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流动视角浅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2014-07-19 21:08刘玲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4年4期
关键词:流动成本大学生

刘玲

【摘要】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大学生人数攀升,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严峻。社会流动、教育和就业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高等教育社会流动功能的弱化,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固有特征和社会流动成本的上升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从社会流动的视角,针对上述因素,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社会流动大学生就业高等教育归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217-01

社会流动是一种对于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社会位置变化的动态考察。 [1]美国社会学家布劳(P.Blau)、邓肯(O.D.Duncan)认为在现代社会,个人地位的获得已不在依赖于社会的赞助,而更多的依靠个人自身的投资、努力和成就。教育成为实现社会流动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社会流动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社会流动视角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我国高等教育推动社会流动功能的弱化

纵观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49—1977年,受国家各项制度和政治运动的影响,社会流动主要是通过国家政策性安排实现的。[2]1978-1999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社会阶层逐步分化。人们形成“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知识就是力量”的普遍认识。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日益密切。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扩招,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度。从高校扩招开始,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212万,2008年达559万,2013年增至690万。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甚至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现象。

此外,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之间的矛盾,也使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失去明显的优势。大学生掌握较多的理论知识却缺乏实践的经验是大学生群体的短板。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弱化。此外,个体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渠道越来越丰富,打工、创业、技能都可以实现社会流动。[3]

(二)二元劳动力市场促使大学生社会流动方向趋于单向性

新结构主义社会学家皮奥里提出的双元结构论,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劳动力市场多为大企业,待遇优越、工作稳定、发展空间大;而二级劳动力市场多为小企业,报酬偏低、工作变动大、发展空间有限。从经济人的假设出发,大学生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优先选择一级市场。

着眼于我国国情,二元劳动力市场又突出表现为城乡二元结构和东西部区域二元结构。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北上广和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理想区域。从2007届大学毕业生省际流动比例来看,广东、上海、浙江、北京四地的毕业生净流入比例分别为185.2%、130%、117%和70.8%,均大幅度超过其他省市。[4]据《中国人才蓝皮书(2010)》初步分析,全国“蚁族”人数在百万人以上,以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为主。大量的人才涌入,提高了用人单位的筛选标准,形成区域性和行业性的文凭膨胀。

与此同时,经济发展欠缺的中西部地区急需高素质的人才,却因社会福利、地域环境、工资待遇等劣势苦于无法吸引人才。东南沿海及大城市人才过剩,而西部等欠发达地区以及广大农村人才缺乏,呈现大学生社会流动的单向性。

(三)大学生社会流动成本上升阻碍弱势群体改变自身地位

大学生就业成本是指在工作获得和工作维持过程中直接和间接的利益付出。大学生实现就业的过程也就是其社会流动的过程。大学生就业成本的增加,既表现在直接经济成本——教育成本、求职费用的不断攀升,也表现在就业中承担的成本越来越多,如风险成本、社会保障成本。[5]尤其是对农村大学生而言,沉重的就业成本占据家庭的主要支出之一,加重家庭的负担。教育成本的不断上升与教育回报的走低,让农村大学生走向边缘化。

依据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人际关系的“差序格局”,目前的中国是一种关系、学历二者并重的局面。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影響。

对于家庭背景不利的农村大学生而言,他们拥有较少的社会资本,高等教育成为他们获得阶层跃迁的重要手段。可是,以先赋条件为标准的就业不公平将直接导致社会底层群体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窄化了社会底层向上流动的渠道,阻碍了社会流动的良性发展。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就业与创业双管齐下。高等院校适当结合市场需求,调整固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做足准备。在就业岗位稀缺的情况下,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创业的平台和政策的支持,解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实现自主创业。

(二)加大政策导向作用,改变大学生择业观。政府应发挥政策宣传、引导作用,弱化户籍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的地区性差异,采取积极的措施鼓励大学毕业生加入西部支教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到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岗位锻炼、发展。择业时,大学生自身也应端正态度,改变陈旧择业观。

(三)完善社会流动机制,促进就业公平。教育是农村大学生改变自身命运,实现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应完善社会流动机制,以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为标准公平、公开、公正的选拔人才,实现就业的相对公平。学校、政府、社会和家庭多方面的承担学生的教育成本,减轻弱势家庭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 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华东师范出版社,2002:418

[2] 龚维斌.我国社会流动机制:变迁与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4)

[3] 向冠春,刘娜.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嬗变[J].现代教育管理,2011(1)

[4] 杨建义.社会流动视野下高校毕业生待就业问题探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9(5)

[5] 唐美玲,蔡扬眉.当代青年的就业成本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4)

猜你喜欢
流动成本大学生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流动的光
流动的画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大学生之歌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流动的光线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