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提问语设计的技巧

2014-07-18 09:35屈宗孔
新课程·中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科学教育规范创新

屈宗孔

摘 要: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科学教学一方面要体现科学教学的规范性,另一方面要实现科学教学的创新,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关键词:规范;科学教育;创新

一、问域范围恰当,语言明确具体

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迪思维、培养学习兴趣,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提问要范围恰当,紧扣教学重点,有针对性,语言明确具体,内涵明白易懂、不笼统含混。

比如,我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一文时,提问:“蝙蝠是什么动物?”有的学生回答:“蝙蝠是鸟。”“蝙蝠夜里能飞。”于是,教师不得不花时间纠正学生知识的错误。这种提问既偏离了教学重点,又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如果这样提问:“蝙蝠为什么在夜晚能安全飞行?”就抓住了蝙蝠与雷达之间的联系,紧扣教学重点,问域范围恰当。

如果教师提问很笼统,也会使问域范围失当。教学《三味书屋》时,如问:“鲁迅为什么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问句含义有:①父亲病得严重、不停地吃药。②家境贫寒,没钱治病。③鲁迅从小懂事、勤劳、善替家庭分忧。问句含义丰富,学生不易整体把握,不如分为几个具体问题、化繁为简:①鲁迅为什么天天到药铺?②为什么天天到当铺?③少年的鲁迅对家庭是什么态度?这样,问句明确具体,层层深入,学生就能进入正确的思维轨迹。

如果提问时语言零碎,说半截子话或使用习惯性的搭头语,就会使问域失控、语言模糊,学生回答不得要领。有位教师教《音乐家聂耳》时,问学生:“听了聂耳《义勇军进行曲》这支歌,浑身怎么样?”一些学生回答:“发抖!”教师原想将“浑身是劲”拆散提问,结果一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熟悉的词语回答,造成笑话。这样提问不但不能开发学生智力,还会形成错误的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

二、语言含蓄丰富,问题量少质高

我们评价一堂课质量高与不高,一个重要的方面就在于是否突出重点,而一堂课讲得面面俱到,结构学生什么都学不到手。因此,课题提问应该围绕重、难点,讲究质量,从而达到讲究效益的目的。能用一个问题解决的就不提问两个问题,尽可能使一个大问题包容几个小问题,丰富问题的含义来控制问题的数量。精简问题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合并囊括。将几个小问题合并成一个大问题来提问。这样精简之后,控制了课堂提问的数量,充分利用了课堂时间,如《种子的力》一文,前三个自然段可提一个问题:为什么种子的力超越一切,大得可怕?这就包括了这样三个问题:第一自然段,种子与象与狮子相比,谁的力气大?第二个自然段,种子的力和机械力相比,谁的力气大?第三自然段,种子的力和巨石相比,谁的力气大?这样既把前三自然段概括为一个中心,又让学生懂得三个自然段是从不同侧面说明种子力量的巨大,既理解了内容,又理解了文章结构。

2.题设囊括。即在提问的题设中已经包含有一些小问题。这样一些次要问题精简在题设中,集中在主要问题上,突出一段或一层的中心。如《飞夺泸定桥》第二自然段可用:红四团在28日早晨接到任务,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任务?除了任务的性质以外,题设中还包含了红四团什么时候接到任务,什么时候夺下泸定桥两个问题。

3.变序囊括。有些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的,有些段落是交代事件发生、发展过程,而重点只是集中在某一两个段落之后,这样直插重点提问,将课文非重点部分带过,这样鲜明地突出了全文的重点。如《书的故事》一文,可这样提问:“鲁迅先生是怎样对待卖票工人的?”而非重点部分可用这样一个问题“卖票工人开始走进书店的情形是怎样的”。

三、利用矛盾设疑,话题新颖有趣

课题提问要做到话题新颖有趣,必须善于利用矛盾设疑,因为“在文学语言中,在一定的场合和条件下,不仅允许语言中存在表面上的矛盾现象,而且,正是这种并存着两种对立的东西和力量的艺术语言,增强了文章的‘勉力(见王朝闻《矛盾的勉力》),从而获得巨大的艺术效果。”

利用矛盾设疑,揭示认知材料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之间的相互矛盾冲突,从而产生心理上的不协调,产生认识驱利,能引起认知冲突的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种:

1.阅读材料本身的矛盾,这种矛盾就是在语言运用中,通过反义词(起码在特定语境中可以构成反义词)的共存并用而形成语言矛盾。而这种矛盾大多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精辟之笔。

2.阅读材料跟学生有知识经验矛盾冲突,就能出现解决问题的驱力。例如,《我的弟弟》一课,写弟弟在狱中过九岁生日时,作者写道:“弟弟九岁生日那天,黄伯伯送给他一支铅笔。这可太珍贵了,他上课的时候才用,平时就用小石头在地上练习。”

3.学生在认识中会形成一定的认识定式(模式),而新的认知成分不能纳入原有的认知模式中而出现矛盾,也能激发学生。例如,《金色的鱼钩》一课,针对课文内容与标题的矛盾提问:我们过去学过的课文都是围绕标题来写的,这篇课文描写的是老班长,为什么不用“我们的老班长”为题而以“金色的鱼钩”为题?揭示出课文中出现的新情况与学生有认识结构的不符,促使学生用新知识去改造和重建原有认知结构。

4.一些矛盾处本身就是兴趣点。例如,《游击队歌》一课写游击队的食物及枪支弹药从哪里来时,诗人写道:“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针对这句话提问:游击队同敌人打仗,他们是敌对的双方,为什么说敌人给游击队送吃的、穿的,还给游击队造枪炮呢?新颖有趣的话题能够有效刺激学生的思维。

总之,在语文的教学中,矛盾之处往往是课文的疑点,而要做到话题新颖有趣,教师就应利用矛盾设疑,启发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语境的认识,学会对复杂感情的理解和表达。

(作者单位 山丹县第三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学教育规范创新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克服小学化倾向
STEM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