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琴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25-0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写好作文,能够让学生终生受益。但是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作文教学效率低下早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作文教学不景气的现状我们大多数人只是归罪于学生,我认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低效行为,才是导致作文教学不乐观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从教20多年,我发现中学作文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本身欠缺写作功底
我们现在的许多语文教师由于教育教学的任务重、工作量大,怠于写作。我了解的教师中有写作习惯的较少。现在的事实是不仅学生怕写作,而且教师也怕写作,怕作文教学,有的甚至因怕作文而怕教语文。教师不写作,不能写作,又如何能真實地把握一些写作经验呢?更何论去指导学生写作呢?
二、写作技巧至上
我们的作文教学一直处于一种低效的状态,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教师的思想偏离了正确方向,面对教学效果检测及升学的压力,教师高举应试大旗,煞费苦心的用写作技巧教学来希望学生作文收获高分。然而,教师的良苦用心甚至心力交瘁,但收效甚微,文章假话空话套话连篇,少了真诚,多了虚伪,少了个性,多了平庸。学生不能从写作中获得快乐,认为作文不过是用所谓的技巧取得分数而已,从而导致学生写作兴趣、热情锐减。
三、作文教学缺乏科学性和系统化
目前一些教师的作文教学基本上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随意性大。今天强调这个,明天训练那个,周五布置一个题目,讲点写法,周六周日学生在家写作,周一收来再作评改,评后学生一看了之。学期、阶段作文教学计划没有,体系性没有,散乱的作文教学只能是低效的。学生必然是疲于写作,写了一大摞作文,还不知道作文是怎么回事。一提起写作,心情压抑,一写起来,不成样子。
四、把作文教学当作阅读教学的附庸
一些教师常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挂在嘴边,认为作文教学只是阅读教学的附庸。语文教学就是搞好阅读教学,搞好了阅读教学,学生的作文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指导下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把作文扔到一边,不理不睬,无所作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变成了清一色的阅读教学。我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来所听的公开课没有一堂是关于作文教学的,这一现象足以表明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附庸地位,也暴露了我们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低效行为。
面对作文教学种种弊端,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该怎么办?参加新课程改革培训后,我在作文教学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在此,我怀揣浅陋,就作文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策略,以期引玉,共同提升作文教学效率。
(一)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写作理论水平,要研读一些关于写作的专注。同时,教师也要"下水"写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只有亲身体悟写作规律,品味写作甘苦,才能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作文指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教师要运用多种作文教学方式、方法,唤醒学生自我,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传统作文教学一般是"教师出题,学生应命写作"方式,至于学生是否愿意写,以及怎样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写作状态的问题,往往被忽略。因此,无论何种作文教学法,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言说表达欲,促使他们进入最佳的写作状态。具体做法:
1.我们可以开展丰富多样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亲近自然,与社会对话,引导他们去真切感受和体验丰富的生活,用"大语文"观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譬如,春天到了,我们带领学生去踏青,寻找春天,发现春天;秋天到了,我们教师与学生一起观察校园的树木变化;双休日引导学生参加社区帮困活动或者做一件环保的事等等。每次活动后都要求学生写出心得体会,这样使学生有话可说,并且懂得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
2.方法比知识重要,教师要"授之以渔",要指导学生学会感悟生活,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观察,在生活和阅读中积累、筛选、整合写作的材料。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及时捕捉学生生活中的闪光点,指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挖掘作文素材。同时,教师还可以将自己的生活感悟或者所见所闻常讲给学生听,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教师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留心观察找素材,学生也会随之潜移默化,慢慢喜欢上作文的。
3.定期举办作文交流活动。在作文交流活动中可以采取教师有激情地朗读优秀作文、学生上台朗读、组内学员轮流朗读的方法;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充分肯定评价;在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逐步提升作文信心,使人人都觉得自己行。
4.每学期举行一次评比班级"小作家"的竞赛活动或者《手抄报》的比赛活动,《手抄报》以小组为单位,组员合作创办,看哪个小组的文章精彩,设计新颖。
五、作文教学要常规化、有序化、效率化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的作文部分做了比较大的改革。教科书中关于写作的教学内容有三个子系统:首先是集中独立的写作专题,每册共安排了四个专题;第二个系统是与阅读整合在一起;第三个系统是与"梳理探究"整合在一起。独立安排的写作专题,既讲"写什么",又讲"怎么写"。这就是兼顾"双重转化",不厚此薄彼。每一个专题都包括"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写作练习"三部分内容。这套作文教材更加贴近生活,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思想认识紧密结合,同时这套教材注重与阅读密切联系,把阅读作为写作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这套教材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把多思善想作为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因此,我们要认真阅读新课程改革中有关写作教学方面的资料,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这套教材,循着这个序,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教下去。要改变作文教学无计划、无序化、无效化的现象。具体做法:
1.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一个小组是4-6人),每个小组在开学初装订一本《心声集》,教师告诉同学们这是一块展示我们才华的净土,要求同学们轮流在《心声集》上写出自己的心里话。可以写自己的快乐、烦恼以及所见所闻和感悟,要求他们通过平凡人、平凡事抒写真性情、真情感、大智慧。总之,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天地,让他们尽情发挥,以提高学生作文兴趣。进行这种写作训练,要防止的是有些学生只囿于"小我",不关注"大我",只关注"我手写我心",不关注更广阔的社会生活。通过这种训练让学生明白,语言、思想、情感的积累远远超过技巧的积累。
2.严格按教材编排教学,两周学习一个独立的写作专题,每次写作前先在小组进行"话题探讨''和"写法借鉴"讨论,然后再写作。
3."评"不是写作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所以,我们要加强"评"后的第二次作文写作,因为第二次写作应该是提升写作水平的关键步骤。
4.学习小组长要建立组员作文成长档案。以便教师家长观察学生写作成长的过程。同时,也鼓励同学们继续努力。
六、优化作文评价机制
1.我们要运用多种作文评改方法,改变传统的"学生写——教师评——学生一看了之"的形式,可以进行师生共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形式。同时,教师要坚持精批、面批。
2.评价的终极目的是唤醒、养护、培植学生的言语写作生命。所以,我们要树立每位学生都是言语写作天才的理念,因此,我们在评价学生作文时要给以学生积极的鼓励、激励,以高分或者激励的评语让学生尝到写作的甜头。同时,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不能整齐划一,评价一个学生的作文时既要横向看更要纵向看
总之,教师一定要保护学生写作的热情和兴趣。
最后,我坚信: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只要我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设计出好的训练内容,实施优化教学方案,有步骤地严格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有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