的坡度和过车的道床起伏引起岔枕间距相对位置的变化;另一方面是道岔区的线路锁轨技术、应力放散情况、天气变化、夏季温度升高涨轨、坡度引起过车推动尖轨或基本轨位移、道床过车起伏引起变化和配轨情况引起轨缝预留不当等,使尖轨和基本轨及轨枕间产生相对位移。

3.3 道岔缺口大小设计。在转辙机自动开闭器内部,非常不容易观察提速道岔的表示检查柱到缺口的间隙,更难以观察间隙两边的情况。另外,也无法观察到斥离轨表示检查柱斜面的情况,不能准确定位斥离轨开程的调整是否正确。由于一些斥离轨的机内表示杆没有在外窗口上画线表达位置,不能完全依靠机外表示窗口的画线定位表示杆缺口的间隙大小,尤其在夜间处理故障和隧道内维修时,更不易观察缺口情况。

3.4 转辙机油路故障恢复设计。油路故障产生的原因通常是单向阀关闭不良、单向阀关闭补油困难和溢流阀泄漏等,在这些故障发生前,可以通过手摇道岔发现。目前,油路故障处理都是现场更换油泵电机组,现场工人难以熟悉拆卸金属油管卡套式密封接头处,油泵电机组底座螺丝也易生锈难拆且回装不便。由于机器重量大,在山区运输和搬运困难,更换中整理配线和油管动作也非常复杂,更换整机的维修方式不易实现。

3.5 道岔不方正整治方法。转辙机安装不方正的整治方法:测量转辙机两端边沿和基本轨的平行距离偏差不超过5mm,检查动作杆和锁闭杆的连接处是否有折角,绝缘片部位左右有无平均缝隙,目测转辙机不能有明显高低、倾斜。平时在对外部枕木进行较大调整的情况下,可微调转撤机的固定螺栓,同时要检查动作杆表示杆和法兰框是否磨卡。锁闭杆、表示杆必须和基本轨垂直和电务枕的平行偏差不超过规定10mm,两表示杆应基本在同一直线位置且不张口,锁闭杆在锁闭框内应左右摆动,平顺无上翘现象,如果平时发现锁闭杆有上翘时,应注意检查导向螺丝有否磨耗,导向槽有无打击痕迹,并找原因。发现存在30mm以上的不方正时,工务部门必须作拉轨或切割处理。

3.6 团队维修。提速道岔的维修不同于其他道岔,消除外锁闭道岔安装装置方面的阻力、诊断和试验道岔转换阻力等工作,需要4人以上协作,1人手摇道岔并观察压力表,1人观察道岔尖轨的走行动作情况,1人防护,1人进行调整和拆装工作、使用撬棍和450mm扳手工作。由于时间不够,道岔维修相对来讲是比较低层次的维修,通过看缺口、调密贴,发现不了道岔的阻力状况是否发生变化,天窗修的方式不适应提速道岔的维修。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道岔设备是行车设备最重要的基础设备,部件较多、受列车冲击力大、技术标准要求高,是轨道设备的薄弱环节,也是电务设备故障的易发设备。

参考文献

[1]李国.分动外锁闭提速道岔的调整与维护[J].科技信息,2012(16):128.

猜你喜欢
转辙机改进建议维修
一种新型交流转辙机控制电路在地铁中的应用
S700K-C转辙机防水解决方案探讨
便携式转辙机转换力测试仪
货车空气制动阀的故障分析与改进建议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及其问题的调查研究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的现存问题及改进建议
数控机床常见故障维修简介
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完善
水稻插秧机维修保养的技巧探究
S700K转辙机保持力测试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