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师德的重构

2014-07-19 01:48张艳玲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4期
关键词:师德教师学生

张艳玲

摘要: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国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生很大变化,推动了教育观念的更新。在社会转型时期,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员,其道德状况不可能不受影响。教师职业道德受市场经济冲击,出现了一些问题:道德失范,重教书轻育人;缺乏合作,团队意识不强;从教不廉,价值取向功利化。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重构建现代意蕴的师德:以合作为基础;以“育人”为旨归;以身教为手段。

关键词:师德;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037-02

一、师德的意蕴

对于什么是师德,不少专家学者都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大家也有这样的共识,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

二、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为了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都需要重构。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职业道德也表现出十分复杂的特点,既有许多新的教育观念推动和更新教育改革实践,也有教师职业道德也受到一定冲击出现的一些问题。

1.道德失范,重教书轻育人。教师道德失范是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全国不少地方报道教师道德失范事件,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以罚代教。据2013年12月31日《广州日报》报道,佛山南海区某学校一位英语老师,一直以来对学生实行“错一个单词打5板”的规定,某班学生阿晓(化名)在一次英语听写时,因写错了两个英语单词,被老师用铁尺打了10下手掌,三个手指指甲出现凝血。又据2014年1月6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河南项城市某学校的一位老师“为了处罚没写完作业的孩子,就让完成作业的学生扇没写完作业的孩子的耳光,谁扇得响,评出前三名,奖励一个作业本。”其中一个五年级男生豆豆(化名)被打得左眼睫状体脱离,看不见东西……笔者对教师道德失范现象进行过访谈,380名中学生有大约80%认为教师教育学生时存在“不当行为”。约40%的学生反映“受过老师的讽刺”,等等。

2.缺乏合作,团队意识不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终身教授钟启泉先生认为,当前在中小学老师中普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不读书,二是不研究,三是不合作。他认为教师是否善于合作,是衡量老师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条件。事实也的确如此,人多未必力量大,只有合作才会赢。教师之间的合作可以产生取长补短的效应,三流的教师团结合作,也可能形成一流的团队。可见,教师良好的团队意识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然而,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总是倾向于“单打独斗”、“各自为战”,教师之间缺乏真诚的合作与交流,教师中的“专业个人主义”特征突出:教案自己编写,学生自己教育,教材自己钻研,管理自己来做……很多老师把自己局限于一个狭小的天地,把自己全部时间和精力都聚焦于所负责任的一小部分,很少花时间与他人一起分享新观点、新收获、新感动、新知识。教师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处于一种相互隔离状态。

3.从教不廉,价值取向功利化。在社会转型时期,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员,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一些教师不是追求人格的完善、教育艺术的提高,而是追求“实惠”,追求看得见的经济利益。2005年9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1230名全国各地人士调查发现,56.0%的人认为与20年前相比,教师的社会声望“下降了”;65.5%的人认为教师的社会声望下降是因为教师“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课的时候不认真教学,该讲的内容不讲,把重点内容放到课后有偿辅导班中讲,而且还强迫学生参加自己办的有偿辅导班,以此谋取经济利益,违背了教书育人的天职,也影响了教师的职业形象。还有些教师非常善于开发学生的“家长资源”:或利用家长的领导权力为自己谋利益,或巧立名目,设置圈套,向学生及其家长索要财物,收受贿赂。最典型的是教师与书商或学习用品推销商联合,在学生中强行搞推销,以获得提成。

三、现代师德的重构

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但是,通过对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透视,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当今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总体状况和主流趋势是好的,不过也存在着不少不尽如人意之处。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重构建现代意蕴的师德,可以说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笔者对此进行了如下思考。

1.以合作为基础。教育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教师合作,认为教师合作有助于激发与强化教师的发展意愿,有助于缓解职业压力和控制焦虑;有助于提高教师个体反思能力。因此,教师要增强合作意识,形成“教师成长共同体”,实现多方共赢。

2.以“育人”为旨归。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提出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第一条基本理念就是“育人为本”。2012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也提出,《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要求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无论是《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还是《教师专业标准》,都体现了“育人”的基本理念。因此,现代师德的重构必须体现两个《标准》“育人”的旨归。

3.以身教为手段。“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是一种以人格塑造人格的事业,教师高尚的品德,就是一部最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潜移默化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教师的品德是影响学生的最有力的手段。“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因此,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处处给学生做出楷模,特别要注重“无言之教”。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很好的品行,树立正确的榜样。

参考文献:

[1]唐金凤.写错一单词铁尺打五下[N].广州日,2013-12-31-9A.

[2]潘志贤,姚亚楠.项城一老师让学生扇同学耳光[N].中国青年报,2014-01-06-01.

[3]曹玉彦.对师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德教师学生
最美教师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学生写话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学生写的话
圆我教师梦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