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英
值不值得?
《苏武传》上到最后,学生提出的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苏武到底值不值?
家里老母去世、妻子改嫁,自己在异邦操汉节,还有意义吗?最后回到大汉,却又失去了在匈奴的两个孩子和陪伴他十几年的匈奴妻子,又遭受了一次人生的重大损失。
这个问题挺有嚼头。现在人们的价值观多元化,现实中人们把诸如此类的人归于书典中的高大形象,与常人有天壤之别,恐怕许多人会有疑问:是否具有人生教化作用?简单直接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具有理论高度的说教,只能让人感觉假、大、空,如何与学生交流?
讨论颇具现实性。有的说,如果投降了,还可以封王,过上好日子。有的说,就留在匈奴做个普通人,还有家人,回来却什么也没有了。
这是从人生的物质利益上来评价的。而教参或学界从物质层面上升到了精神层面,并给予高度评价,远远超越了人们的基本认识,无法与常人的基本认识对接,成为完全脱离现实的说教。
“那么,他得到了什么呢?”
皇帝给了奖赏:“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
从李陵的信来考察,这个奖赏并不高——“二千石”为郡守级年薪标准,后面的赏赐也大体为这个档次,奸邪之徒却获得巨大的利益。这个对比仍然是要说明付出牺牲太多而收到回报太少——苏武这样做不值得。
而史书之所以这样写,说明了苏武的做法有无法估量的意义,实际上人们读到这里也会非常震撼,但现实中人们的认识也只是震撼而已,“意义”成了崇高的无法企及的境界!
这个问题人们多以世俗的眼光看,争论颇为费劲,苍白的理论有高度,但缺乏认同感,大家议论纷纷。之后,换个思路,打个比方:大家想想自己曾经受过的委屈,当时是什么心理?被人冤枉之后,你愿不愿意归顺他?从人生真实感觉来考量,大家有了一个基本认识:得到人格的尊严与历史的尊重。把自己的切身感受与历史人物的处境联系起来,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也就有了真切的感受。许多说教其实自有它的现实依据,只是许多人并不能认识到位,这就需要建设一个联通的桥梁——当然,这需要一个人有这样的跨度和跨越能力。基于人生的基本状态来考察,其实历史英雄也还是有血有肉的“人”!这样的解读,对现实的人也就有了直接的关联与价值,而古文学习就不再是脱离实际虚无缥缈的幻境。
历史上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他们的高度与众不同,用个人利益的尺子无法衡量,反过来,平常的人价值观也未必是铁板一块宣传平庸,无论内心格局大小,也都有另一面,有时也可以超越自己,特别是评价他人,也完全可以引导到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尺度,也可以懂得让历史的时间长河去淘洗。
那么再回到前面的问题,反过来,如果苏武投降了,获得了个人利益,那么以什么为代价呢?我们也做个类推,在关系到本国利益的国际问题上,如果你作为代表去谈判,你怎么处理?比如前两年美国给中国施加压力,企图迫使人民币升值,如果你出使美国就此谈判,你肯定面对这样的矛盾。如果你获得了一些个人利益,那么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呢? 是国家的尊严、全体人民的利益。那时候,全国人民都要为此付出代价,这一点很容易明白。任何国家、民族,都需要有这样一些脊梁撑起自己民族的尊严。
现实世界,我们不能不让人有个人利益之心,但也不能迁就个人利益。课堂讨论真正触及了人们心理上的一些实质性问题,展示了学生真实的内心,但更重要的,也开启了对于“崇高”的一些认同。进行深入的分析之后,真正把个人荣辱与国家、人民的利益联系起来,这个时候,学生也就能够接受有高度的评价了。生命意识的教育不能架空起来讲,而要真正从认识上进行沟通。
总体上讲,不回避问题,不脱离实际,不僵化认识,找到相通相似的契合点,真心实意地进行人生的探讨,久远的历史完全可以融进现实,变得具体可感、有实际价值。
“值得不值得”是《汉书》留给后人的一个令人纠结的问题,反映了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矛盾与社会状况。作为教材,这段文字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人生价值等兼而有之,我们不能苛求所有学生都有这样的境界,但更不能把学生局限于鄙俚浅陋,而要拓展思维,提升人生。
人有多大?
《宇宙的边疆》 《一个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等课的讨论中有一个共同点:人有多大?
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过程展现了人类发展的进程,“宇宙无穷”这个概念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对高中学生来说已经不再陌生。这就出现一个问题:人到底有多大(时间的和空间的)?这就引出下一个问题:在宇宙中这样渺小,还活个什么劲儿?前面讨论没有结果,大家都受到一定的打击。
加来道雄假设鱼被人从水中抓起来,我们也假设自己被上帝从地球上抓起,拿到太空去观察,人会怎么样?比如自己此时一下子处于这样的境地,会怎样?
还要做这样几个假设:一个微生物与你对话。就像《庄子·逍遥游》中所说的,小虫有小虫的空间尺度,彭祖有彭祖的尺度,这样认识世界。
继续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延伸。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个小点,地球和太阳之间有着遥远的距离,太阳系在银河系中只是个小点,银河系只是星系中一个小点,星系只是宇宙中的一个个小点……
小小的物体具体可以分解到分子,分子又分解为原子,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哲学家指出:世界是由原子组成的。但是,直到20世纪初,才由法国物理学家证实了原子的存在。事情远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简单。原子并不是不可分割的,原子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于是,质子、中子、中微子、介子……随着时间的推移纷纷浮出水面。但是,随后人们发现,质子、中子和介子等也不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是由更基本的“夸克”组成。1995年人们对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最后一个夸克的搜寻,画下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可是按照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粒子世界由62种粒子构成。但人们只证实了60种粒子的存在。可见,要认识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这里,需要科学与哲学的沟通,需要哲学与人生的沟通,需要和学生换个尺度或角度认识事物。
成败之论
关于成败的讨论颇具哲理。可见高中学生自有哲学思辨。
窦娥被冤枉了,最后又昭雪了。她取得胜利了吗?她的毁灭就是她的成功,她的成功就是她的毁灭。
哈姆·雷特胜利了吗?他挫败了国王的阴谋,消灭了对手,成功地完成了复仇使命,但也消灭了自己。
桑地亚哥老人胜利了吗?有学生说:“他是个失败的英雄。”也有学生说:“他是个成功的失败者。”
这些都在宣示一个哲学命题,或者说佛理:“色即空,空即色。”
探索他人,领悟天理、世事,提升自己,这样的讨论真正在拓展人生思维空间。
奇迹总会发生吗?
上到了《信条》,里面有死的问题,于是再接茬:死用得着追求吗?那么我们就好好活着。
有人问:“怎样才能好好死?”答曰:“好好活着才能好好死。”试想:没活好怎么好死?电视连续剧《老大的幸福》中,二哥公司被兼并,自己一无所有,要跳楼,要跳水库,都被大哥救了,后来认识到自己本身和亲人的价值,于是找回了自我。那么,做人的信念,让我们好好建设人生。
《信条》所讲的,都是人生的基础问题。
前几年广为流传一个教育故事。
有位记者问一位获奖者:“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里学到的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科学家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
“怎么会是在幼儿园?您认为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
老人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奇迹就这样发生了?
下面一个问题是:我们自己的信条是什么?平时生活、学习的许多事项都来规划一下,如何?
科学家的成长,也都是从凡人起步的,做一个凡人,可能把平常的事做得更好。
关于生命的探索是每个人必然面临的课题。甚至可以说,所有科学文化的探索最终都落脚在人生的探索,因为都是在发展人自己。探索什么,达到什么范围、什么程度,其实正是自己人生的境界。高中语文课,当然也在这个范畴。就事论事的讨论,难免落入窠臼;事事与测试题联系,肯定把思维局限于狭隘的问题解答上。开放思维空间,在探索过程中拓展,在拓展过程中提升,这是人的生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