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变迁背景下苏北地区乡村少年身份认同的调查与分析

2014-07-16 02:34夏婷婷
考试周刊 2014年32期
关键词:问卷学校文化

夏婷婷

一、问题的提出

1.调查研究现状。

刘铁芳在《乡村的逃离与回归》中提出,乡村文化的构成包括:一是乡村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及建立在这种生态之上的村民们的劳作与生存方式;二是相对稳定的乡村生活之间不断孕育、传递的民间故事、文化与情感的交融[1]。然而,乡村文化正陷入尴尬的文化困境中。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功利主义的膨胀,网络文化的兴起,对乡村文化造成严重破坏。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经济与政治结构、人际关系等发生一系列变化,对于乡村少年身份认同都具有客观影响。

Wendell Berry指出美国当前的乡村教育暴力破坏了自然和文化,乡村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判断力,建立民主化的乡村社区[2]。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中国的乡村少年的教育及乡村文化的建设。乡村理论价值体系的分解,乡村教育方式的变化,乡村自身的缺失,使某些乡村少年的精神世界极度匮乏,从而迷失自我。

2.调查研究意义。

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乡村依旧是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由乡村所衍生的乡村文化则是文化构建的重要成分。乡村文化的缺失会对文化的构建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会对乡村未来的主体——乡村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我们选取了江苏省徐州姚庄小学、滨海三港小学、盐城马沟中学三所学校,对其学校的五、六年级,初一、初二年级的部分在校生发放问卷。

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本次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4份,回收率为98%,其中有效问卷291份,无效问卷3份,回收有效率为98.9%。

3.数据分析。

通过观察、统计问卷数据,根据研究目的,制作饼状图、数据条形图对数据进行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1.文化变迁下,乡村少年对环境认同感分析。

随着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等政策的实施,乡村与城市之间的界限模糊。乡村与城市逐渐交汇融合,乡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乡村学校开始注重美化学校环境,完善硬件设施。乡村学校绿化面积扩大,文化氛围逐步浓厚;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逐渐替代传统教学方式。如被问到关于“对学校环境的评价”这一问题时,72%的学生认为“校园环境很优美,学习氛围良好”,26%的学生认为“校园环境一般,学习氛围一般”,只有极少数学生认为校园环境、学习氛围都较差。全国的学校撤并显然对于苏北地区的少年也存在一定的利弊,我们在访谈过程中了解到很多学生虽然受益于学校环境的改善,却需要在学校与家之间来回奔波,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过远,甚至需要乘车上下学,其中存在安全隐患,浪费了大量时间。

2.文化变迁下,乡村少年对他人认同感分析。

乡村日益城市化的发展给人们的交流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途径,乡村少年与他人的相处方式、对他人的认同感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与教师、家人及同学、朋友间的相处上。

教师教学上,53%的学生选择对话讨论的方式,28%的学生选择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17%的学生倾向于自主探究的方式。由此可以看出,乡村少年的自主学习能力正在逐步提高,对教师的教学不再盲从,想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平等教学关系。

家人关系上,17%的学生能与父母像朋友一样交流沟通,69%的学生生活中的大小事务都由父母决定,沟通较少;对“在你的学习、生活方面,你更希望父母怎么做”这一问题,53%的学生希望父母能够经常关心鼓励自己,33%的学生希望有足够空间,不要有太多约束,15%的学生希望父母在学习、生活方面给予指导、意见。从这两项的数据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乡村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关怀,父母不能够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中年父母忙于工作,且大多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并不能深入了解少年的真正需要,反而过度关注少年的学习成绩,这使得正在形成价值观的乡村少年感到迷茫与无助。

与同学朋友相处方面,73%的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27%的学生采取被动回避的方式。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63%的学生选择主动与同学交流,解决矛盾;23%的学生选择寻求老师父母帮助的方式解决矛盾;10%的学生采取回避,不予理睬的方式;甚至有4%的学生采取暴力方式解决矛盾。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大部分乡村少年都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采取恰当的方式解决矛盾,但是少部分少年会选择极端方式解决矛盾。这一部分人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同龄人之间的友谊,在未来与人交往过程中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3.文化变迁下,乡村少年自我认同感分析。

(1)自我的学习与生活

“任何完整的社会变迁理论都无可避免地掺和了一种以规范为基础的道德选择理论。”[3]乡村文化的变迁,直接影响生活于其中的乡村少年的道德生活与学习生活。

随着教育部拟定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的公布,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对减轻。60%的学生平均每天花费0.5-1小时的时间完成作业,只有4%的学生要花到3小时的时间以上完成当天作业,同时有65%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一般。由此看出,乡村学校积极响应了国家的号召,通过减少相应的家庭作业,实现小学生学业减负。然而就学生是否参加了学习辅导班而言,有63%的学生参加了辅导班,其中大部分学生参加了语数外辅导班及奥数英语等强化班,只有少数学生参加了绘画舞蹈等兴趣班。从中不难看出,学生并没有真正摆脱学习的牢笼,反而负担加重。城市与乡村的接轨使得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关注度越来越高,城市的补课热浪潮开始涌向乡村,这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据调查显示,60%的学生一致认为自己的学习压力来源于父母老师的期望及升学压力。endprint

(2)自我的目标与理想

一个学生的目标与理想可以体现出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在问卷中,57%的学生认为自己确立了明确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但从访谈中我们却发现确定目标并努力实现的学生很少,大多数学生对于目标甚至未来都较为迷茫,更有少数成绩较差的孩子与其家长甚至决定在初中毕业后放弃再教育的机会。在农村放弃继续读高中并非个别现象,甚至存在很大一部分不良少年不服学校管教中途退学、直接外出打工等现象。这是乡村文化变迁下乡村少年受外界影响较大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甚至其原本独属于乡村少年的淳朴等美好品质也在流失,乡村少年对未来陷入了迷茫与无措。

二、小结与建议

1.引导乡村少年正确认识环境变化。

乡村环境变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乡村少年更加渴求城市化的生活,但与此同时,乡村少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每一个城市都是由乡村转型而来的,其本质上是相同的,应让乡村少年认识到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都各具优势,城市化在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因而我们需要引导乡村少年正确认识环境变化并主动采取措施保护环境。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和环保公益活动并号召环境保护等。此外,在发展过程中注意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

2.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忽略功利化教育。

虽然教育部课改要求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学校也作出相应改善,但学生在课后的学习压力反而增加。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不但带来教育的变革,而且引发乡村家长的教育问题。为改善这一状况,我们建议家长适当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而不应盲目跟风报班,加重孩子的学习压力;教师不能将分数作为评判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学校应转变功利化教育思想,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铁芳.乡村文化的缺失与反思[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11(1).

[2]徐湘荷,谭春芳.温德尔·拜瑞的乡村教育哲学[J].比较教育研究,2009(1).

[3]李荣安.从道德角度看价值、文化和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01(6):15-22.

[4]王作亮.乡村文化变迁及其对乡村少年的影响[J].中国教育学刊,2011(12).

本文为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乡村文化变迁背景下苏北地区乡村少年身份认同的现状研究(xcx13085)的部分成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卷学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问卷网
学校推介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