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的喜与忧

2014-07-16 03:11
创新时代 2014年3期
关键词:大学生课程教育

近几年,由于高校快速扩招,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但就业人数的剧增与社会有效需求的矛盾却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就业方式便应运而生,这是新背景下就业形势多样化的必然产物,也是新时期大学毕业生走出就业困境的有效途径。然而,对于大学生来说,自主创业并不是以一方之力便能轻易完成的事,尚需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创业环境以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当然,在这漫长的创业道路上自然有喜有忧。

喜:创业政策的扶持

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相继出台,体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也使大学生创业有了良好的政策保障,这对推动大学生创业、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促进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和深远的意义。通过近几年实践的检验,各地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扶持力度在不断加大与完善,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准入条件放宽。通过对各地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各地都对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进一步放宽了准入条件,降低了注册门槛。比如在大学生初创企业时,各地允许按行业特点放宽资金、人员准入条件;允许企业注册资金可分期到位;按照相关规定可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注册地点及创业经营场所等。对大学生创业不能纯粹从解决就业的角度去看,而应该从为社会创造财富、为更多的人创造就业岗位的方面去分析。大批大学生老板出现,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功能。因此,出台减少限制、降低门槛、简化程序的创业政策,有效地催生了富有发展前景的大学生创业,对培育富有传奇色彩的大学生创业英雄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资金扶持、税费减免。“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可在创业地视不同情况申请‘大学生创业资金。毕业2年以内从事个体经营时,自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可免交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种种创业扶持政策均提到了一个关键问题——资金。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学生创业大多面临着资金缺乏的问题。传统的创业资金来源于创业者自身的积累,而现在靠这种方法筹集资金创办企业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显然不现实。现在各级政府出台了这些大学生创业资金扶持政策,真正解决了大学生“无米之炊”的大问题。

提供培训指导服务。培训指导服务引导学生确定了合理的创业目标。这个目标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目标过高则一时难于实现,过低则轻易造成自身价值贬值,甚至束缚创业能力的发挥。这就要求创业政策有明确的导向,鼓励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限制什么,都要体现出来。最重要是提供培训指导服务能够反映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发展趋向,积极鼓励他们创办以科技型为主的企业,创办产生较大社会价值的企业,且能防止他们去从事那些简单化的经营项目,这对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以上这些优惠政策,涉及了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对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来说,了解这些政策,是走好创业的第一步。但是,创业最艰难的还不是资金问题,知识、技能和信息的缺乏才是创业的最大困难,因此,令人担忧的问题自然出现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亟待加强。

忧:创业教育有待加强

创业教育就是在学生的心中播下创业的种子,随着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的加强,创业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全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与创业有关的课程、讲座,推出了创业班,建立了创业指导站,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活动、创业大赛等活动。可见,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方兴未艾。但也应该看到,处于起步初期的创业教育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正视和改善创业教育的现状将有助于其健康发展。当前高校的创业教育工作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创业教育观念比较落后。高校缺乏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部分学校并没有把“工作岗位创造者”作为学校培养学生的工作目标,一些学校虽然有这方面的意识,也仅仅是通过举办大学生创业讲座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只有少数高校把大学生创业教育纳入到系统的学习和课程体系中。

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在国外,教授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大多有创业或投资的经历,自身熟悉企业的运营。但是在国内,即便在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的少数高校中,授课教师也多是学术专家出身,本身缺乏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

没有系统权威的教材体系。如今,国外已经开发出了众多广受学生欢迎的教材,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估标准,但是这些在我国几乎还是空白。即便是在已经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在选择教材方面也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更不要说形成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

创业活动还仅仅流于形式。一些高校虽然现在举办了各种形式的高校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但多数学生也只是为了比赛而比赛,不会真正将他们的创业计划付诸到实施之中。学校方面也缺乏相应的扶持鼓励措施培育大学生创业。

基于以上创业教育中存在的弊端,通过分析国外大学较为典型的创业教育案例,我们发现专业的创业导师制度、科学的课程设置、完备的配套措施是国外创业教育的优势所在,值得国内高校学习。以美国仁斯里尔理工学院为例,仁斯里尔理工学院是一所私立大学,创业教育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1980年学校建立企业孵化器,1983年开始开发和建设大学科技园,1985年左右开设第一门创业课程。该学院设立了“技术创业中心”。与教授创业课程相关的全职和兼职人员总共19人,其中5人教授与创业有关的课程,14人教授创业活动领域之外的其他课程,同时学校常年邀请成功创业者来校任教。该学院创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未来的企业领导者。这些领导者将带领他们的组织把技术、创意转化成为新的企业、产品、工艺和系统。近年来,该学院依据新的创业教育大纲要求,对学生选修的创业课程种类与数量进行了严格把关:学生必须学习“创业原理”与“新企业创立”两门课程,同时要从“启动一个新企业”与“技术创业实验”中选择一门实验课,必须从“发明创新和创业”、“金融市场和机构”、“工业营销”、“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设计”、“研发管理”6门课中选择2门课程进行学习。除此之外,所有创业的学生必须还选修以下核心的创业课程,即设计制造营销、设计开发建立高绩效组织、技术与竞争优势、战略技术和创业、财务管理与公司评价。也正是基于科学的课程设置及严格的学习要求,引导学生把“被动适应社会”转变为“主动适应甚至挑战社会”,学生才能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无缝转接。

除了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外,在新兴工业化国家中,印度大学的创业教育也是值得关注的。以印度加尔各答管理学院创业教育为例,加尔各答管理学院是亚洲最好的商学院之一,有硕士、博士和高层经理培训三个层次的培养计划。三类计划共同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关于经济、技术、文化、商业环境的全球视野,并把创业作为优先发展领域,多方式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精神。他们在主流学科战略管理、财务管理、社会学等学科之下,开设了创业管理、创业财务服务、企业文化创新、企业家研讨等与创业相关的主干课程。同时,在学生创业协会的支持下,学校设立了创业辅助课程,诸如每年举办亚洲最大的创业计划大赛、121创意实施大赛等,让学生在实战的平台上进一步提升创业水平与技能。

当然,在我国也有部分高校开始注重并强化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比如厦门大学通过整合企业、工商部门、专业教师等资源,建立了专业的创业导师库,对从骨干创业培训中挖掘出的具有相对成熟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2013年,厦门大学指导21个学生项目成功创业。虽然国内大学的做法在很多方面较国外先进教育经验还有差距,但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加强创业教育的普及与实施,将会大大减少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率。

忧:创新意识缺乏

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固然重要,但是创新意识也是创业成功过程中一种不可或缺的需求。曾有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某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创业业务主要集中在IT、广告等特定行业,其他领域涉猎较少。专家们认为,创业领域的过度集中将直接导致创业成功率的下降,从某种程度上也说明,大学生创业的创新意识有所欠缺。

创新意识是指一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所需,引起某种创造动机,表现出创造的意向和愿望,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纵观全球,人类社会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因此,对大学生来说,增强创新意识,主动迎接时代赋予的挑战,紧跟世界发展的潮流,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高校毕业生大多在20-25岁之间,这个年龄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要求独立地、有主见地处理自己的事情,依赖父母的心理逐渐消失,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明显增强。同时他们又处在人生的重大转折和突变时期,有很大的可塑性,是开发潜力、发展创造力的最佳时期。

通常学校教育侧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片面追求成绩,忽视其他能力尤其是科研能力的培养,造成大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实践活动能力薄弱的后果。如果大学生只在本专业的狭窄范围内活动,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相邻学科的学习,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了知识吸收“见树不见林”的现象。它使得学生机械、片面地看待各科知识的结构,不善于加以相互联系,融会贯通。它还使得学生对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持敌对的态度,对跨专业的理论设想嗤之以鼻,具体表现就是大学生创业只限于本专业的相关职业,不会创新地去涉及其他领域。

创新型人才应该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决心,勇于前进并能有效地进行自我激励大胆尝试的人。那么,该如何增强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呢?首先,学校方面应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利用多媒体、图书馆等信息渠道扩大学生们的视野。邀请专业战线上卓有成就的人才与同学们见面谈心,校领导、教师和管理人员要关心爱护学生,帮助他们克服传统保守意识,激发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其次,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从传统应试教育的圈子跳出来,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变灌输方式为主动探索式,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教学氛围,运用有利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教学方法,解放学生思想,活跃学生思维,使其创新意识得以发挥。

最后,大学生自身要加强社会实践,多参与大学生社团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活动的主体。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对现实的感觉和认识的深度、广度都不是在封闭的环境下所能比拟的。他们身上具备的各种基本素质和潜能会得到发挥,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得以加强,因而容易产生创造性火花,表现出创造性举动,从而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意识。

总之,只有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才能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相信只要社会、政府、学校、家庭高度重视,以及通过创业者的不懈努力,大学生自主创业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而日趋成熟,也必将结出丰硕的成果,期待大学生创业者更加精彩的表现!

猜你喜欢
大学生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