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景远
【摘要】为了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提高专业操作技能和专业素质,使职业教育与行业之间能最大程度地实行无缝接轨,通过改革职业教育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职业教育操作技能考评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009-02
1.问题提出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提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职业教育必须走与行业企业相结合之路,这个观点已被大家所接受。在课程开发和制定课程标准时,应及时参照相关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重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因此应在较大程度上增加实践技能操作课程的比例。教学工作诸多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考核工作,受我国几千年应试教育考核模式的影响,传统应试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已经无法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技能操作课程与考核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严重制约职业教育的改革和深化。如何建立不同于传统应试教育考核体系的技能操作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深化技能操作课程改革首先要突破的瓶颈。
我校汽车专业在2010年被辽宁省人社厅确定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试点之一,是省示范专业,也是最早实行课程改革的专业之一。汽车专业在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同时积极推行项目教学法,根据《汽车构造与拆装》和《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课程,操作技能所占的比例较大,传统考核模式远远不能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和项目教学法的需求,与企业职业岗位需求相差甚远。笔者多年从事汽车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工作,在进行操作技能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与研究,探索建立了一套能适应理实一体化的技能操作课程考评体系。
2.主要矛盾
操作技能教学一般采用六步教学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 ”三步式训练模式“教师布置工作任务讲解与示范——学生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模仿与练习——教师最后检查、评估”但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受到场地、设备的限制,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始终存在进度难以统一的矛盾,主要制约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设备限制:汽车专业发展迅速,车型种类繁多,难以满足每个项目1人1工位的要求。通常采用相同型号的设备进行实习或采用不同型号的同类设备交叉循环实习,解决设备不足的矛盾。
2.2场地限制:汽车专业实习项目多,设备器材数量多,还有许多专门化方向,占用的实训场地面积太大,难以满足需要。采用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实施载体,明确学习目标,通过集中训练与分组训练相结合的训练模式,既可以改变传统的三步式技能教学模式,还能弥补实习场地和设备不足的矛盾。
2.3重视程度限制:当前,许多同学对操作技能训练要求的认识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有些同学始终认为“操作实习很简单、做过了、会做了”就可以了,平时不肯花大力气、下苦功夫认真训练,受到“只要在考前再练一遍就行”的错误思想指导,其结果是造成同学之间的教学效果差距过大。应改变教师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探索一套适应技能操作的考核评价体系;改善学生学习方法,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多思考、多提问、多动手”,解决学生对操作技能不重视的错误习惯。
2.4时间限制:操作技能考核,不同于理论课程的考核,一张试卷考全班,可以同步进行。技能操作考核不仅要检验结果,还要检验操作过程,而操作过程又非常重要。如果单独考核,存在“面广量大、耗时巨大”的问题;如果同时考核,存在难以全面考核操作全过程,只有结果,有失公允。最终出现操作技能考核的标准难以统一,从松从宽的现象,不能达到引导同学加强操作技能训练、树立刻苦规范训练意识,难以达到强化基本功训练的目标。
综上所述,进一步探索操作技能课程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3.探索实践
探索过程是从学生参与到考核评价活动中着手进行初步尝试,在试行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大体有这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采用了二个不同班级的学生“一对一交叉考核”的方法,使考核与被考核双方均有一定的收获和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考核学生受自身知识的限制,不能严格规范考核,往往避重就轻,存在相互照顾的心理,考核分数普遍较高;其次,技能扎实的学生评价较差的学生成绩往往偏低、反之成绩往往偏高。
第二阶段:为解决上述问题,变“一对一交叉考核”为“小组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个别学生自身知识不足的限制,同时避重就轻、相互照顾现象有了一定的改变。这时产生了新的困惑,如何统一评价体系的问题突显了出来。
第三阶段:着重解决考核指标体系,在最初的考核自我测评表的基础上,着重体现被考核学生、考核测评小组和指导教师共同参与的“阶段性考评系统”的作用,变考试为验证学生职业岗位技能的掌握程度。将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细化,以完成一项任务需要哪几个职业能力为评价指标体系的抓手,对项目任务进行分析和分解。
下面以完成“曲柄连杆机构的拆卸与安装”任务为例,进行具体分析,需要以下几个主要能力:
1、工(量)具的正确选用;
2、进行零件拆卸,掌握拆卸顺序;
3、认识、分解零件的名称、作用和相互零件间的连接关系;
4、了解“任务”(四冲程发动机及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5、按逆顺序进行零部件装配;
6、了解拆卸与装配所涉及的技术要求和规范;
7、按职业技能鉴定要求进行掌握程度的检验。
比较完整地形成了一个既有一些共性项目为代表的指标,又有一些能反应个性项目为代表的指标,同时将安全文明操作融入“阶段性考评系统”中。 现行的“阶段性考评系统”既充分体现了可操作性和公平性原则,又能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的存在,在初步应用中充分体现了“阶段性考评系统”的明显成效。
4.初步收获
根据主要矛盾,积极寻找解决方法和途径,通过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收获。
4.1完成项目(任务)过程分解成若干个职业能力指标
阶段性考评系统将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分解为若干个职业能力指标,学生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每个项目(任务)中又包含了一定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反之使操作技能规范化、理论化。
4.2改变学生对操作技能认识的重视程度
阶段性考评系统改变了学生对实习技能操作的态度,实习从掌握操作规范着手,以项目(任务)为学习单元,采用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相结合的方法,便于学生掌握规范操作技能。实习指导思想由原来的“操作实习很简单、做过了、会做了”转变为“操作实习我能做、反复做、规范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项目教学法不再区分理论与实践教育,而阶段性考评系统的考核面,既涉及操作技能还包含了理论知识。利用阶段性考评系统作为学习杠杆,不但教学生怎么做?还告诉学生为什么这样做?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将学生跟随老师进行从动练习,转变为有目标的自主练习,能培养学生将复杂过程分解为若干简单过程,做出正确判断并采取行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4.4打破传统的考核与被考核之分
阶段性考评系统打破了传统的考核与被考核之分,使所有学生都是被考核者,同时又是考核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参与考核活动,又能从通过考核其他学生的过程中得到新的提高。
5.系统特色
阶段性考评系统变考试为评价与验证,能更加紧密地围绕项目教育法,适合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的教育,具有一个创建、二个突出和三个一体化的特色。
5.1创建一个平台
创建汽车维修专业群,满足专业群各适岗专业的专门化教育,具有共性项目和个性项目相结合的共用职业技能多元化评价平台。
5.2突出二个目标
突出任务引领教学方法,强化技能训练,紧紧围绕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突出能力培养教学目的,涵盖职业技能考核要求,以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考核目标的参照体系,紧紧围绕与职业岗位的“适应性和零距离接轨”为目标。
5.3适应三个一体化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行为导向教学方法为指导的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推动下,尽快建立一套与以任务引领项目教育法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深化职业技能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阶段性考评系统”的建立基础,是根据汽车维修专业的特点,以适应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学方法和一体化专业技能训练基地为宗旨,在实践中探索的结果。
6.存在问题
阶段性考评系统将传统的应试教学的考试转变为评价与验证,但也存在一些具体问题,首先是考核周期过长,只能适用小班化教学场合。其次是先考与后考者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不统一。这些问题还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