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兴宜
(荆楚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1)
2007年7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作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该《课程要求》明确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由此可见,此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应该是改变大学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重语言知识、轻语言技能的培养不能实现《课程要求》的教学目标。当前的教学模式面临挑战。
首先,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与专业学生不同。在态度上,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更多地凭借对英语的爱好或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学习英语,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如专业的学生。他们大多语言基础一般,高中的应试教育使得他们在词汇、语法、阅读方面相对较强,而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较弱,常常分不清同义词在用法上的区别,分不清口语和书面语。面对英语听力和阅读题时,学生反映“文章的意思明明读懂了,但就是做错题。”
其次,在课堂上,学生注重学习单词发音、词汇、语法规律和句子用法,认为只要吸收了这些,这一课就算掌握了。有的教师在课堂上着重对文章的篇章、文体、写作手法等进行深入挖掘时,居然有学生认为“这样的课感觉没学到知识,还不如多讲讲某个单词的各种用法”。如此一来,学生丝毫意识不到课文深层次挖掘的意义,对语言的掌握一直停留在单词、语法的层面上,得不到综合、全面的提高。教学模式老套,忽视了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
以上教学现状给了我们两点启示:1.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必须改进当前的教学模式。2. 学生从仅仅读懂文章、了解词句大意,上升到欣赏文章的语言水平继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那么,文体学与外语教学究竟有什么联系?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文体学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文体学是一门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文体的学科,而“文体”(style) 指某种语体的风格特征,即适于某特定语言环境的一整套语言变异形式。文体分析就是在语音、词汇、语法、篇章结构等各个层面进行的,其重点是分析具有文体意义 (stylistic significance) 和美学价值的那些语言特征,从那些被“前景化”了的语言特征 (foregrounded features) 入手,挖掘作者的语用意图和语用效果,以便达到鉴赏的目的。[2]英国文体家Henry Widdson认为:“文体分析的价值在于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手段,使他能够与自己对于语言的感受联系起来,从而使他的感受深入一 步”[3]。我们把这种感受理解成能够使读者逐步提高文学鉴赏力的感受。文体学关心的是语境与语言形式间的关系、 语言成分的意义与效果以及语篇的连贯与整体风格等[4],这也正是当前大学英语课堂的不足之处。
结合上述英语教学的现状,我们将从文体学的角度审视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并通过笔者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以下简称《新视野》)中的教学实践,结合文体学的分析方法,用文体知识帮助学生更准确的领悟课文内容、主题和风格,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 教学策略
《新视野》读写教程共四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语言、文化、习俗、伦理、科技、信息、社会热点;文体类型多样,其中文章多为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
例如:
表1
这些不同文体类型的文章交叉编排,贯穿各册,反映了当今社会突显的各种问题,具有时代气息和现代感,让学习者对课文内容始终保持新鲜感, 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引发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1)词汇。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往往只重视了语言的正确性(Correctness),而忽略了语言的适合性 (Appropriateness)原则。诚然,语言的适合性是语言能力更高层次的体现。毫无疑问,学生使用英语必须做到准确无误;同时,人类的语言活动必然和特定的语域紧密联系,不同的语域往往通过不同文体色彩的词汇体现。教师在授课中应指导学生将语域与文章的用词结合起来学习,这样学生就能领悟情景语境对词汇选择的重要性。
例如《新视野》第一册第二单元 Section A ”Deep Concern”这篇记叙文时,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到本文的情景语境是以母亲和女儿的对话展开的,所以这篇文章的选词非常生活化,包含了很多口语表达。如: No, no, don’t do that. dear, honey, you know, I’ve got to go. 等。而另一篇说明文”The Telecommunications Revolution”中,讲到了信息革命时期各国在电信、科技方面的发展,用到了许多书面词汇,如 boost, a parade of , give sb. a huge advantage over, to lick the problem, scratch the surface of the problem等。通过以上比较,教师引导学生揣摩这些文体方法,区分口语和书面语,分清情景场合内容对象等,便能锻炼非英语专业学生在不同交际场合使用得体英语的能力。
了解了单词在语域环境下的重要性,也能解决学生在写作中遇到同义词不知道该选哪个词的困惑。如:《新视野》第四册第五单元Section A “Choose to Be Alone On Purpose”中用到了”creep”这个单词,除了讲这个单词的具体用法,教师应该对比分析以下几个表示“爬”的近义词的区别。
climb 强调“上” crawl强调“慢” claw强调“抓” creep强调“静”
进行翻译练习时,有意识地给学生灌输文体知识也是必须的。翻译既要忠实、通顺,又要再现原文的文体风格,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有目的的选择近义词,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能提高翻译的准确度。
(2)句子。
如果说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词汇的掌握还有一定基础的话,他们对句子排列、句法形式等似乎就不那么敏感了。句法手段是否运用得得体,也能检验出学生掌握语言水平的高低。在遇到特殊句式时,教师应让学生思考作者安排这样的句式的目的是什么?继而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多样化的句式生动、恰当地表达思想。如:Blandford felt as though his heart was being compressed into a small cement ball, so strong was his desire to follow the girl, yet so deep was his longing for the woman….
《新视野》第二册,第四单元 “A Test of True Love”
该句采用了两个”so…”引导的倒装句。若教师只是从语法角度告诉学生这两个句子是倒装句,那是不够的。我们还应分析为什么要用倒装句呢?原来,这里的倒装句是用来强调主人公Blandford看到了他爱慕已久的女孩,忍不住内心的纠结,想追随她的强烈感情。这样,学生因此了解了倒装句的特殊文体效应。除了倒装句,还有省略、排比、重复、反问等句法形式。学生如能了解这些特殊的句法形式,他们的阅读和听力水平便会提高,文学鉴赏力也会上一个台阶。
(3)篇章。
之所以学生会遇到读或听懂了文章却做不对题,是因为读或听懂一篇文章,不等于读或听到了单词和句型,根本在于是否把握了篇章的结构,意义以及整个语篇的主题。在教授《新视野》时,笔者首先就会从篇章的结构入手,要求学生回答这个文章的大意是什么?这篇文章的结构是什么样的?这篇文章的语言风格如何?文中哪里体现了这种风格?等一系列问题。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把握。这有利于学生实现对听力、阅读材料的真正理解,训练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从翻译的角度讲,翻译不是简单的词对词,句对句的转换,更要考虑词或句子在整体语篇中的意义和作用。因此,篇章的文体把握也有利于学生翻译水平的提高。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文体的认识有助于增强他们对语言使用规则以及语言差异的敏感,提高他们驾驭语言的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应教会学生如何根据交际需求和所传达的信息来选择有效的表达形式。而文体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结合的用法有助于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读懂文章的同时能鉴赏文章,在正确使用语言的同时准确恰当的使用语言,达到提高其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教学目标。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秦秀白.英语语体和文体要略[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Widdowson, H.G. Stylistics and the Teaching of Literature [M].The Hague :Mouton.1975.
[4]杨雪燕.文体学与外语教学 [J]. 北京:外交学院学报,200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