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峰
摘要:本文通过对艺术设计“构成”课程教学的反思,探讨针对高校艺术与设计专业“构成”课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构成”课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抽象思维训练和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使有思想、有价值的“构成”实践真正成为艺术设计基础的关键。
关键词:艺术构成;传统教学;艺术感受;观念引导;艺术教育;造型艺术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
艺术“构成”,在我国艺术教育体系中被统称为“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它起源于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设计课程改革。包豪斯的“构成”课程是现代主义思潮下的产物,目的是要将艺术与工业技术协调,致力让学生接受新的观念,发掘个体的创造力,为制造广泛、新型、艺术化的工业设计品打下基础。面对我国目前“构成”教学依然因循守旧,重理论轻实践,重模仿轻创造,与现代设计精神脱节的现状,需要改革的除了教育体制、教学大纲,还有教师的教学理念。
目前高校的艺术专业学生大部分受应试教育影响,在艺术统招的背景下,以“临、抄、背”的三段模式接受美术技能速成式学习,功利性与目的性太强,不利于其艺术感受的培育和独特个性的发展。将被美术高考变得干巴巴而僵化的“艺术”还原成丰富而生机勃勃的东西。进而对其中关于“构成”的点、线、面形成及组合方式;色彩、材料、不同质感的搭配感受;综合复杂视觉元素时如何安排其中的节奏等抽象化的规律发生兴趣。最终形成以自我的认知与系统性观念为主导,独特与个性化的视觉构成诸规律的自由运用。
(一)了解授课对象,明确课程目的对于任何门类的艺术教学都不应该只把传授一定的技艺作为教学目的,在艺术教学中,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与喜好,掌握其现有知识结构存在的断面与缺陷,在不同的认知基础上引导每个具体的对象,用独特的眼光欣赏气味相投的艺术,尝试理解那些与自我差异较大的艺术。帮助其更好的了解、认识自我,并且学习感受他人的思想情趣,由此拓展自我、创造自我才是根本。艺术“构成”课不是纯理论或技术课,它是以开启学生抽象思维、联想思维、发散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提高对形式美感的审美能力,积累视觉经验,引导学生学会表达为最终目的。“每一种视觉式样——不管它们是一幅绘画、一座建筑、一种装饰或一把椅子——都可以被看成是一种陈述,它们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对人类存在的本质做出成功的说明……各种形式法则——和谐、平衡、变化、统一等等,只有当某种确定的东西需要表达时,才能运用。”①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构成规律与技术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视觉表达所必知的视觉语法的基本结构与逻辑。是为了灵活运用它们、超越它们、甚至有意违背这些规律与技术,来完成独特的、个性化的表达之诉求。(二)开放的授课形式在“构成”课具体过程中,需要依据学生现有知识结构适当调整授课内容的顺序,灵活制定授课计划,以生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陶冶他们的情感。教学时需要配合以开放的授课形式与多变的练习设置。所谓开放的授课形式,第一,不必拘泥理论规则,将它们弄得像理工科公式那么具体,这容易导致从教条到教条。例如,在讲解关于平面构成形式美的构成规律时,无需死抠定义,更没有必要将所有法则逐条记忆。而是结合具体的实体例证这些规律,达到规律的形象化感知。第二,要善于将理论形象化,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启发性。例如,在色彩构成中,对色彩名称的表述,除了客观性、一般性的共同称谓以外,可以采用一些形容词来描述色彩在情绪和不同感觉层次方面的心理暗示,如“午夜蓝”、“古堡灰”、“沼泽绿”等具象的色彩称谓,会给人以时空的联想,而”湿漉漉的绿色”、“柔软的粉色”等抽象的称谓则带来触觉上的体验。第三,应减少教师主导性的理论讲解,多让学生参与到对理论规律的具体运用讨论之中。增加作品欣赏课,作业讨论课或者将授课地点设置在教室之外来直接体验视觉构成规律在周遭环境中的丰富体现。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鼓励他们去感受和发现视觉规律,在今后欣赏艺术作品和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能主动思考、举一反三。第四,采取以单一艺术专业为主导、综合艺术为辅助的工作室教学制,同时由几个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师一起承担艺术“构成”课程的教学,使“构成”规律和方式在不同专业上的侧重,通过各个专业教师的艺术观念在不同层面上的讨论得以立体展现。同时强化班与班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学生广泛吸收,拓展思维。(三)开放的练习设置艺术“构成”的课堂及课后练习,是为了让学生思考与印证构成规律,通过实践来熟悉规律和运用规律。学生完成质量的高低反映了任课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对教学效果的预期,不能靠量的简单堆积取胜,需要教师在艺术观念上十分的宽容,充分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设置有利于促进学生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练习。在开放的课堂形式下,练习的设置也应该具有开放性。开放性练习的重点在于思维与观念的开放。可以尝试:第一,观察生活,从身边开始的练习。在练习设置中加入观察日常生活的练习。可以要求学生在自己生活的环境里发现“构成”的基本元素,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寻找与构成规律相符合的表征。可以提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展开练习,例如:“你最近一次看到和使用线条在什么时候?”最初的回答往往比较雷同,大部分学生会回答:“在画素描时。”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会较早的跳出“课堂标准”来寻找答案,回答“吃面条时”或“梳头时”,随后,“宿舍楼的灯光”、“水龙头里流出的水”、“车轮留下的痕迹”、“雨水”、“行走的路线”等不同的答案不断出现。以此类推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点”和“面”,顺理成章的将这些发掘出来的构成元素转化为抽象化的形状和排列,产生富有“构成”感的画面。除了转化为抽象画面的练习方式,还可以利用摄影的方式直接记录这一类观察。
第二,延展性练习。所有艺术创造都根植于不同的观念,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构成”课的练习应该推动和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自己的艺术观念。在开放性练习中,可以通过发散性和延展性思维训练让学生用多种思维方式研究某一特定规律。比如在平面构成中“近似、特异、渐变”等形式练习中,传统的练习通常在二维画面中手工绘制形象的排列,费时费力,思维容易受到具体描绘对象限制。在延展性思维练习中,这一类构成规律可以延伸到视觉以外的领域。
第三,主题性练习。主题性设计能够根据具体设计对象提出整体的、有机的设计方案。它可以为个人量身定制属于自己的独特视觉系统,也可以界定一个有文化属性和经济价值的课题,通过大量的背景资料的搜索和调研,创作和整合出新的价值观念和成果。在信息爆炸与个性需求不断发展的今天,主题性设计无论是对个性彰显还是文化的传播都极具价值与意义。开放式的构成课教学通常是提出问题,而不是提供答案。通过寻求最佳的视觉元素组合来完成独具魅力的基础设计形态。设置主题性练习,则可以让这种个性化的尝试与实际的对象结合起来,为今后尝试更为系统、复杂的设计厉兵秣马。这也是传统教学中严重缺失的部分。在主题性的构成练习中,由教师给学生一个课题,然后师生一起研究与分析,一起去实现。例如,在研究色彩的特性时,用“华丽与贫穷”、“追忆似水年华”、“强大和虚弱的我”、“龌龊的音乐”等为主题,要求学生设计相应的色彩构成形态。此外可以采用一些富有哲学色彩的主题,比如“过去、现在、未来的色彩”、“虚无的材料”等等。
这样的拟题除了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要求学生关注与主题相关的内容,思考主题的内涵。在搜集资料和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在制作和实现主题设计时懂得“掌握一种形状和色彩,既是为某种内容寻求一种结晶体,又是极力以一种平衡、统一的方式将这种内容更清楚和更和谐地解释出来。”②主题性练习在设计的难度上与复杂度上更高,因此也更强调设计中的互动性与协作性。主题性练习避免了直接僵硬和表面的对法则、规律的宣讲,而是倾向更为专注和深入的研究,对某一主题持续性的挖掘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视野、扩大研究的范围,培养广泛的兴趣和摄取专门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渗透进人文价值与人文精神。
第四,鼓励并引导学生用多样手段进行练习。传统的构成练习往往作业量大,强调手工制作、画面精细工整,而且使用的材料大多是架上绘画的介质(这在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中尤其典型),虽然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对绘画等媒材的熟练掌握,但这毕竟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手工作业费时、耗神,大量精力放在埋头细做上,削弱了观察、思考和创新等思维方面的训练,其结果是“动手不动脑”。这样的培养方式教育出来的多半是“工匠式”的设计人才。因此,需要将学生从繁重的手工作业中解放出来,鼓励并引导他们依据传达需要使用多种手段完成作业。在开放性的练习中,对更多表现手段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探索过程。比如电脑,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在思维方式上会影响传统制作工艺,使之在流程上和最终效果上与过去的样式产生极大的差异,同时亦保留其手工艺不可复制的独特美感。(责任编辑:陈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