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时代人物:他们如何创业?

2014-07-16 03:17
创新时代 2014年3期
关键词:俞敏洪马云创业者

古人云:“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对于创业,我们同样应该意识到这点,成功创业的秘诀不在于一蹴而就,而在于创业者是否能够持之以恒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要知道创业并非易事,就好比一群人在黑夜中寻找出路,路就在脚下,如若安于现状,难保不会被抛弃,只有勇敢地面向这种不确定去寻找对的路,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与同伴的尊重。现如今创业早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议论的焦点之一,而作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是一个人做事情的思维和发展的眼光,它决定了个人成就的大小,所以思路决定出路,创新推动发展。在逆境和困境中,有思路就有出路,在顺境和坦途中,有思路才会有更大的发展。人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思路,多一个思路就多一个出路。马云的成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马云一直是个不安分的人,很早之前就开始创业。最初他和一帮铁哥们成立了一个翻译社——海博翻译社,请退休老师做翻译。海博翻译社第一个月的全部收入是700元,但是房租要付出2000元。为了能生存下去,马云甚至背着大麻袋到义乌、广州去进货贩卖。于是,海博翻译社开始卖鲜花,卖礼品。钱没挣到多少,马云倒是闯出了一点名气。

1995年,有着“杭州英语最棒”名气的马云受浙江省交通厅的委托到美国去催讨一笔债务。结果是钱没要到一分,他倒发现了一个“宝库”——互联网。在西雅图,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马云第一次上了互联网。刚刚学会上网,他竟然就想到了为他的翻译社做网上广告,上午10点,他把广告发送上网,中午12点前他就收到了6个E-mail,邮件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邮件上说这是他们看到的有关中国的第一个网页。“这里有大大的生意可做!”马云当时就意识到互联网是一座金矿,互联网必将改变世界!虽然当时在杭州还没有开通拨号上网业务,就是远在美国的杨致远也不过刚刚创建雅虎不到一年。但马云却萌发出一个想法:我要做一个网站,把国内的企业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网上向全世界发布。

马云相信“时不我待,舍我其谁”,于是他找了个学自动化的“拍档”,加上妻子,一共三个人,两万元启动资金,租了间房,他们就开始创业了。这就是马云的第一家互联网公司——海博网络,产品叫做“中国黄页”。在早期的海外留学生当中,很多人都知道互联网上最早出现的以中国为主题的商业信息网站正是“中国黄页”,所以国外媒体也称马云为中国的Mr.Internet。

再后来,马云完善了整个电子商务体系。自2003年开始,马云先后创办了阿里巴巴、淘宝网、支付宝、阿里妈妈、天猫、一淘网、阿里云等国内电子商务知名品牌。可以说马云的成功在于思维和智慧的与众不同。他敏锐地发现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并且从国情出发,从自身所处的环境出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以独特的思路找到了自己的出路。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需要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但就是如此,马云摸索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模式,实现了“凤凰涅槃”般的美丽神话,而这也正是思路带来的结果。

行动决定命运

“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有人说这是现在年轻人创业的现状。创业,不是光用想的,而是看你愿不愿意全力以赴去做它,以现实行动决定往后的道路。

有一个人是“用行动改变命运”最好的实例。他曾经是一个留级生,却让无数学子的人生升级;他从未留过洋,却组建了一支跨国的船队;他用26个字母拉近了此岸和彼岸的距离,他胸怀世界,志在东方,他就是新东方掌门人俞敏洪——中国最富有的老师。

一路走过来的俞敏洪,成功前经历过很多挫折。但是在所有的挫折面前,俞敏洪都用实际行动将自己的命运一一改写。他有一个大学梦,但由于知识基础薄弱等原因,俞敏洪第一次高考严重失利,英语才得了33分;第二年他又考了一次,英语得了55分,依然是名落孙山。俞敏洪在微弱的煤油灯下坚持学习,用行动证明着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俞敏洪在坚持考了三年后,最终考进了北京大学西语系。

然而在北大,俞敏洪是全班唯一从农村来的学生,口音很浓,英文说不了,听力更是不行。但是俞敏洪始终坚信一句话“行动改变命运”。于是他在北大语音实验室里戴着耳机,废寝忘食地练习英文听力,或者抱着大录音机,钻进了北大的小树林里不停地对着大树说英文。在疯狂了两个半月以后,俞敏洪终于成了会听英文、会说英文的人!

新东方

毕业后,俞敏洪留在北大成了一名教师。两年后中国出现的留学热潮让俞敏洪也萌生了出国的想法。但是赴美留学的梦想在努力了三年半后付诸东流,一起逝去的还有他所有的积蓄。为了谋生,俞敏洪到北大外面去兼课教书,后来又约几个同学一块儿出去办托福班,挣出国的学费。1990年秋天,俞敏洪的如意算盘被打碎了:因为打着学校的名头私自办学,北京大学在校园广播、有线电视和著名的三角地橱窗里高调宣布了对俞敏洪的处分决定。对此,俞敏洪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在被迫辞去了北京大学英语教师的职务后,俞敏洪觉得,生命和前途似乎都到了暗无天日的地步,但正是这些折磨也使他找到了新的机会。离开北大后,俞敏洪开始在一个叫东方大学的民办学校里办培训班。1993年,在一间10平米透风漏雨的小平房里,俞敏洪创办了北京新东方学校。

到今天,新东方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私立教育服务机构,也成为了无数人梦想的发源地和实现梦想的场所。成千上万人通过在新东方艰苦的学习,圆了自己的留学梦。俞敏洪不断地在用自己的行动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并且将自己的梦想,照进了别人的现实。俞敏洪的追梦之旅总是那么曲折离奇,风景别样,但他仍然锲而不舍。他曾说,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所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样的。所以,无论梦想的路上有多少险阻,用行动就可以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态度决定高度

积极的态度可以应用在创业的每一个阶段,敦促并鞭策着创业者去做自己应该做却没有做的事情。不论创业者现在境况如何,只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态度就会成就其高度。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幅对联出自蒲松龄之手,也完美地向世人阐释了成功的诀窍。更精确地说,成功是结果,持之以恒是过程,而最重要的前提是意志,即个人对工作、生活的态度。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人成功、升迁等原因的85%决定于人们的态度,而只有15%是由于人们的专业技术。换句话说,工作态度决定事业的成功与否。无论创业者现在身处何种境地,要想取得成功,一定要摆正其位置,端正其态度,将每一次尝试视为一次机会,要从心理上认识到自己做的一切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这样才能体会到创业所带来的乐趣,并且从中实现自我的价值。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创业者难以预料的,他们不能控制机遇,却可以掌控自己对待事情的态度;他们无法预知未来,却可以把握现在;他们左右不了变化无常的天气,却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情;他们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扩展它的宽度。换一种心态,就会发现一个充满阳光、希望、鲜花与掌声的新世界。

态度决定高度。一个人能脱颖而出,固然需要他的能力超越众人,更需要他的态度比别人更积极。不能说具有了某种态度就一定能成功,但是成功的人都有着一些相同的态度。一个人的做事态度折射着其人生的态度,而人生态度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就如同创业的过程,全操纵在自己之手,一个天性乐观,对工作充满热忱的人,无论他眼下是在洗马桶、挖土方还是在经营着一家公司,都会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一项神圣的天职,并怀着深切的兴趣。在创业过程中充满热忱的人,不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只要怀着一种积极的态度,乐观地接受挑战,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始终抱着一种积极的态度,创业的步履就会与日俱进,人生的高度就会与日俱增,只要掌握好态度这把金钥匙,就能创造辉煌灿烂的成就。

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不能只靠胆大妄为东奔西撞,也不可能是在大学的课堂里说教出来的。他必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摸爬滚打,在风雨的锤炼中长大。同时,必须以独特的思路寻找属于自己的出路,大胆行动并且端正态度,相信自己,从现在开始,走向成功!

猜你喜欢
俞敏洪马云创业者
俞敏洪的坚持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马云:提前退休做一个让自己喜欢的人
俞敏洪:商海中冲浪的“平民英雄”(上)
马云,你听我说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Enterogenous infection of Candida albicans in immunocompromised rats under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互联网创业者
打个平手
俞敏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