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悫石永浩
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原因的社会学探析
——基于“社会腱”的角度
●程悫石永浩
在互联网极为普及的当今条件之下,网络游戏以疯狂的蔓延速度开始在中学生中蔓延,进而发展成为一种病态式的习惯行为。基于“校园社会腱”理论视角的基础上,对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社会原因和现象进行分析,并从中探索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及对策。
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校园社会腱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进入了普通家庭和社会,但是如何处理好网络使用与正常学习之间的关系,如何正确地区分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差别,却成为当代中学生教育中的一个难题。因为当前的中学生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的主体之一。而以互联网为依托平台的网络游戏产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也迅速发展起来,网络游戏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尤其是受到广大中学生的青睐,玩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中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由于中学生的心理不成熟,自制力低下,在缺乏外部监管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出现大量“网络游戏成瘾”的现象,导致学业和生活的双重失败,为未来的成长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1]如何找出这些网络游戏成瘾中学生的成瘾原因并且及时找出规避的方法,就成为校园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现有的研究当中,有关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心理上的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中学生网络游戏的消极影响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且指出中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是对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继而只能在网络游戏中寻找刺激感和新鲜感。在《中国临床心理学》2008年的年度期刊中,有着专门关于网络成瘾现象的心理研究专题,在这份调查报告中给予了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各种心理因素,包括好奇心理、从众心理、宣泄心理、逃避心理、自卑心理、偏差心理、随潮心理、空虚心理、游戏心理等。正是这些在青少年阶段才能独有的心理因素才“造就”了网络成瘾中学生这样的一个群体。[2]二是教育学方面的研究。许多专家和学者专门从教育学的方面分析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及其防治。有学者就认为学生网络成瘾和学校的思想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即网络游戏成瘾不仅是“学生个人的事”,更是“学校教育的事”,指出学校方面在学生的课余活动上没有给予更大的关心和帮助,而是放任学生的自由,并且学校自始至终也没有好好地真正把网络游戏成瘾这个方面关注起来,学校应该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构建素质教育的阵地,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建立整套的素质教育领导、服务、监督体系。三是社会学的研究。学者主要从人类社会学的角度上面剖析了有网瘾的人在生活行为方面与其他人的不同,得出网瘾者无法通过现实的逻辑渠道去进行正常的思维活动,只能先通过网络游戏世界中的人物关系进行思考。有学者的研究表明,非网络游戏成瘾者在以上几个人际交往层面上能力要高于网络游戏成瘾者。[3]
可以说,目前学界对中学生网瘾的种种原因进行了许多方面深刻的分析和论述。本论文试图从校园社会的角度分析中学生网瘾的形成原因和防治,毕竟学校教育是防治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中学生很大一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而且作为校园而言,社会因素更为主要,它们往往是产生网络游戏成瘾的源头。本文就以“社会腱”[4]的角度去剖析一下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并给出相关的建议。
(一)“社会腱”的概念及其要素
“社会腱”(social bond),最早可以追溯到社会控制理论上去,社会控制理论的核心叫做“社会联系”,即社会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行为,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和手段进行信息传递、思想情感交流、以期达到一定目的的社会活动。[5]马克思说过,社会交往是人的本质的内在的要求,是在物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与此相对应的是,社会交往可以分为物质交往、精神交往和两性交往。如果把人与社会的交往体系结构看做是一个有机的活生生的大树的话,那么“社会交往”就好比是这棵树的树根,是树木能够屹立于大地上并且吸收大地养分的依存之本。反之,没有社会交往的人就好比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社会腱”,是对于社会交往的比喻,通俗地说,就是连接人与客观物质世界(在社会学上的角度来说,就是社会)的一种正常纽带;如果说一个人的“社会腱”断裂,那他(她)就不能算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完整的正常的人,就是和客观的物质社会脱节,生活在封闭、失常、颠倒的自我世界中的人。这种断裂现象也类似于自我封闭,指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很少或根本没有社交活动,除了必要的工作、学习、购物以外,大部分时间将自己关在家里,不与他人来往。自我封闭者都很孤独,没有朋友,甚至害怕社交活动,因而是一种环境不适的病态现象。
(二)“校园社会腱”的具体表现
“校园社会腱”,顾名思义,就是社会腱在学生校园中的缩小化、形象化、具体化。校园社会腱是指在校中学生对于学校、教师、同学以及学校内的各种人和事的物质连接、精神寄托以及信念培养。类似且源自于“社会腱”概念,“校园社会腱”同样包含着卷入、依恋、奉献和信念这四方面。首先是卷入,在这里的卷入,主要是指中学生参与班级事务、参加校园社团活动等的参与程度;然后依恋在中学生校园内包括对老师、同学、恋人以及学校环境的依存,也就是对于校园内所有的人和事物的依恋之情;奉献指的是在校园生活中能够经常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且能够主动地采取一些措施和方法使得问题解决,这样才能真正地称得上是“奉献”,具体地说,就是中学生愿意帮助班级同学,为校园社团建言献策并且付出相应的行动。信念则是在这四个要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主要指中学生有没有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
本文所要探讨“校园社会腱”目的是通过对网络游戏成瘾中学生在校园里这些方面问题的具体表现,探析网络游戏成瘾中学生在校园社会腱上的具体体现,从而找出问题,寻求帮助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可能途径。
(一)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校园社会腱”缺失和断裂
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与“校园社会腱”的缺失甚至断裂有紧密关系。本文利用所做的调查访谈,结合前面的理论分析网络游戏成瘾学生的种种表现。
“卷入”的缺失与网络游戏成瘾。“卷入”主要是指中学生花费时间和精力参与班级事务、参加校园社团活动等。在中学校园中,班级里有班委竞选,活动组织安排,同学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等基本的班级活动事务。而在校园里,也有校园社团活动、学生组织以及比赛等一系列的活动。而“卷入”这一要素,指的就是这一系列活动的参与程度。据我们的访谈,在问及参与各种校园活动时,网络游戏成瘾的中学生卷入程度很低,觉得班委又累又浪费时间,也不太没有关心学校的组织活动。从“卷入”方面来看,因为他们所卷入的世界,是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而不是一个真实的、客观的世界,与此同时,其参与班级事务和校园社团活动的频率却是越来越少,这就是校园社会腱“卷入”方面的脱节。
“依恋”的缺失与网络游戏成瘾。“依恋”是指在中学生校园内包括对老师、同学以及学校环境的依存,也就是对于校园内所有的人和事物的依恋之情,比如对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感情。据我们的访谈,在问及对于相关依恋的问题时,网络游戏成瘾的中学生表示,他们的朋友圈子很窄,仅限于一起打游戏的同学。他们表示与班友没什么共同语言,而且他们基本不主动与教师交流。从“依恋”方面来看,网络游戏成瘾学生对于校园内的依恋之情也已经失去了,与整个校园生活脱节,其依恋之情也难以表述;而他们的成绩也毋庸置疑地亮起了红灯,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奉献”的缺失与网络游戏成瘾。“奉献”指的是在校园生活中能够经常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具体地说,就是愿意帮助班级同学,并且为校园社团建言献策后付出相应的行动,从而更好地帮助班级里的他人和组织去运转和建设。从“奉献”的方面来看,网络游戏成瘾的学生的“时间”已经基本上被游戏占据,虽然他们的身体还在班级听课,但是其心已经在游戏里,正常的生活、学习交流时间也已经荡然无存,更谈不上去关心同学、去参加班级和学校组织的校园公益活动。
“信念”的缺失与网络游戏成瘾学生。“信念”则是在四个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为信念中最强调的一点即为价值观,即中学生对于校园、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认识。但是在谈及有何信念时,网络游戏成瘾中学生比较单薄:“他们对于以后的职业理想有什么规划时,基本都是半天默不作声,最后才含糊地说:‘那么遥远的事情,谁现在高兴去想。’”从信念方面来看,网瘾学生整天生活在其构建出来的虚拟生活和世界中不可自拔,可见“校园社会腱”中最重要的一块在这些同学的身上已经扭曲了。
总之,网络游戏成瘾学生的“校园社会腱”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缺失。由于沉迷于游戏世界,他们与大学校园失去应有的社会联系,导致在网络游戏中越陷越深。而且访谈也发现,网络游戏成瘾学生“校园社会腱”中的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是紧密相关,层层递进的,通常是从缺少参与班级和校园活动开始,到和他人之间关系淡漠,再到不愿关心他人和学校甚至家庭,最终导致的整个人生规划和价值观的缺失,陷入到一种恶性循环,无法自拔。
(二)修复“校园社会腱”的基本途径
从学校责任的角度,应该按照“校园社会腱”的思路来预防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发生,从卷入、依恋、奉献和信念这四个方面加强和弥补“校园社会腱”的缺失。
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信念是校园社会腱中最后一个组成要素,也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卷入、奉献、依恋,如果说这几个要素都只是校园社会腱的铺垫的话,那么信念才是校园社会腱的最终追求和目标。这就要我们的工作者们在管理好学生们课堂教育的同时,更加地注重学生们精神世界的培养和发展,要使每一个同学都能有自己发展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这样才不至于使得中学生们迷失方向,而沉浸于网络游戏的世界中。
丰富课余生活内容。网瘾的中学生交往范围非常小、交际能力又比较弱、甚至比较厌倦学习,经常寻求外界的认可却又怕被拒绝。所以说,要想避免网络游戏沉迷,中学生们首先必须要避免卷入这些不良因素的干扰,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培养中学生具有更好的社交能力和更加开阔的心理素质,鼓励甚至强迫这些学生参加班级和校园中的课外活动。
建立对学校文化的依恋之情。网络游戏成瘾的中学生们,总是把自己困在自己的网络游戏世界中,而不会再去把自己投入到校园的气氛中去。作为一名学校而言,就必须建立起应有的校园文化,学生在一草一木、一朝一夕中培养出对学校的依恋之情,逐步地建立起对学校内同学和老师的感情,这样才不会把情感寄托在网络世界里。
参与志愿活动。当代的中学生大多数也都是独生子女,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高尔基也说过:“社会是最好的大学。”在中学阶段,学校就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们的这种社会经验和成熟体验,多参与社会志愿活动。对于网络游戏成瘾的中学生们,应该组织他们去敬老院或者孤儿院参加义工活动,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这样也能使这些网络游戏成瘾的中学生们从虚拟的网络游戏世界中走出来,真切地感受这个社会,并且懂得奉献,懂得生命的真正含义和价值。
[1]罗新安.网瘾怎么办[M].北京:海外侨胞出版,2006.
[2]邱伟光.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客观原因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赵丹丹.网络游戏者的人格特征[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1).
[4]“腱”本是一个医学概念。依据《新版汉语词典》上的解释,“腱”是指:连接肌肉与骨骼的结缔组织,白色,质地坚韧,也叫“肌腱”。本文认为“社会腱”的意思是指连接一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纽带,或者是把个人与社会连在一起的粘合剂。吴殿朝老师曾经用这个概念分析大学生社会犯罪的成因。吴殿朝.中国当代中学生违法犯罪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5]吴忠民等.社会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陈培瑞)
程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石永浩/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