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竞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152-02
教育过程是一个自我组织过程。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发展的动力来自内部,即来自教师的自我组织和学生的自我组织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协调配合,才能得到好的效果,否则,任何一方的不完善,都可能导致教学的失败。那么,要能很好的注意到这一点,应该在哪几方面入手呢?
一、首先,要建立自主的课堂结构,教师要把教学过程变为使学生会学习的过程,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1.明确任务,激发兴趣
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就是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意学习。如果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积极地参与学习,保持良好的注意及情绪状态,就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指导学法,培养能力
要把教学重心从“教”转到“学”上来。重视学法指导,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最优途径,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学生是否具有这种能力,是衡量他们主体作用能否发挥的又一重要体现。
3.培养质疑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课堂教学素质化是以学生为核心的,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的矛盾应由学生自己提出“我知道(懂得)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多思、爱思、深思,使其“于无疑处生疑”是教学成功的标志。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该是:提倡、鼓励、引导。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从不敢问做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
培养质疑能力,要坚持正面引导,以表扬为主。对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学生固然要加以表扬,对提出质量不高的问题的学生,也要加以鼓励,肯定他们的积极态度。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提出了使自己不满意的问题就批评甚至训斥。要知道,一旦挫伤、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质疑能力将会成为一句空话。
4.人性化的教学体验成功
(1)信任与尊重原则
要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们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内化活动目标才能实现。严格要求的前提是充分的尊重。
(2)理解与支持原则
理解学生现实的处境。理解学生由于自己未能很好完成学业任务而产生的自责与自卑心理和他们想改变学习落后面貌、改变消极处境,改变过去不光彩的形象。并且支持学生的上进心与积极表明自己特长的愿望。
(3)启发与鼓励原则
启发学生建立积极的,可行的目标。只要是学生做出的成绩,哪怕是微小的成绩,教师要善于鼓励表扬,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注重教学的艺术
1.知识的充实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只有学好知识,才能有效地提高能力;知识不是终极目的,学知识是为了运用。掌握知识的关键是如何学,要“既进得去,更能出得来”。
2.情感的熏陶
在教学中要摒弃只重视理性分析,而置文理情思意境的美和作者的性灵情趣不顾的教法,应该引导学生去感受,即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去品味作者的情味和旨趣。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土壤里。
3.充分的引導
(1)目的不明时,将其引向思维目标
所以我们在课堂中不仅要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更要为其思维的展开提供明确的目标,尤其是当他们的思维在进行无目标“漫游”时,要及时进行调控,而不是一味地喊好鼓励。
(2)过程不当时,将其引入思维正轨
思维是一个线性的过程,也许有时候这条“线”似乎是时断时续,但实质上它是连续不断的,总包含一定的前因后果,具有鲜明的层次,并要合乎逻辑规律。要及时地指出他们思维过程中的问题,分析有关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把他们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之中。
(3)质量不高时,将其引入思维纵深
由于受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心理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中学生的思维常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教师要相机诱导,使他们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和多向发展。
(4)是非迷失时,将其引入思维准则
创造性思维的最大特点和最高价值就在于不受传统思维和习惯思维模式的束缚,敢于想人之所未想,从而开拓广阔的思维空间,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突破是相对的。失去一切规范,甚至丢弃最起码的是非准则,必然会陷入荒谬。这既是思维的方法问题,也是思维品质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4.思维的愉悦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所以,要想在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力,就必须纠正“天马行空”式的分析。
5.成功的激励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鼓励激励学生,这样,学生就敢于冲开固有思路的框架,敢于摆脱思维定势的羁绊,写出富有创新精神、独树一帜的好文章。学生在实践中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语文教学的各项活动就会形成良性互动的态势。
知识的充实、思维的愉悦、充分的引导、情感的熏陶、成功的鼓励,较好地体现了语文教学艺术的主要内容。教学中围绕情感性、创造性,把这五个方面作有机的整合,将形成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合力,学生将在快乐中学习,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