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江
摘 要:个性化阅读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概念,要求小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民主、独立的方式培养学生进行阅读,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主要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为出发点,进行了相关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策略
一、个性化阅读的误区
1.过分注重形式而忽视实质
个性化阅读并不是要求教师放任学生随便阅读,不管不顾,而是在正确阅读的基础上创新阅读的方法。有的教师将个性化阅读理解为“民主化”阅读,即学生可以在课堂随意阅读不同的书刊,甚至随意离开座位、走动、随便讨论或发问等。其实,这种理解只是对个性化阅读的形式理解,并没有理解到它的实质,其实质指的是用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认识阅读、感受阅读、正确阅读,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
2.片面强调阅读而忽视理解
很多教师认为个性化阅读就是要求学生多读书、多朗读。比如,学习一首古诗时,教师就会要求学生对这首诗进行自由读、齐读、互相读等不同阅读方式,这样只是片面强调阅读次数,而忽视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其实,学生已经表面地理解了“读”的含义,但是对实质性的“读”却理解不深,这样的阅读效果往往事倍功半,不能达到个性化阅读的要求。
二、个性化阅读的有效策略
1.探究文本
阅读不仅是为了熟悉课文,同样也是发现新事物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的阅读感受,不要以权威者的身份来强迫学生理解文本的含义,而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見解,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学生才能对阅读产生探究的兴趣,并达到个性化阅读的要求。
2.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不是让学生懂得如何进行自主学习。例如,想当文学家的学生要研究作者的写作顺序;想当导游的学生要练习导游词;想当播音员的学生要读出北京的美丽等。这样一来,学生立即对这篇课文产生了强烈的阅读兴趣,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成果的
体现。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个性化阅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在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见解和阅读感受,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终身良好阅读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林润生.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指导[J].小学语文教学,2005(10).
[2]吴振华.浅谈学生的个性化阅读[J].山西教育:综合版,2004(07).
(作者单位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镇赉镇第二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