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壮志 王安国 潘丽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6-000-01
摘要为研究中国女篮队在第25届亚锦赛的比赛情况和竞技状态;采用录像观察法、数据统计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2013年第25届亚锦赛中国女篮队的比赛重点研究分析;了解中国女篮在本次亚锦赛中的攻防时的能力和特点;分析中国女篮在本次比赛中,半决赛对阵韩国时失利的原因;加强中国女篮在不足方面的锻炼,强化优势,使其在今后的比赛中,取得更多的胜利。
关键词亚锦赛中国女篮攻防能力
一、前言
中国女篮队一直是亚洲女篮队伍中的一支劲旅。从1976年第六届香港女篮亚锦赛,到现在第二十五届曼谷女篮亚锦赛,中国女篮已经征战了20次亚锦赛。抛开本次比赛不提,在以往的19次亚锦赛中,中国女篮曾获得了11次冠军。2000年以来这6场比赛中,中国女篮更是凭着自身的实力,拿下了5个冠军和1个亚军,并且在开赛前,中国队在亚锦赛的赛场上已经成功两次加冕。可以说,在开赛前,中国女篮的目标就是三连冠。但是比赛的结果,却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半决赛的失利,使得中国女篮无缘亚锦赛决赛的赛场,只获得了第三名,创造了自1999年以后静冈亚锦赛以后的最差成绩。而对于这次比赛失利的分析更是众说纷纭,有说“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也有说教练指挥失利等原因。对此,笔者针对本次亚锦赛,对中国女篮在小组赛中的表现,和半决赛对阵韩国女篮比赛时的表现进行研究分析。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参加第25届亚锦赛的中国女篮队。
(二)研究方法
1.录像观察法
针对本次亚锦赛,通过网络渠道,对中国女篮的比赛视频认真反复观看,仔细研究,抓住每一个细微的变化。
2.数据统计法
对本次中国女篮比赛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亚洲女子锦标赛官网等渠道,查阅相关文章,了解中国女篮在以往比赛时的资料和相关数据。
4.比较分析法
通过纵向比较(历届亚锦赛中国女篮的表现)和横向比较(本届中国女篮在每场比赛的表现),对中国女篮在亚锦赛的赛场上的攻防能力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
三、研究内容
(一)对第25届女篮亚锦赛小组赛,中国女篮比赛的研究分析
在本次亚锦赛上,中国女篮和日本女篮、韩国女篮、哈塞克斯坦女篮、印度女篮、中华台北女篮等六支队伍分在同一个小组里。从最后的排名可以看出,该小组的实力还是比较强,并且各个球队实力悬殊不大,其中日本女篮是本次亚锦赛的冠军,韩国女篮获得第二名,中国女篮屈居第三名,中华台北女篮排名第四。在小组赛中,中国女篮以85:63战胜中华台北女篮,面对日本女篮和韩国女篮,分别以55:62和70:72输掉比赛;中华台北女篮以63:58战胜了韩国女篮,对阵日本女篮时,以57:69输掉比赛;韩国女篮71:78不敌日本女篮;而哈萨克斯坦女篮和印度女篮在面对这四支队伍时,几乎都是以惨败宣告比赛结束。就小组赛的结果,首先我们可以看出,这四支队伍都有实力获得冠军,就以比分来说,除了中国女篮对阵中华台北女篮时相差22分外,其他的都是小胜。其次亚种女篮的水平有明显的两极化趋势,除了这四只队伍,其他女篮队伍水平相对较差。
1.对小组赛中,中国女篮得失分情况的研究分析
表1中国女篮小组赛得失分统计
对阵队伍 韩国女篮 哈萨克斯坦女篮 印度女篮 中华台北女篮 日本女篮 平均 总计
得分 70 103 97 85 55 82 410
失分 72 62 36 63 62 59 295
得失分比 139.0%
表2中国女篮对阵韩国女篮、中华台北女篮、日本女篮得失分统计
对阵队伍 韩国女篮 中华台北女篮 日本女篮 平均 总计
得分 70 85 55 70 210
失分 72 63 62 65.67 197
得失分比 106.6%
表1是小组赛中,中国女篮对阵所有小组成员的比赛得失分纪录。可以明显看出,印度女篮和哈萨克斯坦女篮这两支队伍,明显不如其他四支球队。因此,为了使本次研究更加精密和准确,把印度女篮和哈萨克斯坦女篮排除。表2即是排除印度女篮和哈萨克斯坦女篮这两支球队后,中国女篮对阵韩国女篮、中华台北女篮、日本女篮的得失分统计。
表2显示,中国女篮仅以微弱的比分输给了韩国女篮和日本女篮,尤其是对阵韩国女篮时,中国女篮在最关键的时候被命中了一记压哨绝杀,仅以两分之差输给韩国女篮,不能不让人感到惋惜。接下来的比赛是对阵实力较弱的哈萨克斯坦女篮和印度女篮,中国女篮均以大比分获胜。在与中华台北女篮比赛时,也以22分的优势,获得了比赛的胜利,拿到了小组比赛中的三连胜。但是在最后一场对阵日本女篮的小组比赛中,以55:62输掉了比赛,终止了三连胜。
就得分能力来说,中国女篮队员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优异,由表2中的数据显示,在对阵三支强队时,中国女篮平均每场可以得到70分,在对阵中华台北女篮时更是得到了85分(本届冠军日本女篮在面对中华台北时,也只得了69分)。即使第一场对阵韩国女篮时,输掉了比赛,但是女篮队员露雯也拿到了24分。所以说,中国女篮不缺乏得分能力。在失分方面,中国女篮也控制的较好,平均每场只让对手得到65.67分,最高的也只得到72分。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女篮还是有实力去争夺冠军的。
2.对小组赛中,中国女篮比赛时的篮板球、助攻、命中率、犯规等方面的分析(与哈萨克斯坦女篮和印度女篮的比赛除外)
表3
助攻 命中率(2分/3分) 罚球命中率 篮板球(进攻/防守) 犯规 失误
韩国 5 37.7%(40.7%/14.3%) 76.7% 17(4/13) 17 10
中华台北 16 47.9%(50.8%/25%) 83.3% 35(8/27) 13 12
日本 9 32.8%(39.0%/17.6%) 70% 23(5/18) 15 5
篮球是一项集体运动,在比赛时需要队员之间的团结合作,这样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因此在一场比赛中,一个球队助攻数量的多少,往往就会决定这个球队在该场比赛中的输赢。由表3中的数据显示,就助攻这一项,中国女篮在与日本女篮比赛时,全队整场比赛只有9次助攻;在与韩国女篮交锋中,更是少的可怜,全队整场比赛只有5次助攻;因此中国女篮在小组比赛中输给韩国女篮和日本女篮并不是偶然的。
表3显示,中国女篮的投篮命中率起伏较大。对战中华台北女篮时能达到47.9%,而在对战日本女篮时只有32.8%;两分球命中率好于三分球命中率,三分球命中率最好的才25%,差的只有14.3%,两分球命中率最好能达到50.8%,差的也能达到39.0%。罚球命中率一般,起伏也比较大,如对战日本女篮时,罚球命中率只有70%,对战中华台北女篮时则有83.3%。
篮板球是一场比赛中球队致胜的要素之一,前场篮板球能快速发起二次进攻使球队得分,后场篮板球,更是保证球队不失分的关键。本次亚锦赛,中国女篮与韩国女篮比赛时,共得到17个篮板球,4个前场篮板球,13个后场篮板球;与中华台北女篮比赛时,共拿到35个篮板球,8个前场篮板球,27个后场篮板球。与日本女篮比赛时,共抢到23个篮板球,5个前场篮板球,18个后场篮板球。而中国女篮在本次亚锦赛上的犯规和失误次数,也相对较多。
就小组赛整体来说,中国女篮在得分能力上并不弱,甚至可以说是优异,但是单兵作战过多,没有好的配合,这样在打顺风球时,能打出很高的比分,比如打印度女篮等。但是在遇到实力相近,需要短兵相接的队伍时,就会明显屈居下风,比如打日本女篮,投篮命中率只有32.8%,罚篮命中率只有70%。
(二)对第25届女篮亚锦赛半决赛,中国女篮与韩国女篮比赛的研究分析
表4
得分 助攻 命中率(2分/3分) 罚球命中率 篮板(进攻/防守) 犯规 抢断
中国女篮 66 12 49.1%(51.9%/20%) 58.3% 31(9/22) 10 2
韩国女篮 71 15 42.3%(45.8%/34.8%) 60% 13(3/10) 17 4
由表4显示,在第25届女篮亚锦赛半决赛,中国女篮与韩国女篮的比赛中,中国女篮只是在助攻上与韩国女篮相差3个。抢断上,韩国女篮比中国女篮多2个。在3分球的命中率上,韩国队是23投8中,命中率为34.8%,而中国队只有5投1中,命中率为20%不如韩国女篮。在其他方面,则都是中国女篮占优。并且通过视频了解到,从开始比赛到第四节比赛的中端,中国女篮一直处在领先的情况,只是在最后时刻,被韩国女篮反超。
在半决赛中,虽然中国女篮命中率高于韩国女篮,但是中国女篮的投篮次数为59,其中3分球5投1中,而韩国女篮则有71次出手,其中3分球23投8中,仅3分球得分就比中国女篮多得多。而且在比赛的最后时刻,中国女篮没有一个能够得分的核心。
四、结论
(一)中国女篮虽然有着争夺本次亚锦赛冠军的“实力”,但是没有争夺本次亚锦赛的“能力”。就进攻能力来说,中国女篮不缺乏进攻得分能力,但是在苗立杰等老一批进攻核心退下来以后,新的中国女篮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进攻核心体系,也就是说,中国女篮队员的个人能力都很强,但是无法把这些能力,聚拢到一块,在球队最关键时刻,帮助球队赢得胜利。
(二)中国女篮的外线得分能力有待提高。就本次女篮亚锦赛可以看出,中国女篮的外线三分得分能力较差。
(三)现在的中国女篮还需要更多的比赛来“洗礼”。就本次女篮亚锦赛可以看出,中国女篮还是比较“年轻”,在最关键的时刻,会出现紧张等情绪。所以要加强现在中国女篮的比赛经验,克服比赛紧张等情绪。
参考文献:
[1] 刘岗,李颖川,刘明.第十一届全运会女篮篮板球统计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7):129-133.
[2] 刘毅.第16届女篮世锦赛前16名球队攻防能力的研究[J].科教文化:186.
[3] 张春军,韩重阳.第16届女篮世锦赛中锋队员进攻效率对比分析[J].竞技体育.2013(63):30-33.
[4] 孟建英.第16届女篮世锦赛中国队失利的原因分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1.30(2):68-70.
[5] 范民运,张长礼,范杨.第28届奥运会中国女篮失利的原因[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22(1):56-58.
[6] 张四清.第28届奥运会女子篮球比赛八强与中国队攻防技术统计分析与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8.30(2):61-69.
[7] 冯海成,郑尚武,潘佐坚.第16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中国失利原因探析[J].体育学刊.2011.18(2):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