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小勤
摘 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教师专业化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在专业领域不断成长的经历,也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技能的过程,是一个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与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技能、职业操守等方面不断探究拓展,能更好更快乐地从事自己的工作。语文教师在专业发展历程中,受很多影响的因素,其中课程理念的不断更新和融合尤为重要,它能从理论的高度,更好地指导教师发展及教学实践。
关键词:语文课程;理念;教师专业发展
我国古代的教学的教学理念成果较为丰硕,《学记》中提到的教学原则有教学相长、循序渐进、启发诱导等,对后世影响深远。改革开放以来,为应试经济全球一体化,教育理念应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
一、我国语文教育理念经历的几个阶段
总体看,我国的语文教育理念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一是以古代伦理教育为主要内涵的中国古代语文教育。主要是探讨人的存在的教育,探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教育,其内容以语文的情感教育和语文认知教育为主。
二是以知识性教育为主要内涵的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主要受到凯洛夫教育理论的影响。凯洛夫认为,教学首先在于“以知识、技能和熟练技巧的体系去武装学生,并在这一过程中有计划地促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才能得到发展。”他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特殊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五个环节,依次是组织教学、复习旧课(检查作业)、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三是以“对话”为主要内涵的后现代语文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创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二、融合课程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理念虽然在特定的时期影响和指导着教学实践,但它是一个不断完善的体系,对这些理念的融会贯通,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进程,主要表现在:
1.促进教师哲思意识的变化。我们的生活似乎已被模式化,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与攀比心理。面对新事物,许多人起先都会静观其变,然后人云亦云,爱做挖苦心思的做批评家,很少有人做身体力行的实践家。在当前教育环境下,我们不仅要从纵向把握历代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活动,还应该从横向认真钻研各个领域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活动的内涵,汲取营养,给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实时转变自己的角色。用哲学的方法思考问题,会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问题,在教学生涯中也会收获甚多。
2.认识到语文和生活的关系。从历代语文教育核心来看,语文始终没有脱离人自身的生活,人的生活也处处彰显语文知识对人的生活的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语文和人是统一的一个系统,从人类文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没有分离过。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贯穿“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这一理念,注意到它是一个统一体,正确处理语文教育和人的生活的关系。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把语文课教成语文课,避免偏离语文教学的方向。
3.促使教师丰富专业知识。把握和理解好理论知识,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这是每位教师期待的成长经历。因此,教师应该把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并且要看成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从而促进我们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4.灵活处理教材,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可以看出,语文素养的内涵,从根本上和中国历代语文教育的内容是契合的,它因时代的需要与语文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完善,更具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钱春艳.促进中职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
[2]肖杨.书册阅读与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调查报告[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