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翰,吴绍萍
摘 要: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作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其办学定位和特色、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契合方式和程度如何,直接关系着能否培养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问题。广西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必须积极探讨从“新建”向“新型”转变,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区域高校;服务社会;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5-0253-0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越来越呈现出区域化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服务地方是地方高校最基本的职责和功能,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作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其办学定位和特色、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契合方式和程度如何,也就直接关系着能否培养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问题。因而,探索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的有效路径是十分重要的。
一、广西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分析
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规模和质量需求、优化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自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院校进入了量的快速扩张时期,一方面,原有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另一方面,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应运而生。截至2012年,我国新建(或新升格)本科院校已达325所、独立学院303所,在校本科生人数达全国本科在校生人数的一半以上(含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有生力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分布在地市级城市,生源大部分来自地方,管理上主要采用“省市共管,以市为主”模式。这就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必须以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办学定位[1]。从总体上说,广西高等教育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且没有很好地跟上全国高校发展的大好时期,特别是民办高校更是没有利用好这一有利契机,致使广西的高校在总量上仍然属于较少的省区之一。但即使如此,广西高等教育仍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0年以来,我区广西民族学院、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广西中医学院分别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和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工学院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广西科技大学。新设玉林师范学院、河池学院、广西财经学院、贺州学院、钦州学院、百色学院、梧州学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等10所普通本科高校。目前,广西的本科高等院校已经有23所。广西的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是通过专科学校与相关相邻中专中师合并升格而建立起来的,其办学定位是为广西民族地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其办学特色应体现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从而使广西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广西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深化东盟开放合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西南边疆的稳定。然而,广西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仍然不够明确,办学特色不够突出。因此,在高等教育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过程中,广西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根据国家教育部“研究制定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启动实施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的要求,积极探索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确保提高质量和充分发挥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
二、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依据
关于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依据,笔者在与他人合著的《区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改革与创新》一文中做过如下归纳认为,一是区域高校办学类型与定位。区域高校办学定位的基本依据是“资源约束”和“需求约束”理论:即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确定高等教育发展方向,根据学校办学资源优势确定高校的发展规模和结构,这是区域高校赖以生存的基础。二是区域高校自身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区域高校办学定位是否准确,办学特色是否显著,关键是看其是否能够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规模与水平,保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度契合。这是区域高校赖以发展的前提。三是区域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区域高校要准确预测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适度超前地进行学科设置与调整,适度超前地确定人才培养的总量与规格。这是区域高校赖以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2]。在《构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区域高校互动双赢模式研究》一文中,笔者进一步总结认为: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的一般理论研究主要有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第三职能理论、全息结构理论、教育方针理论。国内学者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表明: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地区、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产生着巨大影响;同时,高等教育的发展又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尤其是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国外专家学者关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研究主要有三螺旋理论、区域竞争力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后发优势理论。国内外学者关于高等教育与區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关系研究”和“必要性研究”这两大方面。在实践上,当前主要强调的是: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方式是“产学研相结合”[3]。在具体方式上,众多高校都做了创新性尝试,取得了丰富的实践成果,如上海电机学院是一所2004年才升格为本科院校的高校。这所有50多年举办技术教育经验、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闻名的学校,升本之后面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充分发扬自身的办学传统和优势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理念,走出了一条在深化内涵建设中谋求与普通本科院校错位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4]。常熟理工学院抓住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新建”、“应用型”和“地方性”,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基础理论必不可少,但要少而精,要够用并且管用。”主张“大学生在校期间要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实践,学校的课程设置、企业的实践安排一定要突出应用性。”与苏州、常熟地方传统产业保持紧密联系,主动跟踪地方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新专业的申报中“看顾客的需求来做饭”,联合上市企业阿特斯建起了苏州首家“光伏科技学院”,联合地方政府建起了江苏首家“国际服务工程学院”,与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共建“海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办学模式改革收到了积极的效果[5]。而被教育部作为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成功经验推荐的黄淮学院的实践,则是众多高校创新性尝试取得的典型成果之一[6]。黄淮学院地处河南南部欠发达地区,升本以来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发展道路,坚持技术应用类型高校的发展定位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学校从“新建”向“新型”转变,很值得我们借鉴。
三、贺州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探索
贺州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43年的广西省立平乐师范学校,此后历经贺县师范学校、八步师范学校、梧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梧州地区教育学院、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六个发展时期,2006年2月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贺州学院。学院实行“区、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是贺州市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设有文化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音乐学院、设计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等14个学院。
作为位于湘、桂、粤三省(区)交界处的广西民族地区一所新建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的贺州学院,确立了“立足贺州、面向基层、服务区域、突出特色,努力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适应、在区内有较高水平的多科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思路与发展定位。秉承于此,7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的人才培养思路,为社会输送了各类人才62 000多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坚持办贺州人民需要的大学,积极探索服务地方的有效途径,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2008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得并启动广西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项目。学校现有广西重点学科3个、广西高校特色专业4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高校重点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建设中心1个,是广西重点培育教师教育基地。建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族群文化博物馆和贺州矿冶钱币博物馆,建立了24个科研机构。在南岭走廊族群文化、贺州方言、桂东特色资源利用与开发等领域的研究颇具特色,取得了一批较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成果。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参与)1项、二等奖3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合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20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
(一)充分发挥师范教育传统优势,大力服务地方基础教育
贺州学院前身是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桂东北地区唯一承担教师教育的高等院校,长期肩负着贺州市及梧州市等周边地区的师资培养与培训任务。在教师教育方面,拥有60多年的师范教育历史,已为地方输送合格师资3万多人。就培养教师而言,学校有丰富的经验,具有一支学历、职称以及学缘结构合理有序的专业教师队伍,现有精品课程12门(区级5门),本科专业10个,建有教育实习基地35个、顶岗实习支教学校18个和师范生义务支教点2个。学校始终把教育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来建设,努力为贺州市及周边地区基础教育服务;与市、县区教育局合作开展了中小学顶岗实习和教师培训项目;面向地方中小学,积极开展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学校在未来的发展中,立足贺州基础教育的需要,将继续发挥教师教育优势,服务地方和区域基础教育、学前教育。积极创新教育实践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零距离”,学习与工作“零过渡”,培养新型高素质的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师资。坚持贴近农村和服务农村教育,通过承担“区培计划”、“国培计划”、广西教师基地学校教师培训一体化项目,推进继续教育培训、顶岗实习支教等举措提高农村师资水平,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在履行责任中赢得社会认同和赞誉,为贺州市及周边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二)积极利用地方特色资源,以科技开发和文化传承服务地方
贺州学院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和当地优势资源,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首先,立足贺州农副产品、特色农业资源,加强食品工程、生物应用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马蹄深加工技术、重钙粉体技术、造纸白泥排污处理、大肉姜快速繁殖技术、山楂种植与深加工的开发,以及蚕桑叶面肥和兔用预混料及专用药的研制等方面成果明显,积极为贺州及周边地区服务。如,教师选育成功的“中田大山楂”已获广西农业厅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建有母本园、苗木繁育基地30亩,已在贺州市推广种植8000多亩,打造了贺州水果新品牌,增加了农民收入。其次,贺州学院充分利用全国三大民族走廊之一的“南岭民族走廊”文化资源的优势开展族群文化和方言研究,在南岭文学、艺术、文化、历史、地方语言等研究方面独树一帜,形成特色品牌,大力传承和引领地方文化事业发展。如,广西东部族群文化传承与开发研究、广西东部客家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贺州文化产业的发展支撑作用研究、世界唯一的瑶族分支——土瑶研究、客家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南岭走廊民族和谐文化教育资源挖掘传承研究;《潇贺古道历史文化研究》、《客家人生态型生存》、《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乡村经济生活》、《边缘的崛起——桂军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贺州文化大典》、《钟山方言研究》等专著的出版,自治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确立——“桂东族群文化研究基地”;而且,学校开设的“桂东百家讲坛”先后邀请了中科院院士童庆禧、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著名诗人汪国真等知名专家学者开讲,反响热烈;广西高校思想教育在线曾以《桂东百家讲坛:没有围墙的大学》为题进行全面报道。此外,学校深入基层开展服务,进行科技、文化下乡活动。这些研究及成果的推广与运用,必将为宣传贺州、推介贺州,丰富贺州人民文化生活、提高贺州的文化影响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面向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以人才引领地方发展
贺州学院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从专业建设入手,围绕贺州建设“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广西新兴工业城市、桂粤湘区域性交通枢纽、华南生态旅游名城”的发展战略,增设应用型本科专业,为地方培养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坚持以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实际和东部产业转移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行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校合作培养人才模式,与东莞网商商盟建立“东莞商盟学院”,与贺州市、钟山县等政府部门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在旺高工业园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黄姚古城、姑婆山國家森林公园、贺州市体校、八步区实验中学、八步区实验小学等建立60多个综合实践基地,设立贺州学院大学生创业基地;坚持面向基层的就业导向,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艰苦行业、地方基层建功立业,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品德好、基础实、专业精、能力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如,学校在重点发展贺州及周边地区需求的学前与小学教育基础上,重点推进工学、经济学、文学(文化艺术类)教育教学改革,增加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生物制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一大批应用型专业,占学校专业总数的一大半。而且,就调研与用人单位回馈信息表明,学校培养的广大毕业生肯吃苦、能奉献的特点赢得了基层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并成为基层单位录用新人的首选。
民族地区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课题,需要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予以阐释,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高校不同的资源优势、发展阶段、未来发展目标确立有特色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实现由“新建”向“新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小虎,杨祥.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3(1).
[2]杨荣翰,潘立文,林明.区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改革与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0(3).
[3]杨荣翰.构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区域高校互动双赢模式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3(2).
[4]刘智英,刘文华,沈祖芸.上海电机学院近年来走出特色办学之路表明——新建本科院校关键要科学定位[N].中国教育报,2008-09-27(2).
[5]苏雁,孔爱峰,傅大友.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三个关键词[N].光明日报,2010-05-13.
[6]教育部司局函件.关于印发黄淮学院转型发展经验交流材料的函[Z].2014-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