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互联网、移动通信和数字技术为主导的新媒体的革新与发展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和机遇。高校辅导员应自觉主动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特点与要求,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科学的教育原则,不断优化和创新工作方法与策略,提高工作水平,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辅导员;工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030-03
辅导员制度是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特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及其系列配套政策文件的颁发为辅导员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引,有效地提升了高校学生工作水平和质量。但是,以互联网、移动通信、数字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信息技术的革新与发展,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尽管在实践中有辅导员已经开始尝试利用博客、qq群、微信、微博等开展学生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受理念、技术等条件制约,辅导员工作目前仍存在着运用新媒体的自觉性不强、与新媒体缺乏真正融合等问题。
大学生是新媒体技术使用的主力军,鉴于此,辅导员需要自觉主动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要求,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改进工作方法与策略,逐步提高工作水平,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新媒体涵义及其主要特征
根据蒋宏等人的研究,最早使用新媒体一词的是美国学者Goldmark,他于1967年将电子录像称为“新媒体”。在之后的几十年里,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发展,“新媒体”一词开始流行。但是,人们对新媒体的定义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组织、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各自对新媒体的理解,目前仍没有统一。杨继红对新媒体的定义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存在传承论、相对论、凡数字论、互联论、媒体定义回归论、规模论、多维论与一言难尽论等八种定义。尹韵公等人认为,新媒体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狭义的新媒体主要是指网络媒体,包括互联网和移动通信。而广义的新媒体既包括网络媒体,也包括传统媒体运用新技术以及和新媒体融合而产生或发展出来的新媒体形式。本文中“新媒体”是指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等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站、博客、播客、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网络报刊、手机报、微信、手机电视、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等。根据赵敏的研究,新媒体的主要特征包括:一是去中心化的交互性和即时性。信息参与者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自由的交互关系,新媒体信息网络中的人拥有同等的机会,且新媒体传播不受制于交通手段和发行环节,瞬间可达世界任何地方。二是高度的自主性和参与性。新媒体使得信息传播格局从“传者中心”变为“受者中心”,在这里人人都有话语权,其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是主动的,人的自主性得到充分激发和增强。三是共享性。利用新媒体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获得新信息、新知识。四是个性化。比如受众可以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在各种数据库中“各取所需”,可以自由选择信息接收的时间、地点以及媒介的表现形式,可以在任意选定的时间内收听收看有兴趣的内容。五是多元化。新媒体信息呈现出海量储存、内容繁杂、价值观多元的现状,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频繁。另外,由于新媒体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方面原因,新媒体环境中存在着一些垃圾信息、黄色信息,加之西方利用新媒体进行价值观渗透,这些因素又对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带来冲击和挑战。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原则探讨
新媒体环境使得高校辅导员工作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无论是去中心化、平等参与还是开放性、多元化,其核心精神是“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凸显。这就需要辅导员坚守立德树人的理念,遵循科学的教育原则,提高工作水平。
1.整体性原则。新媒体的影响无处不在,辅导员工作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一是要坚持横向整体性。辅导员必须协调平衡家庭、学校、社会以及网络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积极主动与大学生家庭、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加强联系,建立稳定的沟通机制与方式,及时交流、反馈信息,努力控制和消除消极影响,使家庭、学校、社区等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促进形成一个系统的、一致的、积极的育人环境。二是坚持纵向整体性。要紧紧围绕大学生德性提升和全面发展这一目标,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丰富工作内容,努力实现最佳教育效果。
2.实践性原则。新媒体打破了传统的物理空间环境,虚拟空间得以开辟并不断拓宽。这种变化对大学生影响巨大。然而,学生工作只有在实践生活中、在脚踏实地的行动中才能真正取得实效。正如亚里斯多德所说:“我们通过做公正行为而变得公正,通过做有节制的事而变得有节制,通过做出勇敢的举动而变得勇敢。”这就要求辅导员不能空洞说教,而应坚持实践育人,深入组织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到德性力量,提升自我教育能力,真正实现在社会实践生活中成长。因此,应该把丰富的社会生活纳入工作视野中,引导大学生通过实践生活正确认识社会和人生,使他们体会人生的各种美好情感和生活的幸福,形成德性智慧。
3.差异性原则。人生来是有差异的,不管这些差异是先赋的,还是后致的,都不能忽视。承认并尊重人的差异,实质就是尊重人性。差异性原则要求辅导员要根据个体道德发展规律,优化工作目标,点面结合、层层推进。对于不同的学生,辅导员工作内容和方式应有所差异。如对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要把解决思想道德问题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结合起来。对于不同学段的学生,把握好工作的侧重点,如面对大学新生,应着眼于适应新环境和树立新目标,对于毕业生重点则主要在于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创业服务。
4.生活性原则。作为一个社会存在者,人在生活过程中获得德性的发展,又通过生活过程展现自己的德性,道德教育的过程与生活过程具有内在一致。因此,辅导员工作必须要坚持生活性原则,尊重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第一,必须正面大学生的生活世界,把大学生生活中遭遇的、体验的社会性、道德性问题作为工作的切入点。第二,必须引领大学生深入生活,要把生活作为主线贯穿于辅导员工作的全过程。endprint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策略探讨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和规律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与方法策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1.虚实结合,有效利用新媒体的虚拟空间。以互联网、移动通信和数字技术为主导的新媒体的发展使大学生虚拟生活空间得到极大地扩展。尽管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在时空特性、主体存在方式、主体关系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差别,但从根本上说,两者又存在着内在的统一。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应以现实生活为依托,以虚拟世界作延展,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作用,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向深入。新媒体的虚拟空间的开放性极大地拓宽了辅导员工作空间,其具有的平等性、互动性等特点又有效地提高了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增强了学生工作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虚拟空间能够发挥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势,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当然,辅导员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新媒体取代不了现实生活的功能,在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的同时,更要引导大学生立足现实社会,从而真正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
2.校内、外结合,形成教育合力。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实现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结合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辅导员应根据现代信息社会的特点,创新工作机制,使学校、社会、家庭真正参与到大学生工作中来,发挥教育的合力作用。首先,尊重道德发展规律和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优化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学生品质素养。其次,主动出击,积极联系社区和家庭,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一是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社区的建设与发展,在服务社区的过程中寻求社区的支持。二是要建立家校合作长效机制,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同时加强家长的教育指导。最后,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勇于承担责任,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体与群体、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力,使学生真正成为道德学习和道德选择的主人。
3.有的放矢,提高工作的针对性。要使高校辅导员工作真正取得实效,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首先要准确“切脉”,充分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内在的实际需求。只有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育才能被学生所乐意接受。如果不能深入了解和研究工作对象的内在需求,而是一味地机械地灌输,就永远不会实现预期目的,甚至可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抵触情绪。因此,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学生之中,根据学生的所想、所需去确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组织开展丰富多彩且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通情”而后“达理”,使学生自觉地接受教育,在受教育中汲取营养,使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其次,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任务、不同对象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做到因时而异,因人而异。随着新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都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并且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因此,辅导员必须要对客观环境条件的变化做具体分析,抓住大学生关注的重大问题、社会热点问题,认真研究,避免单纯地用现成的理论来套,或者“一人有病,大家吃药”,或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些都是难以达到预期教育效果的。
4.建立平台,加强交流沟通。要想充分发挥家庭、社区和学校的整体性功能,还需要有技术支撑和机制保证。辅导员需要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建立稳定畅通的信息共享平台,如博客、微博、论坛、QQ群、虚拟社区、专题网站等形式加强与家庭、社区的有效联动,实现彼此之间的良性互动,推进交流合作。
参考文献:
[1]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杨继红.谁是新媒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尹韵公,刘瑞生.新媒体发展的全球视野与中国特色——2009年中国新媒体发展态势与前沿问题[J].中国报业,2010,(8).
[4]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5]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6]范丹红.道德教育发展的时间、空间及向度分析——兼论德育的自我救赎[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4).
基金项目:本文为石家庄学院2013年度校级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商霄杰(1988—),女,河北邢台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