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非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6-000-01
摘要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及教育哲学的本体论从对认识体育概念的前提条件入手,简要地分析了确定体育概念的要素,进一步阐明了对什么是体育的再认识。论文认为,对体育下定义不能脱离社会实践活动谈体育,应该把体育概念真正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来理解,从主体与客体两方面来界定体育,抓住体育的本质或精髓。拟为我国体育理论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概念功能内涵
一、认识体育概念的前提条件
对“体育”这一概念如何下定义为宜是学术界一直在讨论的理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对体育概念的讨论,就呈现出与其说是百家争鸣,不如说是各说其话的局面,因为这些言论者在口头上或见诸于文字的虽然是“体育”,但内心所认定的是不同的概念。也就是说,很多意见发表者实际上是对不同的对象提出自己对“体育”的理解。此种局面显然不利于形成学术讨论所需要的基本环境。本文试图从确定体育概念的前提条件这一角度,对研究体育概念的再认识提出若干意见,以谋抛砖引玉之用。
(一)认识体育概念的前提之一“非体育”对象的确认
人们之所以用语词“体育”来标定某一对象,其基本目的是为了区分该对象与其它对象之不同,以免混淆。
笔者以为:与“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的“非体育”概念至少存在两类:一类是诸如“(体力性)生产劳动”“日常(身体性)活动”等。它们不是“体育”。另一类是诸如“智育”“德育”等。它们也不是“体育”。笔者在此遵循的是任何概念都不能以没有其对立概念的形式存在这一法则。即。有“甲”概念时必定存在“非甲”的概念。当然,例外也是有的。那就是“上帝”“佛”“道”等,基于上述认识。使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认定在“体育”所指对象存在的同时就必然会有“非体育”对象的存在。当然,问题并不在于是否承认“非体育”对象的存在,而是在于如何或怎样认定“非体育”的对象。具体地说就是讨论体育时,讨论者有必要指明是将“(体力性)生产劳动”“日常(身体)性活动”等作为“非体育”来考虑.还是将“德育”“智育”等作为“非体育”考虑。当“非体育”的对象是上面所举的哪一类不能定位时,“体育”是什么当然也就无法下定义。
(二)认识体育概念的前提之二,双重上位概念的否定
上面是从并列关系的角度对确定体育概念进行的讨论。但停留在此还不够.还需要从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关系的角度来考虑确定体育概念的前提。这里所说的上下位关系是指,“体育”这一概念除了有其并列的其它概念外,包括“体育”在内它们应存在共同的一个上位概念形式逻辑的规则要求我们在给概念A下定义时,其上位概念只能是一个。尽管从分类或划分的角度说,表现概念A的语词在不同的分类或划分中,其上位概念可能是甲.也可能是乙或者是丙,这取决于具体问题解决的需要。但无论何时,在给概念A下定义时它不能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上位概念。
但是在查阅以往对体育概念讨论的文献时会注意到:有些讨论者有意无意地违背了形式逻辑的有关规定。他们在给概念A即“体育”下定义时,将“体育”同时置于“教育”和“身体文化”这两个上位概念之下。笔者认为:从方法论的意义上讲,对体育概念的讨论更重要的首先不是将注意点置于“体育”自身。只有在“非体育”被确定的前提下,“体育”自身才能呈现出来。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讲,这里所说的“非体育”既是处于与“体育”成并列关系的对象或概念。又是作为“体育”上位概念的对象。这两条线索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如同坐标中的纵轴和横轴,只有当它们被确定的同时,“体育”这个概念才能被确定。
(三)社会经济的发展背景与体育概念的讨论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在理论上寻求广义体育的定义和展开讨论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同时.这也是推动学术界围绕广义体育的概念进行讨论的主要动因。然而。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今天,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学校体育继续是由国家统一管理之外,群众体育从整体上讲已经逐渐社会化了。甚至竞技体育的相当部分也从国家管理的体制中走了出来,在这种社会环境发生变革的背景下,且不说广义体育的概念在学术意义上能否成立,至少可以讲广义体育成立的社会需要已经不那么突出了。如果继续坚持广义体育的观点,或者是陷入文字游戏的泥沼,或者会对现实发展在导向上起到不利的作用。基于上述认识,笔者以为关于体育概念的讨论,能否分化为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对于“PE”或者说对学校体育的定义继续进行深入的讨论。从而在现时的社会环境中,对它做出更符合社会需要的定义。其二,对相关的国家机构的职责进行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定位,即对相关机构的主要职责为何等问题做出理论上的解释。
二、确定体育概念的因素简要分析
根据这些前提,我们便会发现以前的诸多体育定义不是在这方面,就是在那方面存在着局限或不足:如脱离开人的社会体育实践活动谈体育,从而仅把体育理解为某种静态的结果或感性的直观的存在;对体育作狭义而片面的理解,把它视为某种精神的或观念的东西,试图仅通过理性的描述来认识体育的全面性,不能把体育概念真正作为—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来理解;远离作为体育主体的人。仅从客体的方面来界定体育,因而难以抓住体育的本质或精髓。
体育定义只能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出发去认识,只能从人的本质的高度来理解,只能被理解为人所创造的,反过来塑造人自身的动态的有机整体或发展系统。体育是人的本质的展现和成因,体育的本质与人的本质密切相关。简言之,体育的本质就是“人化”。
三、体育是一种特殊而精彩的文化
(一)“体育”的重新定义
在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支配下,以关节为枢纽,骨骼为杠杆,肌肉为动力的健身、娱乐和竞技等实践活动。展开来讲,它有两层意思:1.称为“身体教育”。即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教育活动,又是对人体进行培养和塑造的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又称“体育运动”。即以发掘潜力、强身健体,提高运动技巧,娱乐身心为目的的社会活动。它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体育”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特殊的文化。
“体育”是一种奇异的文化,它充满了各种神奇的矛盾;竞争和合作、严肃与幽默、高雅与粗俗、运动和静止、抗衡和友谊、胜与败、爱与恨、善与恶等等。它给人间带来了欢乐,健康与笑声;也带来了激情、热情和振奋;甚至也带来了成功和财富乃至失败、痛苦、烦恼和灾祸。体育运动如同一股洪流,把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裹挟进去,尽情的宣泄、享受、排遣、操作,并从中得到教育、启迪和发展,同时又把社会调遣和鼓动起来,添上一层光焰夺目的色彩,使我们生活充满了生机、活力、人情味和使命感。
四、体育概念体现体育的功能
传统的体育概念往往是“体育的本质是增强体质”,但竞技体育因为超越极限的目标和特质而导致的对运动员身体损害是有目共睹。这直接对体育的本质“增强体质说”提出了质疑。毕竟,我们不能说竞技体育的本质是增强体质。为了弥补这种说法的逻辑矛盾,有人提出了“体育的本质是强化体能”的观点,认为无论是普通的大众还是运动员参与的体育活动都在形式上和客观上追求和达到了强化身体的目的。
从这种体育本质功能观上又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健心是否是体育的基本功能?当前世界范围内没有彻底解决体力和智力的相互关系问题,许多相关现象并没有科学的理论来进行解释。因此,可以说,在肌肉、血液和骨骼等生理指标与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指标之间的相关问题上,我们迄今为止,无法求的科学的解释和一致的看法。一句话,健身和健心自身的实质所指并没有得到明确,要讨论起关系显然更不可能。综合这些观点,可以认为,对作为物质属性的意义的人体的改造是体育的本质目标所在,是一切体育功能和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对作为组织属性的社会意义上的人的角色等的改造、对作为精神属性的心理意义上的人的情绪等改造是体育的衍生的目标。
把体育的心理效应或功能、社会效应或价值排除在体育的本质之外,并不是具不承认体育具有这两种功能,更不是要割裂体育改造人体的生理效应与这两者的关系,而是为了在相对的意义上区分体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为了更好的解剖和阐释体育的多重属性和功能。它有利于我们建立清晰和明确的理论框架。
五、结束语
我国以前的“体育”概念所涵盖的范围很大,某些解释也不精确。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词汇的内涵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对“体育”的理解虽然经过多年的争议也未有结果,而由于对此认识和理解的模糊已经造成了我们工作中的困惑甚至是混乱。所以必须正视这一问题,关键是要明确体育所属的领域,体育的工作目标,为实现各自的目标必须遵循的特点和规律,对体育概念的再认识,希望能够为我国体育理论与实践问题提供一些参考;希望能够促进我国体育思想由单一格局向多元格局的转变,希望能够促进我国的体育事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 胡晓风.关于体育科学体系的若干问题[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0.
[2] 张洪潭.体育之理论结构解释[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
[3] Bryan A.美国的体育与竞技运动:两者的比较与对照[J].国外体育.2000.
[4] 韩丹.论“体育”词的多义理解[J].体育与科学.2001.
[5] 韩丹.国际范围性体育与运动的基本概念解说(续一)[J].体育与科学.1999.7.
[6] 张洪潭.体育之理论结构新解(续二)[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12.
[7] 易剑东.体育概念和体育功能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4.1.
[8] 董杰.对近25年来中外体育概念的研究比较[J].体育与科学.2001.2.
[9] 邓飞.我国“体育”概念的争议和反思[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10] 韩丹.俄(苏)体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J].体育学刊.2001.3.
[11] 熊晓玉.体育概念之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3.
[12] 王学峰.Sports与5P关系的解析----研究体育概念应该明确的几个基本问题[J].体育文化导刊.2004.11.
[13] 韩丹.谈“安德鲁斯三角形”对我国体育的误导----兼答熊斗寅同志的商榷之二[J].体育与科学.2004.9.
[14] 张洪潭.体育真义论[J].体育科学研究.2003.7.
[15] 王学峰.体育概念研究中的两种“硬伤”----从概念分析到转变思维兼与熊斗寅先生的商榷[J].体育与科学.2004.11.
[16] 熊斗寅.“体育”概念的整体性与本土化的思考---兼与韩丹等同志的商榷[J].体育与科学.2004.3.
[17] 毕世明.在实践中诞生和发展的“体育”总概念不能否定[J].体育文化导刊.2004.6.
[18] 体育概论教材编写组.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