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律动对舞蹈教学的几点启示

2014-07-17 01:03丁红香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律动舞蹈动作

丁红香

自然律动鼓励幼儿对音乐做出自然的反应,并在此基础上诱导,启发幼儿以身体动态感受和表现音乐,是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舞蹈的潜能得以发展。比较自然律动和舞蹈,虽然它们同属于肢体艺术的范畴,但它们的侧重点不同。在对比自然律动和传统的舞蹈教学中笔者获得了众多启示。

自然律动舞蹈教学启示舞蹈是幼儿喜爱的一项艺术活动,幼儿能以舞蹈这一载体通过优美的肢体动作表现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认识。曾几何时,舞蹈也遭受过家长们的冷眼,认为只是蹦蹦跳跳,又学不到什么知识。随着社会的进步,舞蹈对于提高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的帮助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这无疑是令人欣喜的,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艺术班、兴趣班也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虽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了“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发掘他们的艺术潜能”,但这热热闹闹的景象背后仍然藏着许多值得商榷的东西。

1.“发展幼儿的艺术潜能”是否是让这些幼儿掌握比别人多一些、难度大一些的舞蹈技能?

2.跳舞究竟是为谁而跳的?父母、老师还是欣赏舞蹈的任何人?幼儿舞蹈中带了多少的功利色彩?

3.幼儿在舞蹈中究竟得到了一些什么?而什么才是幼儿真正需要的?

4.怎样让幼儿乐于参与到舞蹈活动去,怎样使舞蹈活动更具有吸引力?更易于幼儿接受?

同属于韵律活动的自然律动却又给人们展示了艺术的另一个方面。

自然律动是在瑞士音乐家达尔克洛兹的“体态律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指人在音乐的感染下,身体随着旋律的起伏自由地,富于个性和创造性地再现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动态。自然律动鼓励幼儿对音乐做出自然的反应,并在此基础上诱导,启发幼儿以身体动态感受和表现音乐,是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舞蹈的潜能得以发展。

比较自然律动和舞蹈,虽然它们同属于肢体艺术的范畴,但它们的侧重点不同。前者更注重自然地运动,体现了个体对于音乐的本能的反应;后者则更侧重于人为的灌输,通过技能的传授和提高使幼儿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统而言之,自然律动侧重于感性的体验与表达,舞蹈则更侧重于理性的分析与概括。在对比自然律动和传统的舞蹈教学中我获得了众多启示。

启示一:提供均等机会,促进幼儿平衡发展。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景象:孩子们在听音乐时总是摇头晃脑,挥手顿足,很难让他们安静下来。这是因为他们在无拘无束的条件下,将本能反应音乐节奏的肌体内在运动自然扩大至外在运动的结果。这也是自然律动所倡导的“唤醒肌体本能”。

由此可见孩子对音乐的敏感性是天生的,他们渴望用肌体动作来表现心中的情感,以此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但实际上在幼儿园中并不是所有的幼儿都能获得这种满足的机会,有些被教师划定为平衡感和协调性较差的幼儿往往失却了这种机会。一是因为教师在舞蹈活动中对于动作过多的理性分析会使这部分幼儿出现畏难情绪从而对舞蹈活动不自觉地抵触。二是因为教师也会不自觉地忽视这部分幼儿感受,使他们也得不到来自外部的感情支持。所以,在不知不觉中这部分幼儿的发展机会就被剥夺了,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对音乐无动于衷,再也提不起兴趣来,这对一个孩子无疑是残忍的。

在舞蹈活动中教师要考虑到不同条件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富于弹性动能活动方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舞蹈的快乐,得到情感的满足。

启示二:提供适宜的创造空间,给予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

在传统的舞蹈教学中,总是教师事先编排好舞蹈,然后再一招一式地教给幼儿,幼儿也依葫芦画瓢,最后也不知所云,更别提情感的体验和感情的共鸣了。

在自然律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一种情景:音乐声响,幼儿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节奏性的运动,陶醉在自我的表现中。为什么幼儿在舞蹈活动中显得木讷,在自然律动中却都活灵活现呢?这是因为自然律动具有自由性、个性和创造性。

舞蹈活动中教师往往为了追求完美的效果,事前就进行了分析和构建,让幼儿进行模仿,并且要求动作规范、整齐、划一。在一遍一遍枯燥无味的练习中使幼儿失去了对音乐的个性的;理解和对动动作的兴趣。其实,对于艺术活动来说,感性和直觉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它们是人们在艺术活动中可以不经过理智的分析、判断直接进行艺术创作。实验证明,幼儿具有超乎成人想象的平衡感和秩序感,它们完全有能力理解音乐并能用动作表现,所以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幼儿自己体验和创编,但这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空间和条件。

1.合适的音乐。并不是所有的音乐都适合幼儿去理解的,教师必须提供一些主题鲜明,音乐形象较为具体的音乐,如:欢乐的、安静的、雄赳赳的、柔美的等等。另外,一些富于情节的叙事性音乐,或者用乐器本身的音色来表现相应表现主体的特点鲜明的音乐也适合幼儿创作。

2.创造特定的情绪氛围,诱导幼儿联想、想象。在进行舞蹈活动前,教师应唤起幼儿的情绪(包括肌体)的反应,肯定他们的正确反应,带动幼儿与音乐、同伴的交流。

3.体验与技巧的结合。幼儿的创编往往很即兴,之后便不易再现,而且幼儿的创作缺乏一定的技能或技巧,显得有些朦胧的凌乱,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提炼幼儿的动作并加以技巧化,把幼儿的自由创作的技巧的目标相结合来进行再创作。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幼儿自由体验和自我愉悦的愿望,又可以体现幼儿的成就感。例如,在小班幼儿学习小碎步的时候,教师无需一遍一遍地分析和强调碎步的要领,让幼儿模仿教师的示范。教师只需提供背景音乐然后加以提示,“一群小鸟飞来了,它们飞得又轻又快”,幼儿便能自然地踮起脚来表现小鸟飞上天的样子。这时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幼儿便可以掌握碎步的要领了。

启示三:从幼儿的审美情趣出发,用童心创作作品。

幼儿在自然律动中表现出来的肢体动作往往带有个性色彩,它是与个体的不同经验相联系的。比如在提供了同样一段音乐《花儿与蝴蝶》后,幼儿表现的花朵姿态万千,各不相同。有的幼儿将双手举过头顶并踮起脚来,因为他要表现的是开在大树上的花;有的幼儿将身体缩成一团,因为她要表现的是还没开花的小花苞;一名幼儿的脑袋不住的晃动,因为他向表现的是被风吹动的花。你能否定任何一个幼儿的想法吗?虽然他们的舞姿不甚漂亮,但在他们自己看来真的是既真切又有趣。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创编舞蹈时要从幼儿的审美情趣出发,充分考虑到幼儿的感情需要,用童心去创作作品,这样才能时幼儿产生共鸣。例如,舞蹈《郊游》中,为了表现孩子们春游的情景,教师用积木作为道具,一会儿将大积木搭成桥,上桥、下桥;一会儿搭成山洞,钻来钻去;然后搭成曲线,模仿小溪上的大石头,在石头上过小溪;最后又搭成一条直线,一人充当小司机,,大家排排坐,表示玩了一天,开着汽车回家去了!这个舞蹈选取了幼儿园孩子们最常见最喜爱的大积木最为道具,深深地吸引了幼儿,同时又显得那么的自然和天真。

猜你喜欢
律动舞蹈动作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动作描写要具体
画动作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我和舞蹈
生命的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