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方颖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幼儿,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幼儿充分、全面发展。
一、发现
美国的思想家爱默生说:“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所以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发现,发现班级的小事,善于观察。
1.培养良好的习惯
《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由于幼儿年龄小,免疫力差,很容易受到细菌的侵入,导致疾病的传染。
通过吃点心洗手这个细节,我发现孩子们良好的卫生习惯没有养成。针对孩子们这一不良习惯,设计了一堂课《病从口入》,通过故事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一个星期的强化训练,养成饭前洗完手不再乱摸的习惯。
2.循序渐进地传授知识
由于我园所处地域的特殊性,孩子们多数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差异颇大,致使部分前后有衔接的活动的开展有阻力。
如经典的《马兰花》和《切西瓜》的游戏,大多数孩子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地看着老师。针对这一情况,为了让孩子们顺利地学习大班知识,我在游戏中有意地渗透并复习中班的知识,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学会以前没有学习过的知识。
3.家校配合促进孩子成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且孩子是神奇的模仿者,所以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家长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所以要管理好本班幼儿,教师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与帮助。
开学初,在布置自然角时,要求孩子们每人带一盆小植物来。结果第二天,只有两个小朋友带来了植物。可能以前的幼儿园对环境布置没什么要求,所以家长配合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针对这一情况,我通过家校路路通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明白,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家长是明白事理的,经过沟通,第二天很多小朋友手里都拎着小植物来到幼儿园。
二、协调与改善
协作是一切事情成功的基础,是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因为保教人员、幼儿、家长是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对象,所以协调组织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体现集体的智慧,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1.班主任与配班老师的协调与改善
班主任与配班老师首先要做好的班级管理工作是对孩子的常规管理,确立明确的班会制度。两者之间可以利用交接班、午休等空隙时间交换意见、沟通班级的各类情况,初步制订班级的班会计划,对班级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解决。等一段时间后,进行一次小小的交流会议,对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进行小小的总结和思考。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制定。对班级的常规工作要让孩子在第一时间学习遵守,这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2.教师和保育员的协调与改善
教师与保育员之间的配合与交流,是班级管理关键之所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与意见。保教工作不分贵贱,只是分工不同,最后还是要归根到协调合作上。
以我班的“洗小手”事件说,首先是教师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地把手洗干净,当孩子们都学会之后,接下来就要靠保育员的监督与纠正。经过教师与保育员的协调,孩子们的习惯渐渐养成,每次看到回座位的,都是一个个抱着小馒头回来的。
3.教师与幼儿的协调与改善
班级管理不仅是老师,还是班上所有成员的共同职责所在。所以适当地让幼儿加入班级管理的角色中是必要的。
记得第一个星期我带班时,孩子们对我几乎没什么畏惧感,班级的管理很是吃力,这时我想,为什么不让他们自己当小老师呢?所以我说:“现在老师要在每组里选出最有能力、最听话的小朋友来当小老师。”但事实上我选择的却是话最多、比较皮的小朋友。一来可以约束这些较皮的孩子,让他们具有责任感;二来比较皮的孩子,在小组里其实都是有点“小领导”的感觉,别的孩子基本都会听他的,管理起来也比较方便。适当地让幼儿担当班级管理员的角色,是班级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
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建立好良好的师幼关系,与幼儿进行良好的互动,就必须爱孩子、尊重孩子、接纳孩子的一切。
4.教师与家长的协调与改善
《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所以得到家长的支持,才能更顺利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家长加入班级管理工作,对班级的责任感便增强了,也会从班级角度出发,为班级考虑并配合班级的各项工作。
三、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班级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对环境、管理方法、家长工作的创新,使得班级管理工作更具特色。
1.环境布置的创新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良好环境的创造,应当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有目的地通过环境的创造有效促进幼儿发展,真正做到环境为幼儿服务,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2.管理方法的创新
传统管理方法是孩子听从老师的安排,孩子的思维和行动始终都在老师事先安排好的轨道上运行,以行动的整齐作为管理得法的唯一标准。而创新管理是要充分发挥孩子在管理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老师始终把前台让给幼儿,营造有利于自主管理的氛围,引导学生在被管理过程中逐步学会管理和自我管理。一切以孩子的实际为出发点,一切以孩子主动参与为基本原则,一切以孩子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3.家长工作的创新
某教育家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承担培养人这个艰巨而复杂的教育工程。”
为探索高效的家校沟通方法,密切家校联系,形成家校教育全新的共同体,除了日常联系的“家校路路通”、家长会之外,考虑到新幼儿园的地区局限性和原幼儿园从未有过某种家长组织,所以我们建立了“家长委员会”。这是由家长代表成立的组织,作为与学校沟通的桥梁,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一切。家长委员会是增进学校与幼儿、家长之间交流的桥梁。
著名的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集体是社会的有机体,教师的使命就是创造这种模式的组织,爱护它、改善它。”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勤于协调与改善、积极创新各个方面的问题,从大到小、从粗到细、从易到难,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定能创造出一个和谐的班级管理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