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珺
摘 要: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改革,英语教学已经普及,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过渡发展状况也呈上升趋势。但是,英语教学过渡时的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教学质量与社会经济水平存在一定的距离,在新课标背景下,本文对小学英语教学过渡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英语教学;教学过渡;新课标;探讨
据调查显示,英语已成为各个生活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通过英语教学的改革,教育部制定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小学英语教学为以后初中教学做铺垫,但英语教学的过渡造成了英语教学方面存在着不足之处,对英语教学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方法产生了负面影响。
一、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过渡存在的问题
1.忽视小学英语课程的重要性
虽然小学生从三年级就开始学英语,但是每天的英语课只有一节或者两节,老师只注重学习数学和语文,忽视英语课的重要性。这不仅导致学生不注重学习英语,也导致学生进入中学时跟不上教学进度。
2.小学与中学英语教材衔接不紧密
据调查显示,同一区域不同学校的英语教材都是不同的版本,教材的不同,将导致在教学方面不能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由于内容的不衔接,也会导致人力资源、物资费用的损失。
3.小学老师与中学老师的文化程度不一样
小学教师一般都是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或者高中文化程度的高中生,这些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不具备英语应有的专业知识,也不懂英语的授课方式,使学生根本不知道怎么学好英语。而中学教师的文化水品大多数都是本科及大专以上的学历,中学英语教学要求老师必须是专业对口的,经过专业培训的,所以中学英语教师在发音、语法、教导方面都是比较擅长的。
4.小学与中学的教育方式不一样
小学英语课一般都是学简单的发音、记几个常见的单词,不少老师为了活跃气氛,在教学中用唱歌、模仿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英语授课,这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也提高了教学质量,鼓舞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中学的教学更注重能力方面的培养,把英语作为一种不得不学习的负担,老师只是一味地讲,学生只需要认真地听,做笔记,在课堂上没有注重参与教学活动。
5.小学生的心理状态不乐观
学生到了陌生的学校,对学习环境和同学感到陌生,常常心理状态不稳定。尽管学生有自己的生活和交流方式,但由于学习压力的加重,每天要学九门课,课后作业也做不完,导致了心理承受能力减弱,常常因为过度焦虑,心理状态的不稳定妨碍英语的学习。
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过渡问题的改进
1.重视小学英语课程
为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的英语成绩,学校应多安排几节英语课,使小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英语。另外,学校应积极引导家长对孩子学习英语教学的重视,学生课余时间都是由家长带领辅导的,为了给家长减轻压力,学校可以开英语辅导班供学生补习,从而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英语。
2.教师文化水平的提高
教育在不断的进步,老师也要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中小学教师应在专业知识方面有所提升,要不断地加强英语的学习,使教师能授予学生更多的知识。所以,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要不断地更新,教师应准备一份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3.改变课堂教学方法
小学英语教学主要方法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可以从兴趣方面着手,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在读、写、听、说方面下工夫,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会读、会听、会写、会说。
4.教师多与学生情感交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在亲切、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习。
5.改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正确的评价方式可以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考试、参加各类竞赛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上课情况和课后作业的完成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进度。
小学英语和中学英语教学是相互连接的,为了学生能适应初中的教学,小学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初中的英语教学中迈向正确的道路,更好地掌握英语,也需要老师的不断进步和不断探索,正确引导学生走向国际化的英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