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题教学转化为“问题解决”教学的策略探究

2014-07-18 22:50陈俞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应用题课程标准

陈俞

新课标教材在应用题教学方面进行了科学地改革,不单独设立章节,把应用题教学融于计算教学之中。现行课程标准实验新教材的应用题图文并茂,用学生喜爱的漫画、对话、游戏、故事等形式呈现,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贴近学生实际。同时它的问题设计具有开放性,给学生提供了探索、发现、创造的时间与空间,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讲究课堂策略,实现应用题教学向“问题解决”教学的转化。

一、培养学生观察、提出问题的能力

1.观察情景图,提出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出问题是“问题解决”的首要环节,也是学生发展数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新教材中,问题往往寓于生活情境、活动情境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情境图,如按“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观察;按“总体——部局——总体”的层次观察等,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在观察中获取信息,从而提出数学问题。新教材里的许多插图都展示了一个含有数学问题的情境,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供了丰富而又生动有趣的资源。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寻找图中呈现的信息,并经过思维加工,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如在教学“操场上”(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时,教师出示挂图,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上有什么,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情境图去获取、搜集信息:(1)老师有2人,男老师1人,女老师1人;(2)学生有8人,男同学有3人,女同学有5人;(3)踢毽子的有7人,数数的有2人,记录的有1人……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些信息自己提出数学问题。此时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提出的问题有:(1)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2)老师和学生一共有多少人?(3)男同学比女同学少多少人?(4)学生比老师多多少人?......在这“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思维被激活,他们真真切切地感悟了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从而培养起他们的问题意识。

2.观察生活,提出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将应用题教学转化为“问题解决”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留心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

例如,学习了“购物”(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之后,教师可带领学生到商场调查一些商品的价格,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数学问题。如某学生调查到的商品价格:

根据学生提供的信息,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1)一块橡皮比一支铅笔贵多少钱?(2)买一包巧克力和一包奶糖要多少钱?(3)一根跳绳比一包巧克力少多少钱?(4)妈妈给我30元钱,可以买哪些物品?(5)用50元钱能不能买回上面的所有物品?……短短时间内,学生便提出了许多问题。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使“问题解决”自主化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要充分弘扬学生的个性,体现差异性发展。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现实情境,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去选择、加工、处理信息,不搞“一刀切”,既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可使不同的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例如,在上述“购物”教学中,让学生从“问题库”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和重新组织已有知识经验,有效地进行“问题解决”:有的学生选择简单的加法问题进行解决(如:买一包巧克力和一包奶糖要多少钱?);有的学生选择简单的减法问题进行解决(如:一块橡皮比一支铅笔贵多少钱?);有的学生选择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问题进行解决(如:妈妈给我30元钱,可以买哪些物品?)……只有让学生选择符合自己认知水平的问题,才能实现“问题——问题解决”的转化。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解决问题

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数学老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有效的问题解决者,这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又是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挑战。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应用题教学中“问题解决”的最终目标。

1.开展讨论式合作学习,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与策略

实践表明,讨论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学生之间的情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言自己之所言,现自己之所能,从而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与策略。

例如,以“乘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为情境,教学加减混合应用题时,教师先出示主题图:公共汽车上原有7人,车到站后,上车2人,下车3人。现在车上共有多少人?教学时组织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算法,然后汇报各小组的意见。学生找到了不同的解决方法:(1)7-3=4(人),4+2=6(人),或7-3+2=6(人);(2)7+2=9(人),9-3=6(人),或7+2-3=6(人);(3)3-2=1(人),7-1=6(人),或7-(3-2)=6(人)。这样组织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下,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共同探索,抛开了应用题传统的教学方法,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搭起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充分体验了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问题解决”的成功。

2.开展探究性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实现“问题解决”

儿童心理学认为:儿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探索能力。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开放性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另辟蹊径,勇于跳出定式思维的束缚,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

例如,有19名学生,5个帐篷能住下吗?(情境图显示每个帐篷最多住4人)(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P13)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它的解决办法。教师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然后把自己的想法、算法在小组内交流,达到“自圆其说”,最后让学生反馈“问题解决”的方法:(1)不计算,用学具代替人和帐篷,通过摆学具,得出结论——能住下;(2)4×5=20(人),20﹥19,得出结论——能住下;(3)19÷4=4(人)……3(人),得出结论——能住下;(4)19÷5=3(人)……4(人),得出结论——能住下。纵观学生的反馈,方法(2)属于常规思维,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方法(1)、(3)、(4)属于发散思维;方法(4)具有创新性。

四、科学处理教材内容,使“问题解决”生活化、现实化、深入化

课程标准提出:教师是教材的使用者、开发者、创造者。因此,教师可对教材进行科学处理,使教学内容更具现实性。

例如,有28人要租车。(情境图显示一辆客车限乘客10人,一辆小轿车限乘客4人)(1)都坐小轿车,需要租几辆?(2)说一说还可以怎样租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P45)这是一道乘除法的应用题,问题(1)答案唯一,是除法的具体应用;问题(2)具有开放性,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包含了乘法的具体应用。当学生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以后,教师可补充问题(3):租一部小车需15元,租一部客车需25元,你怎样租车最实惠?这是生活中很现实的问题,学生极感兴趣,跃跃欲试,解决问题的愿望非常强烈,马上投入到“问题解决”的探究之中。这样处理教材,使学生在学习应用题的过程中,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地实现了“问题解决”的教学目标。

应用题教学转化为“问题解决”教学,既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又是学生思维方式、生活经验、方法策略的综合反映,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促进两者的转化,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学习变得生动、活泼、有趣、有效,体现数学知识的活力与魅力!

(责编 金 铃)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应用题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