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茹
【摘要】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知识转化为青少年的行为习惯。要培养学生的优秀思想品德,要有目的的进行,要进行正确的引导,要有耐心、多表扬,要联系实际,更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同时要人性化、科学化。
【关键词】培养引导实际落实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095-02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变革的社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人生价值取向更加注重自我和实惠,新时期学校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新世纪的教育工作中, 国家教育部指出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所以,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中的首要任务,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更为重要,它关系着一个国家将来国民素质的高低,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作为班主任,要从以下几方面引领思品教育,让学生成为栋梁。
一、有目的的培养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后天的实际生活环境的影响下通过接受他人的教育,不断学习基本思想道德知识和分辨是非的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些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发生偏差,是与他们在思想品德知识上的无知有着密切关系的。因此,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传授学生基本的思想道德知识,要认真贯彻《小学生德育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礼仪常规》等基本准则,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因此从开学起我便要求学生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等。
二、要加强引导
思想品德教育仅仅靠喋喋不休的讲道理是不能奏效的。事实证明,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加强引导,要联系学生已有的感受,设法打动学生的心,让相关知识与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共鸣,学生才会对它的正确性坚信不疑,并用它来约束、指导自己的行为。老师在对提出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时要充分讲清它的目的和意义,在纠正学生不良行为和习惯时要讲清道理,说明利害,使学生明辨是非,心服口服,使学生不断提高思想素养,逐步形成道德观念。我班曾一度有乱扔垃圾的现象,班会多次强调制止,甚至采取罚站、罚扫地等措施,可效果都不佳。后来老师在班会上提问学生,为什么在日本广岛的亚运会结束时六万人的会场上无一废纸,而我们中国十月一日天安门升旗后却满地废纸。同学们积极思考,我话题一转又回到了教室的卫生问题,大家感触颇深,都下决心要改掉不好的习惯。
三、要有耐心,多表扬
任何好的习惯或坏的习惯的形成都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学生们在家里养成的一些坏的习惯和行为都是很长一段时间里逐步形成的。同样,要培养学生好的思想品德,形成好的习惯和行为,同样是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要有耐心。
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得到认同。希望得到表扬更是儿童心理特点,在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多表扬学生的好的行为,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更加充分的调动,会让好的行为更加容易累积,更快的养成习惯。对学生来说,老师的表扬不仅仅是表扬,还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时刻关注着他的,因此也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更容易形成好的思想品德。而如果有些学生,特别是平时不大听话的学生,经过努力后偶尔有好的行为和表现,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会让他觉得自己白努力了,积极性就会降低,也会让让他们觉得老师不关注自己,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所以培养学生好的思想品德就要多表扬。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而他自己更会觉得骄傲,以后会做得更好。常表扬学生好的道德品质、思想行为,能积极影响和克服学生不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的,更快的进步。
四、要人性化、科学化
要注意及时、合理、冷静地处理班上的突发事件。如学生之间因一些小事而闹纠纷。班主任不要动不动就对学生责骂、甚至体罚,我们一定要冷静想一想他们的立场,然后问清前因后果,给学生摆事实讲道理,灵活、耐心地教育,多启发和开导学生。也可让学生换位思考,然后给一次机会让他改正,如再犯的话,就给以小小的惩戒。如他们年龄小或犯了小错误,对较懒的孩子,可叫他为班集体扫地,对性格孤僻的孩子可让他唱一首歌;如果他们年龄大一点或犯了较大的错误,就让他们写《假如我是家长》或《假如我是老师》、或《假如我是他(她)》等作文,让他们在写作中自己教育自己,体会父母、老师的用心良苦,让他们从思想上根本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心里进行自我批评后,再互相道歉,最后握手和好。因为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惩罚的目的是让学生分清是非和对错,不是去伤害学生,不是体罚学生。所以,只有把握好惩戒这个度,才能真正地引导好一个班级。因为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成功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这样,同学们就会逐渐地自觉改正缺点,班上就会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